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二维中国动画的“再觉醒” 《浪浪山小妖怪》的文化史意义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二维中国动画的“再觉醒” 《浪浪山小妖怪》的文化史意义

来源:文汇报2025-08-20 10:18

  陶冶

  当《浪浪山小妖怪》将《铃芽之旅》甩在身后,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新冠军的时候,掌声并不只是献给一部暑期档“爆款”,更是献给整整65年的中国水墨动画——从1960年《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一次鱼跃,到2025年小妖怪的一声怒吼。

  在“国漫崛起”几乎等同于“三维崛起”的惯性语境里,二维动画长期被视为“夕阳工艺”——技术不如三维“先进”,市场不如三维“卖座”,美学似乎只剩“情怀”二字。然而,《浪浪山小妖怪》的逆袭,让“二维”二字重新获得文化尊严。它不再是被资本和时间抛弃的“前现代”,而是中国动画学派在数字时代的一次“再觉醒”。这部影片的意义,不只是创造票房纪录,更是把“探民族形式之路”的百年命题,从美术片时代的水墨、剪纸、皮影,重新写入当代观众的情感结构。

  当小妖怪踏浪而出,我们看见的不只是一个IP的爆火,更是中国动画学派在三维时代的一次“垂直突围”——它宣告民族风格的现代化,不等于抛弃二维;工业体系的成熟,也不等于单向度的技术升级。

  年度现象与学派回响

  “浪浪山”何以成为文化事件

  2025年国产动画电影佳作频出,《哪吒2》以非凡的想象力和视听效果刷新着观众的技术想象,从而跻身世界电影史票房前五之列;《罗小黑2》则以番剧联动模式打通次元壁,召唤着拥趸们去大银幕前朝圣。然而真正让社交媒体“二创”爆炸的,却是一部看起来“返祖”的二维动画——《浪浪山小妖怪》。更耐人寻味的是,它的观众画像与《哪吒2》高度重叠:18-29岁占比62%,女性观众占比65.2%,这意味着,年轻观众并不是为“怀旧”买单,而是为某种“新民族美学”投票。

  中国动画学派自诞生起,就伴随着“技术—美学”的辩证焦虑。万氏兄弟在《铁扇公主》(1941)中第一次将“迪士尼式长片”作为对标物:42000张原画、700余个分层赛璐璐片、1800米胶片,全部在上海一间不到60平方米的石库门顶层完成。这是亚洲第一部长动画片,却暴露了“手工作坊”与“福特式生产线”之间的鸿沟——没有垂直分工、没有标准工时,更谈不上可复制流程。

  技术差距直接决定了产能天花板,这种方式一年只能生产一部长片,且成本高达当时国产故事片的近五倍。于是,“中国动画学派”自诞生之初,便不得不从“商业对标”被迫转向“艺术自救”,为后来“美术片”时期的民族化埋下了伏笔。

  美影厂的《大闹天宫》(1961)用12万张原画、4000余幅背景,将工笔重彩、民间年画、戏曲程式一并融进70分钟的放映时长,从而在伦敦国际电影节获评年度杰出电影奖。然而,当迪士尼在1966年便用复印技术完成《森林王子》的“线条转印”实验时,美影厂仍以“人海战术”维持手绘精度,一张云层背景需七位画师同时落笔、历时三天。

  技术停滞带来的是产能危机,1979—1988十年间,全国动画年均产量不足1200分钟,而日本电视动画同期年产已逼近五万分钟。“中国动画学派”不得不由“国际对标”转向“民族自保”,水墨、剪纸、皮影成为美学上的“护城河”,却也在潜意识里坐实了“二维=低产能”的刻板印象。

  2004年产业化启动,三维动画以“弯道超车”姿态成为“国漫”代名词,二维反而被贴上“低幼”“低技术”标签。这种“技术决定论”的叙事,使得水墨动画在《山水情》(1988)后几乎断流,直到《浪浪山小妖怪》以“二维+水墨+赛璐璐”的混合工艺,重新激活了被尘封的美学基因——它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用数字分层技术让水墨“流动”在赛璐璐线条之上,实现了“民族风格”与“工业流程”的和解,成为献给中国水墨动画65周年的最好礼物。

  这绝非偶然,是中国动画学派“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精神在数字时代的“垂直继承”。小妖怪那一袭袈裟,让人想起齐白石笔下虾壳的通透亮部,以数字晕染重现“一笔见浓淡”的呼吸感;浪浪山翻涌的云海,借李可染积墨之法,堆叠出湿润而沉厚的体积,却在镜头横移时化作可透视的立体长卷。更关键的是,美术团队拒绝“博物馆式”临摹,他们用计算机技术,将每一笔皴擦拆解为矢量节点,使得技术不再是对手,而是新的毛笔——水墨的飞白、破笔、积墨第一次拥有了工业级别的可复制性,也让水墨动画第一次摆脱了“手工作坊”的原罪,进入工业化生产的闭环。于是,1960年《小蝌蚪找妈妈》里那动起来的齐白石画作,终于在浪浪山的云水之间得到回应。

