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长短剧在各自赛道努力奔跑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让长短剧在各自赛道努力奔跑

来源:河北日报2025-08-05 10:19

  作者:韩莉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分得清“真心”与“套路”。长剧的未来,不在与微短剧的“赛道之争”,而在与自己的“成长之约”——不慌不忙、稳扎稳打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最好的“破圈”。(据《人民日报》7月22日报道)

  从3.68亿到680亿,短短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增长近185倍,吸纳64.7万个就业岗位,这个曾偏安于内容产业边缘的“小兄弟”,如今已成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从国内观众举着手机“日刷夜刷”,到多平台登顶北美应用付费榜,微短剧以雷霆之势,宣告一个崭新内容时代的到来。

  微短剧的崛起,绝非无根之木。它精准嵌入当代生活的缝隙,“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冲突”,钩子叙事、处处伏笔,直击现代人碎片化时间和即时快感的需求。它像一份口味、卖相都不错的文化快餐,在上班路上、午休片刻、临睡之前,成为大众放松紧绷神经的一剂良方。究其魅力正在于这“快、准、狠”的节奏感。

  当微短剧以其迅猛之姿冲出了爆款流量,部分传统长剧不禁显露出些许焦虑与彷徨。有人试图模仿微短剧“强反转”“多时空”的炫技,结果如邯郸学步,悬疑剧丢了逻辑,古装剧薄了剧情;有人沉迷于“电影化”的晦涩镜头,以为画面越暗越觉“高级”,却让很多观众失去了看下去的兴致。这些自作聪明之举,恰似在原本清雅大气的水墨画上一通乱加绿叶红花,显得不伦不类——不修内功,只在皮毛上做功夫,反而会丢失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

  观众可不好糊弄,他们既需要短剧带来的麻辣鲜香,也从未放弃对长剧口味正宗又富含营养的渴望,所以制作方不要妄想用点“套路”就能换个好收成。

  回望2025上半年荧屏,长剧以其特有的定力与持续深耕,交出了一份颇有亮点的答卷。《护宝寻踪》以“盗侦考”三线交叉叙事,在文物守护中照见文明温度;《人生若如初见》落笔于晚清民初的历史褶皱,以虚实相交的情节,将人物情感及故事脉络描写得扣人心弦;《我叫张思德》通过微观视角和青春化叙事,让教科书上的名字带着亲切感走入人心;《六姊妹》《北上》以通俗形式表达严肃主题,让年代叙事有了蓬勃的人间烟火气……这些长剧或许并未收获铺天盖地的流量,却以弥足珍贵的好口碑证明,长剧的生命力,不在一步登天的刺激,而在清风拂面的入心——毕竟它需要时间,去雕琢人物弧光,铺陈命运轨迹,构建打动人心的情感逻辑与现实肌理。

  长剧与短剧,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赛道之争。它们如同文化餐桌上的不同菜式,满足着观众多元的精神味蕾。短剧的赛道贵在“短、平、快”,其使命是精准、高效地提供即时情绪价值与娱乐解压。它应继续深耕垂直领域,优化叙事创意,在方寸屏幕间追求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创作更多“剧短意长”的佳作,让自己有实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长剧的赛道则重在“稳、深、厚”。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时间换空间,以耐心换深度。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地讲好中国故事,在辽远的叙事画卷中描摹时代精神、映照人性幽微,才是其破圈致远的不二法门。这份“慢”的勇气与“深”的定力,是对艺术规律与观众心智的尊重。

  当短剧能理解长剧的沉稳厚重,当长剧不再过度渴望瞬时的爆点,各自赛道才能真正畅通无阻。唯有各安其位、各展所长,方能共同描绘出荧屏内外真正丰盛多元的文化图景——短剧的烟火与长剧的星光,本就可以在同一片夜空下交相辉映。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滇池畔的“约定”:四十载“春城”人鸥情

  • 安徽宿州:算力产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
2025-10-31 09:59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2025-10-31 09:57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