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万 鸽
看到歌剧《梦华录》的名字时,心中不禁打了两个问号:40集体量的电视剧,如何改编成2个多小时的舞台剧?舶来品的歌剧,能否讲好中国传统故事?
歌剧《梦华录》剧照。资料图片
电视剧《梦华录》脱胎于关汉卿元杂剧名作《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歌剧版提炼了其中不畏强权的精神内核,延续了电视剧中女性情谊的现代诠释,剪掉了旁逸斜出的枝枝蔓蔓,集中笔墨讲述赵盼儿、宋引章、孙三娘自立自强、互相帮助的故事。
作为歌剧,作品用乐器凸显了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赵盼儿的音乐主题以古筝为主,清丽中蕴含坚韧;顾千帆的旋律由箫笛主导,侠肝义胆、悠扬自由;宋引章的琵琶情思缠绵,温柔婉转,与西洋交响乐撞出火花。舞美设计古风浓郁,宋代市井风光的艺术化呈现,让观众仿佛置身繁华的汴京城,感受当时的物阜民丰。舞台以屏风重构时空,演员在屏风前后穿梭,变换着空间场景,也投射出人物内心的悲喜。
整场看下来,古风与歌剧融合,形式很新颖,但若说“融”得完整丝滑,那还不够。以唱词为例,有时使用古诗词和文言短句,部分段落又掺杂现代白话,给人割裂突兀之感。
(北京市朝阳区 万 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