  人民史观与时代叙事

  小妖怪们如何打破“次元壁”

  从《大闹天宫》里石破天惊的齐天大圣,到《哪吒闹海》里割肉还母的悲情英雄,再到今日这四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妖怪,中国学派第一次把镜头彻底放低,低到尘埃里,却照见了一条更壮阔的取经路——一条由无数普通人用脚板丈量、用血汗灌溉、用一次次“不可能”的反抗铺就的人民史观之路。

  在传统西游叙事里,九九八十一难是如来与玉帝共同拟定的“天条流程”,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悟空是补天石灵根,八戒、沙僧皆有前朝官衔,连白龙马都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取经,本质上是体制内部的一次“镀金之旅”。而《浪浪山小妖怪》所做的,是把这套被权力垄断的“宏大叙事”拆解、稀释、再重组,让一群被系统排除在外的小妖——考编失败的猪精、被优化的蛤蟆、骗贡品的黄鼠狼、社恐的猩猩——成为历史的第一推动力。他们不是“被选中的孩子”,而是“被剩下的孩子”;不是“天选之子”,而是“天弃之民”。然而正是这群“无名之辈”,在黄眉怪布下的假雷音寺里,以肉身对抗法器,以野草般的韧性对抗天条的金科玉律,最终完成了对“取经”一词的重新编码——取经不再是上层对下层的“任务派发”,而是底层对命运的“自我申诉”。

  小妖怪的艰难“妖生”并不抽象。小猪妖因“过度劳动”擦掉大王先祖题字而被追杀,像极了程序员因“过度优化”被裁员;蛤蟆精攥着“大王洞”腰牌不撒手,是体制外人员对编制执念的缩影;公鸡画师被甲方逼到第18稿,是创意产业中“剩余价值”被榨干的精准写照。影片用喜剧外壳包裹异化劳动的尖锐内核,却在每一次“笑点”背后留下一道更深的伤口。当黄鼠狼精为了贴合沙僧人设而强行闭嘴,当猩猩怪为了扮演悟空而克服口吃,观众在爆笑之后突然意识到这不是“角色扮演”,这是“身份剥夺”。然而,正是这道伤口,成了主体觉醒的起点。历史唯物主义在此显影,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人民在一次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反抗中,改写了历史的走向。

  影片最震撼的一笔,是结尾处村民为四只小妖立起的“无名庙”。没有金身塑像,没有御笔匾额,只有一副对联:“恩从善念起,德自好心来。”这看似温情的收束,实则是一次革命性的叙事颠覆,它把被正史忽略的“边角料”扶正为“正文”,把被权力叙事贬为“难”的群妖,升维成“渡人”的菩萨。历史在此被重新书写,唐僧师徒走过的每一寸路,都曾有小妖怪用血肉之躯提前蹚平;孙悟空打死的每一只妖,都可能是某个家庭的顶梁柱。更深刻的是,影片拒绝提供“逆袭”的虚假安慰——小妖怪们耗尽修为变回原形,没有成佛,没有长生,甚至没有名字,却赢得了比“真经”更珍贵的东西——人民对他们的记忆。这种记忆不是帝王将相的“青史留名”,而是村口老妪的一炷香、顽童口中的一段故事、史书里被删去却永不褪色的脚注。它再一次证明,人民不是历史的“背景板”,而是历史的“源代码”。

  当孙悟空在片尾望见那面残破的锦旗,轻轻一弹指送出四根毫毛,观众或许会想起《大闹天宫》里那根横扫十万天兵的铁棒。但此刻的铁棒不再指向灵霄宝殿,而是化作四缕柔光,落在四只小兽的额头。这不是“英雄救世”的延续,而是“人民自救”的接力,昔日大闹天宫的孤胆英雄,今日成了守护无名者的老大哥。古典神话在此完成了它的现代转型,从“超人叙事”到“群众叙事”,从“个人解放”到“集体解放”。而真正的“西天”,也不再是雷音寺的莲台,而是每一个普通人能够“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现实土壤——那里有不被优化的工作、不被异化的劳动、不被定义的人生。《浪浪山小妖怪》最终告诉我们,取经不是从长安到灵山,而是从“被历史遗忘”到“被人民铭记”。

