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短剧能否让我们听见彼此?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短剧能否让我们听见彼此?

来源:文汇报2025-08-08 10:13

  汤拥华

  一

  这两年,短剧兴盛起来。短剧的观众有时会幻想自己成为无法企及的存在,富可敌国或者法力无边,但短剧的宗旨不是提供替代现实而是提供情绪价值。通过制造和重复带有强烈爽感的人设、情节与语汇,短剧将观众暂时带出人际关系的烦乱与纠结。

  短剧中有一类“偷听心声”的情节颇受欢迎。坏人巧言令色陷害好人,但是好人嘴笨,必须有人替他把真相捧到关键人物面前,才有机会实现局势的反转。这类反转放在长剧中,必定要经过更多波折,但在短剧快意恩仇、杀伐决断的氛围中,观众没有持续受虐的耐心,既然好人口舌不利,那就让他用心声把话说出来。

  最基础的偷听心声情节是这样设定的:其一,主人公重生或者穿书进入剧情,不仅明辨善恶,而且能够预测未来,其预言以心声传出;其二,主人公的心声不能被反派察觉,只能被关键的正面人物听到;其三,在结局到来之前,主人公并不知道心声被人听到,所以他的心声一直是真诚的。

  比方某一家人,养子受到全家宠爱,却与外人勾结陷害亲人,好在他邪恶计划的每一步都被这家亲生子准确预判,而此预判又通过心声被在场亲人听到,一来二去,信任的天平翻转。

  在此设定的基础上又发展出种种变体。《全员读心,我成了皇帝手中一把刀》让在场公众也能听到心声。女主人公有系统加持,足以逢凶化吉,但只要她与系统对话,所有的人都能听见她的心声。然而,如果有人想要说破这一点,就会喉咙嘶哑,口不能言。

  有些剧中出现了有意控制的心声,比方在《步步心声》中,家人可以听见女主的心声,他们借此控制女主,将其迫害至死。女主重生后,利用假心声实施报复。《全家偷听反派心声,我负责篡改》中,恶毒女配利用传播心声的能力蛊惑他人残害女主,后者重生后,可以提前听到女配的心声,改动后再行发出。不仅如此,她还能让女配的真实心声不由自主地流出,使其低劣人品毕现人前。

  不管如何变化,偷听心声因为设定性太强,很容易成为俗套,但是以误解让观众虐心也是俗套。观众痛恨犹豫不决的好人,也痛恨眼盲心瞎的庸人,更甚于痛恨巧舌如簧的恶人。

  《全家偷听心声,重生后我笑了》中,养子魏胜凭借发送心声的本领,将真儿子魏弘陷害致死。魏弘重活一世,痛定思痛,一改过去的瞻前顾后,矢志复仇。他看清家人们之所以轻信心声,不是因为蠢,而是因为坏。这部剧中以暴易暴的痛快颇为粗糙,但它提出的问题却能刺痛观众:为什么仅凭一人心声,就可以弃亲人如草芥?

  在《真千金被读心后》中,作者穿进自己刚完成的小说变成恶毒女配,小说女主因为可以被听见心声且有预言能力,受到所有人信任,女配要扭转命运,只能一次次背离既定情节。这个过程相当凶险,剧本有自己的意志,哪怕作者也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将遭到反噬。恰恰因为身为作者,女配痛切地意识到,有些人的心声明明十分可疑,却可以迷惑几乎所有人,因为它更符合情节的套路,或者说心声的真伪就在套路之中。偷听心声虽然十分孩子气,但是听者与被听者并不完全天真。

  二

  所谓偷听心声,其实是偷听人的内心独白。那么,人为什么会有独白,又为什么想要偷听他人心声?

  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写过一篇短文《意识简史》。文中说,堂吉诃德要开启骑士的旅程,塞万提斯给他配了一个随从桑丘·潘沙,不管骑士如何特立独行,总要有可以说话的人。可是,堂吉诃德派桑丘去寻找意中人杜尔西内娅,这段时间他就没人说话了,于是他对着自己大声说话。伍德认为,独白中的堂吉诃德并不“思考”,他所想的一切都是可以说出来并且被听到的。现代人视为理所当然的内心世界,对他来说并不存在。

  《堂吉诃德》虽然是小说,却靠近戏剧。在戏剧表演中,演员会来到戏台前沿吐露心事,既是对神明说话,也是对观众说话。这与短剧的情况倒是异曲同工,短剧中被偷听心声的人,在心里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他们既是要说给剧中人听,也是要说给观众听。哪怕是成年人穿越到婴儿身上,也会像婴儿一样,急切地要把每一个想法表达出来。短剧的空间就像戏台一样没有声音的死角,甚至吃瓜群众的窃窃私语(所谓“大声蛐蛐”)都会被听见,因为观众想要它们被听见。

  不过伍德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情况又有所不同。当麦克白独白时,观众感觉是在偷听他并不想在戏台上公开的心事,包括他婚姻里的隐私和他滔滔的悔恨。在伍德看来,这样的戏剧更接近于小说。他邀请我们一起偷听《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并问:拉斯柯尔尼科夫灵魂的每一面都向读者袒露无遗,但是这个灵魂是怎么发明出谋杀妇人的理念的?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以戏剧观众的方式去听,却听不到最想要听到的东西?他的回答是,人的意识至少包括三个层次:最上面一层是可以公开讲出来的动机;第二层是潜意识的动机;第三层是,人们既想掩盖自身又想敞开自身,他们为自己制造隐秘的内心世界,又将之暴露给更高的存在。

