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新观察|中国电影“新力量”新在哪里?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文化新观察|中国电影“新力量”新在哪里?

来源:新华网2025-09-15 10:35

  电影的生命力,永远在于新鲜血液的奔涌。

  近年来,一批青年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在电影市场崭露头角,他们凭借新颖的叙事方式和多元的类型表达,推出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证明了其强大创造力与市场号召力,成为中国影坛令人瞩目的“新力量”。

  “新力量”新在哪里?他们的创作风格有何不同?他们何以获得市场认可?从近期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2025海浪电影周新浪潮论坛中,感悟中国电影“新力量”的创作之道。

  叙事方式新颖

  一段时间以来,青年电影人坚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创作导向,在叙事方式上不断求新,推出了一批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聚焦宏大题材,进行微观叙事——

  申奥执导的《南京照相馆》选择聚焦大背景下的小切口,从一间照相馆、几个小人物切入,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上映以来引发社会热议。

  “人民史观是影片创作之本。我们用微观表达代替宏大叙事,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形象,呈现人物之间的真实情感。”影片编剧许渌洋说。

  近年来,青年电影人积极参与承担《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万里归途》等重点影片创作任务,以新主流电影的鲜明特色弘扬核心价值观,赢得观众赞誉。

  围绕传统经典,作出创新阐释——

  《浪浪山小妖怪》对准“西游”文本里少人问津的无名之辈,讲述了一段荒诞离奇、笑泪交织的取经故事;《聊斋:兰若寺》以全新的“井下故事”串联起原著5个短篇,在主题设定和情感浓度上层层递进……青年电影人大胆用新叙事作新阐释。

  观众在山东临沂一家电影院的宣传海报前走过。新华社发(武纪全摄)

  对准现实生活,追求剧情出新——

  申奥执导的《孤注一掷》聚焦电信诈骗这一议题,紧扣社会热点,引发观众共鸣;杨子自编自导的《捕风追影》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传统警匪片的基础上加入运用AI技术的桥段……一批现实题材电影敏锐抓住观众所思所想,用新创作反映社会新现象。

  作品“接地气”,方能“有人气”。导演戴墨曾多次携带电影《三大队》到海外交流,他发现这部取材自一线刑警真实故事的影片获得不少海外观众的喜爱。

  “我们创作时保留了故事原有的时代印记,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戴墨认为,电影创作既要回归生活本质,又要寻求全球观众共通的情感和价值,才能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故事。

  表达多元丰富

  受互联网影响,年轻一代观众对电影作品有着较高期待。“新力量”与当下观众联系更紧密,在类型表达、视听语言、服务体验上不断探索创新,满足观众新诉求。

  小朋友在浙江嘉兴一家影城等候观影。新华社发(金鹏摄)

  类型表达更多样——

  以《长安三万里》、“哪吒”系列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电影斩获佳绩,“流浪地球”系列等科幻电影强势崛起;今年暑期档战争、历史等题材类型表现亮眼……紧随观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市场供给正从单一爆款依赖转向多类型并行。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动画电影被观众接纳。动画作为叙事载体,其承载各类故事的可能性被极大拓宽。”参与执导《聊斋:兰若寺》的黄鹤宇对此深有感触。

  眼下黄鹤宇正和邹靖共同执导追光动画新作《水浒1:风雪山神庙》。“从《聊斋:兰若寺》‘画皮’篇章的宋画意境,到‘水浒’的‘悲愤’美学,我们持续探索不同的美学风格,为观众带来更多体验。”

  视听语言更精彩——

  《哪吒2》动员了4000余名动画人制作近2000个特效镜头,打造出接近真人电影的写实质感;《聊斋:兰若寺》创新打造毛毡风格画面,彰显民族特色……以年轻人为主力的中国动画创作者与国际接轨、与年轻观众接轨,持续创新电影技术运用与表达。

  光影体验更丰富——

  电影的魅力,不仅停留于银幕。从提升观影仪式感的“罗小黑主题影城”,到售卖周边文创的主题快闪店,《罗小黑战记2》主创积极探索“罗小黑”IP长线运营。

  “快闪活动期间共推出116款周边衍生品,累计销量近14万件。”该作品制片人丛芳冰说,希望通过各类活动让电影真正融入观众生活,成为观众情感记忆的一部分。

  这个夏天,动画电影不仅口碑好、热度高,多部影片主创迎合年轻观众偏好,主动谋划周边衍生品开发,以影片热映带动了文创热销。

  助力新人成长

  向“新”发力、逐“新”而行成为行业共识。

  由中宣部电影局主办的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每届都邀请一批青年电影人与会。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青葱计划”、中国电影家协会等的“谢晋青年电影扶持计划”、金鸡创投的“学子计划”、广东的“繁星计划”、海南的“青椰计划”……在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的引领下,各地、各协会、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发掘培育电影新人。

  在武汉市百丽宫影城,观众准备观看电影。新华社发(赵军摄)

  海浪电影周期间,30位青年导演获得爱奇艺第二届“爆前先锋导演之夜”多项荣誉,23部短片、4部长片与2部“爆前计划”最新孵化项目获得现场推荐。

  “致力于发现新人,我们打造了‘燎原计划’‘爆前计划’‘大片计划’。”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介绍,该项目将为优秀内容创作者提供从作品开发到落地的全链条支持,目前“燎原计划”已有10部作品开机,“大片计划”片单中就有暑期档热映电影《捕风追影》。

  从短片到长片,从作者性电影到商业大片,从流媒体走向院线,从电影节展走向更大舞台……通过各类创投项目、扶持计划,青年电影人获得更多“被看见”的机会和更清晰的成长路径。

  郭帆在中国电影工业化道路上持续探索,大鹏在现实题材上深入钻研,韩延在推出“生命三部曲”后尝试操刀科幻电影……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创办10多年来,诸多与会电影人从“新力量”成长为中坚力量,拥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表示,一批又一批的“新力量”让中国电影异彩纷呈。电影“新力量”要拥抱观众变化,迎接技术变革,敢于创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为建成电影强国贡献青春智慧。

  策划:张晓松

  主编:林晖、孙闻

  记者:邢拓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