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 隽
网友说,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是一部每个人都能从中看见自己”的动画片。这部电影延续了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1》中《小妖怪的夏天》的同一世界观,讲述4个无名小妖怪怀揣英雄梦踏上“取经”路的故事。影片以“小人物”的视角、全新的叙事架构和中国动画的视听美学,开启“西游故事新篇”。
“我是看着‘上美影’动画片长大的。”观众的深情表达,既是对“上美影”作品的喜爱,也饱含满满的期待,激励我们用心创作,用更新更美的作品赓续中国动画的美学风范。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60多年以来,创作了500多部(集)美术动画片。从《大闹天宫》民族风格的确立到《浪浪山小妖怪》的全新上映,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浪浪山小妖怪》的创作轨迹,映射中国动画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既要传承好数十年积累的艺术传统,又要直面当下娱乐方式多样化带来的审美意趣的更新迭代。
“不重复自己,不模仿别人”,是“上美影”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与艺术追求。电影产业自有一套标准化、工业化的流程,而完整体现中国画的笔墨、意蕴,是工业标准无法定义,也难以机器化生产的。对于今天的动画电影制作,如何在艺术个性化和制造工业化标准之间寻求平衡点,是必须直面的挑战。
《浪浪山小妖怪》汇聚监制陈廖宇、导演於水等超过600人的主创制作团队,精细打磨1800多组镜头。在多位前辈艺术家的指导下,20多位画师完成近2000张场景。在视觉表现上,影片采用中国传统水墨动画,又非单纯沿用传统绘画技法,而是融入透视、光影、运镜等现代技法,形成新的镜头语言,力求让观众看到熟悉的“上美影”。
“西游”故事家喻户晓,今天如何激活这个IP,体现当下的时代感、让观众认同,是我们一直思考的。《浪浪山小妖怪》延续了“上美影”作品强寓言性的特点,聚焦《西游记》中无人关注的“平凡小妖”,“补写”了《西游记》故事外的一段空白,用“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的“无名取经团”映射我们的现代生活。我们希望用有意义、有趣、令人共情的表达,使新的“取经”故事走进观众内心。
从点映开始,我们就密切关注观众的反馈。“老少皆宜”“呈现国风美学”“开辟西游题材新赛道”……观众的一系列鼓励中,有对电影创作十分重要的启示:扎根生活沃土,只有反映美好情感与生活向往的作品,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向经典和传统要创意,中国神话、传说、古典小说,始终是中国电影、中国动画创作的“富矿”;弘扬“中国动画学派”的传统,弘扬真善美,是我们创作的永恒追求。
将创新思维与当代审美、现代生活相融合,用时代精神激活动画的原创力、创制力、表现力,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活力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