  文化自信与行业合力

  中国动画学派的代际托举

  《浪浪山小妖怪》不是一部单打独斗的作品,而是一座由六百余人共同垒砌的“精神纪念碑”。碑体之上,既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65年水墨传统的厚重基石,也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七名90后毕业生的新鲜肌理,还有常光希、周克勤、凌纾等前辈把《哪吒闹海》《山水情》的手温递过来。影片以“民族性”为魂,以“工业化”为骨,完成了一次跨机构、跨学科、跨世代的“代际托举”,让文化自信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可被量化、可复制、可延续的生产方式。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名字,是中国动画学派的第一声啼哭,也是最后一道防线。这一次,它没有停留在“监制”或“挂名”的安全区,而是把真正的“家底”搬进片场。艺委会由常光希坐镇,他带来的不是怀旧滤镜,而是一整套经过时间淘洗的水墨方法论——如何用留白做情绪,如何用飞白做速度,如何让一滴墨在宣纸上“呼吸”三次。周克勤、凌纾等前辈把当年《大闹天宫》的分层赛璐璐、《天书奇谭》的工笔重彩拆成教学切片,供90后原画师在数字引擎里重新编码。老青之间的“传灯”,不是师徒制的手把手,而是把美学颗粒度拆到像素级,让传统在算法里继续生长。

  影片的另一重托举来自院校和其他动画制作企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七名毕业生成为“技术突击队”,他们把课堂里的“数字水墨实验”搬进工业现场——用AI算法模拟宣纸水痕,用节点化工具复刻毛笔顿挫,让“民族风格”第一次拥有了可批量复制的技术底座。学院与市场的双向奔赴,打破了“学院派”与“产业派”长期以来的楚河汉界,让文化自信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孤芳自赏,而是一场可被验证、可被放大的社会实验。影片片尾字幕中的数十家合作单位,自《哪吒2》起便已经为人们所熟知,这是中国动画人自发的团结,更是一种为中国动画不断进步的集体“文化自觉”。

  影片票房突破5.73亿元、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纪录的那一刻,《大鱼海棠》官微第一时间发布贺图,图中《大鱼海棠》的主角托起小妖怪们超过自己。这张贺图的意义远超商业互吹,它象征着中国动画学派以“同盟”而非“孤岛”的姿态面对市场。常光希先生亲手绘制的祝贺海报则更具深意,齐天大圣远远望着四个无名小妖,目光不再桀骜,而是欣慰——仿佛在说,从大闹天宫到走出浪浪山,中国动画终于把镜头从“一个英雄”转向“无数凡人”。这是一次自觉的“代际合唱”,前辈把火种递过来,后辈把火把举起来,整个行业在同一秒钟完成了价值确认——民族风格不是包袱,而是资产;二维动画不是夕阳,而是朝阳。

  《浪浪山小妖怪》的可贵,在于它把“文化自信”拆解成一条可落地、可迭代的产业路径。

  从此,美学实现了资产化,齐白石的虾须、徐悲鸿的马鬃、李可染的积墨被拆成可复用的矢量元件,民族符号第一次拥有了工业级精度;技术实现了标准化,从此AI水痕算法、二维骨骼绑定、数字分层渲染,让传统水墨进入“数字流水线”;人才实现了梯队化,从此老中青三代在同一套流程里协同,90后在前辈的颗粒度上继续细分像素;市场实现了协同化,老厂做美学背书,学院做技术攻坚,市场做渠道放大,形成闭环。这套路径的价值,不在于它让一部影片成功了,而在于它让中国动画学派第一次拥有了工业化的“可复制”的底气,只要火种不灭,火炬就能一代代传下去。

  《浪浪山小妖怪》最动人的一幕,不是高潮大战,而是片尾字幕里那串长长的名字:从82岁的常光希到22岁的实习生,从国有老厂到互联网公司,从学院实验室到院线排片表——六百余人共同署名,像六百把钥匙,打开同一扇门。门后写着一句话——文化自信不是博物馆里的玻璃罩,而是一条可以让所有人都走进来的路。老一代把路修通,中生代把桥搭稳,新一代把灯点亮。浪浪山很小,小到只能容下四只无名小妖;浪浪山又很大,大到足以装下中国动画学派未来的全部火种。

  当小妖怪最终化作浪浪山的一滴水,顺着银幕缓缓渗入观众心底,我们才恍然听见一声跨越65年的回响——它既属于2025年盛夏的影院,也属于1960年《小蝌蚪找妈妈》里那尾摆尾的墨色小鱼,1979年《哪吒闹海》里踏浪而来的少年,1988年《山水情》里随古琴远去的白鹤。中国动画学派用这一次二维的“垂直突围”告诉世界:民族风格的现代化,从来不是“技术升级”的单选题,而是“美学自信”的必答题。浪浪山的浪,终将越过银幕,汇入长江黄河,我们将看见一个更辽阔的中国动画宇宙:那里有水墨的呼吸、赛璐璐的线条、人民的史诗,也有工业的骨骼。那不仅是“中国动画学派”的重生,更是它面向未来的成人礼。

  (作者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炉慈高速公路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 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