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姜宇佳
在重阳节这个赓续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的节日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重阳特别节目《霞光满天山河颂》生动绘就了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时代画卷。

《霞光满天山河颂》剧照。
如今,老龄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势态重塑当下的社会结构,“银发浪潮”的来袭既带来挑战,更呼唤着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与社会风尚的当代诠释。《霞光满天山河颂》跳出传统节庆晚会的叙事结构和表达框架,以“银发列车”为创意锚点,串联起新时代老龄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一意象承载着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视野,展现出当前老龄事业的鲜活图景。
这趟串联起整台晚会的列车不仅展现了“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等政策的落地,更通过富有民生温度的真实故事彰显了巨大的“银发力量”,并将孝亲敬老从家庭伦理升华至社会共建共享的高度。晚会讲述的志愿者服务队通过“正步公益”项目为退伍老兵提供精神慰藉等故事,展现了社会力量参与“敬老爱老”实践的新模式,丰富了孝道文化的当代内涵,也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文化支撑。
晚会让普通老年人走向舞台中心。95岁的盛瑞玲以“从不染发,接受自然变白过程”的从容姿态,重新定义老年之美;89岁的王德顺以一句“什么都不晚,谁都有机会”诠释“人生不设限”的无限可能;81岁的郑中午退休后用近30年绿化4000多亩荒山,更是将个体生命价值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他们的身体力行,正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动人写照。

《霞光满天山河颂》剧照。
无论是晚会舞台上闪亮登场的老年乐队、合唱团、模特队,还是短片中记录的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老年人,他们共同构成新时代的“银发力量”。他们不再是传统观念中需要被照顾的弱势群体,而是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创造生命价值的能动主体。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何为灿烂的“夕阳红”。这些真实生动的故事所蕴含的情感冲击力与精神感召力,构筑起晚会动人的底色。晚会在深层次上重塑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认知:老年不是生命的衰退期,而是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的“第二人生”;向长者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不仅是物质上的奉养与精神上的陪伴,更是对其社会价值与生命尊严的认可与支持。
晚会选址在山西临汾乡宁县,这里的红叶烂漫、汾水汤汤与漫长制陶史,为晚会的文化表达奠定了基础。歌手刘宇献上的紫砂壶,是重阳节的礼物,更是千年技艺的当代延续;乡宁空心月饼“饼要空心,心要实”的制作理念,将做人的智慧融入传统美食;乡宁民歌非遗传承人的原生态表演,是一部用乡音传唱的地方生活史诗。晚会将地域非遗、重阳习俗与当代情感融入节目设计,推动传统在山水间焕发新生,形成地域文化血脉在当代的强劲搏动,也让观众在审美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霞光满天山河颂》其创作实践也为老年题材视听内容生产带来启示:通过扎根时代土壤、尊重个体价值、激活文化基因,创作出的老年题材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成为荧屏上永不褪色的风景。本文配图均由出品方提供
(作者单位: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