  这显然是一个小说读者的见识。有经验的小说读者不指望一切都能直接偷听,而且不奢望一切听到的都能被理解,这样反而能听得更多。

  短剧的观众应该并不想要听到那么多。他们只想听到可以公开讲出来的动机,不想去探究人性潜意识的幽谷。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肤浅,而是因为他们不必去索求短剧不感兴趣的深度。有一种看起来比较有深度的偷听,是角色与自己的幻觉人物对话,这其实是对无意识的自我的偷听,这种偷听至今仍是美剧的保留戏码。但是短剧中没有这种戏码,因为短剧中很少有真正分裂的人。

  极少的较为接近的例子,是《读心疯帝后,惊艳后宫》中的皇帝因为幼年时母亲被杀加上被恶人恐吓,变为双重人格:白天是暴君,喜怒无常;晚上变成七岁小孩心智,只知道要吃要喝。不过这两重人格并不见面,他们最大的矛盾是白天的皇帝想成为女主更爱的那一个,所以彼此更像是情敌关系。穿越而来的女主作为贴身丫鬟周旋于两重人格之间,白天靠读心,晚上拼厨艺,虽然伴君如伴虎,但感情日笃,精神上也逐渐放松。有时白天的皇帝在背后唤她,她以为是心声,不管不顾,让皇帝十分委屈。随着皇帝扳倒恶势力,两重人格合二为一,偷听心声就不再是保命的手段,更不是自我发现的幽径,而成为贤妻驭夫的本领了。

  事实上,在有些剧中,主人公宁愿放弃这种异能。《外室一身反骨,读心王爷日日添堵》中的王爷,在没听到女主的心声时,才会相信她是在说真心话。《步步心声》中,男主发现已听不到女主心声时反而释然:“虽然听不到了,但我还是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当我们开始信任一个人时,心声与言语就不再泾渭分明,倾听与偷听也不必截然对立。短剧观众本能地不喜欢秘密也不喜欢分裂,这确实有可能使他们错过一些复杂的东西,但是他们明白,真正解决问题的不是偷听,而是人情。

  三

  伍德所说第三层次的自我意识如何理解?人们掩盖自身,却又把内心世界向一个更高的存在敞开,如果这也是心声,又由谁来偷听?伍德谈到《圣经》中大卫的言行,一般人觉得难懂,但他在上帝眼中是透明的,上帝是他真正的观众。

  今天的上帝是谁?在《被全网读心后,我成全民团宠》中,修仙界的玄门老祖堕入凡间成为全网黑的女明星,在综艺节目中遭到同为嘉宾的继妹的陷害,好在全网观众都能听见她的心声,渐渐被她直率、毒舌甚至疯癫的个性打动,更不用说她不仅身负法力,还随时能爆出惊天大瓜,于是迅速成为全民团宠。这本是喜剧设置,却又分明是一个“赛博审判”的情境:一个人在不自觉中袒露心声,交由“全网围观者”判定忠奸,以支持人数直观显示判决结果。

  要让自然流露的心声符合期待,实在是比说话得体更难的事情。在《被全家炮灰读心,真千金作成团宠》中,真千金绑定了全员厌恶系统,厌恶的人越多收益越大。她千方百计让人厌恶,不料心声外泄,别人识破她心口不一,反而对她越来越有好感。然而,围观者可以因某一心声“路转粉”,也随时可以因另一心声而“粉转黑”。“全网围观者”是最难取悦的,正是他们占据了上帝的位置。在此围观中,那本该深藏的心声,成为福柯意义上的全景敞视社会中的凝视对象。

  罗兰·巴特另有一种立足于听觉的想象。他认为当代社会的“听”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不再有将自己交给别人、供认不讳的说话人;另一方面,也不再有只能对说做出被动反应的听话人。听与说的位置不再固定,一种声音也不必与确定的人绑在一起。

  这倒是很符合“听书”式阅读的情形。“听书”给文字加上虚拟的人声,甚至借助AI让古人开口说话,让读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感受一种“分离的身体”(借用巴特的术语)。“分离的身体”只是身体与声音虚拟的共在,却可以满足我们对交流并不彻底的需要。短剧中的偷听心声同样如此。听者可以偷听他人的独白,却不必与之做可能导致欺骗的互动。这是一种将被凝视的压力降到最小的交流,对于自认在人际关系的泥潭中举步维艰的万千观众来说,它是比“全网围观”远为可亲的情境。在此意义上,所谓虚拟,不是打折扣的真实,而就是大多数人想要的真实。提供这种真实,正是短剧的情绪价值。

  但是,虚拟的真实也并非唾手可得。虽然看短剧的我们想要回到一切可见、可听的简单状态,但是一次次看人如何偷听心声,也会有超出爽感的体验。剧中的偷听者不得不接纳那些并不为他而发的所思所想,既然选择了偷听,就不能干预正在独白的人。而作为观众,也有机会重新认识边界感的意义。

  在《穿书后靠读心被权臣龙夫娇宠了》中,穿书女宿主寄身权臣妻子的角色,觉醒了偷听心声的异能,轻松拿捏恋爱脑丈夫,但后者头脑中时时闪现原主对他温柔以待的情景,而女主也暗自与原主的魂魄立下替其洗冤复仇的约定。虽然两人关系如胶似漆,却各自将其与原主的秘密藏于心底。短剧此时联通了现代小说所提供的文学经验与情感教育:他人的世界并非都能以真实的独白与偷听获得。或者更进一步:人与人最美好的时刻,是相互间懂得却并非完全透明的时刻。

  此处我们似乎是在为听见心声的短剧赋予情绪价值之外的意义,如果这是可以的,那它的基础也不是某种原则,而只是一种有赖运气的共鸣:不仅霸总,任何他人都是“无法企及的存在”,但我们仍然有机会听见彼此。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队首次参加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

  •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