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陈寒冰
选择看微短剧《一品布衣》的原因很简单,在热播排行榜上,它的名字最短。和一众把各种元素堆成超长标题的短剧相比,《一品布衣》的名字像个正剧。没想到,它确实有些正剧质感,也难怪播放量破了10亿。
短剧大多追求“10秒1个爽点”“每集结尾必有‘钩子’”的碎片化表达,而这部剧却敢于在前5集铺垫世界观,慢节奏讲述一个普通人为了家、为了国而打拼的故事。主角徐牧意外穿越到乱世王朝,债主提着刀在门外晃,妻子姜采薇的身契揣在怀里发烫。整整5集,他满脑子只想用酿酒的本事换口饭吃。徐牧没有“开挂”,不会偷听心声,也没有特异功能,只有锅都揭不开的生存窘境。别的短剧里,穿越者已经当上“赘婿”“战神”,横扫一方,而徐牧当的是“满面尘灰烟火色”的卖酒翁,过的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日子。我们见惯了“金手指”主角轻而易举的成功,因而徐牧的艰辛“逆袭”显得尤为难得。
《一品布衣》不删繁就简,愿意扎扎实实讲故事、塑人物。除了主角徐牧,还有从胆小怯懦变得独当一面的妻子姜采薇,憨厚忠诚、武艺高强的好兄弟司虎,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隐士常公子,困顿挣扎、亦正亦邪的小官差田松……他们都没有被“神化”,而是在泥泞中前行,足迹清晰。
甚至无名者也被刻画,为家国情怀的主旨补上了一块砖。望州失守前,老官差拖着病躯独守空城,牺牲前吼出“那年我二十有四,手提朴刀退敌”;筒字营士兵冲向箭雨前呐喊“望州若有幸存者,请牢记吾名”,最终集体殉国。没有全景轰炸,竖屏的局部特写也能让观众用想象力“脑补”战场画面。
主角虽然没有“金手指”,但《一品布衣》在一些情节处理上仍然过于“理想化”。比如,徐牧作为穿越者,运用现代知识在古代经营酿酒时,竟未遭遇任何“排异反应”。再如,创作者试图塞进《琅琊榜》式的复杂权谋,却受篇幅时长所限,未能充分展开缜密计谋,让心怀“逆境破局”期待的观众看得不够过瘾。
自从微短剧流行,有关它内容粗制滥造、思想浮光掠影的争议就没停过。《一品布衣》的探索让人感慨:剧的魅力或许并不取决于长或短、横屏或竖屏,而在于人物有血有肉,在于故事中每粒尘埃都有生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