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姜方 实习生 黄芊雅
前天晚上,上海大剧院大堂人头攒动。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上海首演前,文创衍生品售卖区排起蜿蜒的长队,小熊玩偶、纪念册和海报套组等演出周边产品很快库存告急。三位年轻女观众手里抱着四个《悲惨世界》主题小熊玩偶,脸上难掩兴奋。“多的那一个,是在伦敦西区留学的朋友特意让我们代‘抢’的,她已经订了12月的机票,到时候来上海亲自观剧和取货!”音乐剧爱好者“九妹”说。记者了解到,仅在首演这一天,《悲惨世界》衍生品销售额就达十余万元。
当晚,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出品,大麦Mailive、上海大剧院联合出品,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当然有戏”主办的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正式亮相。暌违23年,这部世界音乐剧史上的不朽经典以音乐会形式重磅回归,正式拉开在沪为期55天的驻演大幕。
作为中国内地的唯一一站,首演点燃了赴沪观剧的热潮。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24日开票以来,64场演出门票迅速售罄,今年10月加开的数百张加座票引发连夜排队抢购,目前整体卖座率高达102%,总票数超10.2万张,总票房预计突破9000万元。“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音乐剧市场,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音乐剧产业全链条成熟,而《悲惨世界》的火爆,正是市场成熟度与观众热情双重爆发的体现,也为文旅商体展融合提供了生动范例。”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表示。
衍生品热销,“观剧+旅游”消费模式兴起
上海大剧院大堂,网名为“巴斯特”的观众向记者举起手中的《悲惨世界》主题小熊。她身边的“九妹”和“香菇”也展示着刚入手的周边产品。这三位因音乐剧结缘的“观剧搭子”,此次为了《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专程相聚上海。她们抢购了首演场、末场及多场中间场次的门票。其中,“九妹”一人就买了四场。
“开票当天定好闹钟,基本秒没!”负责抢票的“香菇”说,她们买的首演场次比普通场次贵200元,为了不错过可能出现的彩蛋与惊喜,心甘情愿。“巴斯特”曾专程飞往东京观剧,而上海作为音乐剧演出重镇,更是她们的常聚地。“上海的演出足够多,基本能满足我们的观剧需求,这次《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更是让我们毫不犹豫组团来看演出。”
这三位资深音乐剧爱好者不仅看演出,她们还为自己和好友购买了玩偶小熊等文创衍生品,这也是演出带动文旅消费热的缩影。据了解,此次演出的周边产品由主办方联合大麦共同开发,借鉴了《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剧院魅影》等音乐剧的成功经验,将艺术IP转化为可触摸、可收藏的文创衍生品。“这些周边已成为观众‘把文艺生活带回家’的载体,看到那么多观众排队购物,能切实感受到音乐剧市场的蓬勃活力。”大麦相关负责人说。
热度背后,是“观剧+旅游”消费模式的兴起。数据显示,此次《悲惨世界》观演群体中外地观众占比高达50%,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剧迷组团赴沪,甚至有海外观众打“飞的”前来。这些观众在观剧之余,还会游览上海的景点、品尝特色美食、购买文创产品,为上海文旅消费注入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首次推出的限时改签功能,解决了观众观演时间不确定的顾虑。从门票抢购到周边热销,从本地观众到外地剧迷,《悲惨世界》正以强大的IP号召力,构建起“艺术演出+文创消费+旅游体验”的融合生态,将成为上海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掌声雷动间,彰显上海演出市场旺盛活力
11月4日晚,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上海站首演限定返场环节,当两位“冉阿让”饰演者阿尔菲·博伊和杰罗尼莫·劳赫共同唱响《带他回家》时,熟悉的旋律穿越岁月,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一曲唱毕,现场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散。
“首演夜的经历十分美妙,观众的反响极为激烈。”首次来到上海演出的阿尔菲·博伊难掩激动。第六次来沪演出的“主教”饰演者厄尔·卡彭特则表示:“我之前多次向同事称赞上海观众的热情,首演现场的反应完全符合我的描述,让我十分欣慰。”演员们的感慨,道出了上海观众对经典艺术的热爱,也彰显了上海演出市场的旺盛活力。
作为2002年原版《悲惨世界》亮相上海大剧院的亲历者,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对23年间的变化颇为感慨。“2002年是中国内地观众与西方经典音乐剧的‘启蒙之约’,当时观众多冲着雨果名著而来。如今,年轻观众成为主力,不少人有海外观剧经历,对音乐剧的认知和审美都大幅提升。”这种变化,正是中国音乐剧市场从原版引进、中文版制作到原创崛起的鲜活印证。
马晨骋指出,《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的成功落地和作品的火爆,证明了经典艺术IP的强大生命力,也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添砖加瓦。《悲惨世界》驻演期间,演出方还推出系列跨界联动活动,进一步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让艺术消费融入城市生活。比如在与中国邮政的深度联动中,印有限定珂赛特形象的四款明信片、凸板印刷明信片,凭法式浪漫与上海风情收获好评,首演当日亮相的“小珂赛特”限定形象主题邮票纪念邮折,更成了收藏爱好者的心头好。联名套餐里的法棍与帆布包,不仅是文艺青年争相抢购的热门单品,还被游客当作特色伴手礼带往全球,让上海的这场文化盛宴突破了地域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