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生”归来,“侏罗纪情怀”难掩创新疲态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重生”归来,“侏罗纪情怀”难掩创新疲态

来源:齐鲁晚报2025-07-08 10:00

  记者 刘宗智 济南报道   

  票房不断攀高

  作为斯皮尔伯格缔造的“侏罗纪宇宙”第七部作品,《侏罗纪世界:重生》由环球影业制作,2025年7月2日北美首映,同步登陆中国院线。影片由曾执导过《哥斯拉》《侠盗一号》的加里斯·爱德华兹掌镜,《侏罗纪公园》编剧大卫·凯普执笔,斯皮尔伯格担任执行制片人,“寡姐”斯嘉丽·约翰逊、乔纳森·贝利等领衔主演。故事设定在《侏罗纪世界3》五年后,濒危恐龙族群栖身孤岛,其体内蕴藏着足以革新人类医学的神秘基因。为夺取这一宝藏,一支精英小队深入恐龙禁地,却遭遇远超预期的致命危机与惊天阴谋……

  从票房成绩来看,“侏罗纪”IP的市场号召力依然不容小觑。北美首周1.47亿美元登顶周冠,同时创造了2025年迄今北美首映周末票房第三大佳绩,仅次于奇幻动作喜剧片《我的世界大电影》和奇幻冒险喜剧片《星际宝贝史迪奇》。中国市场,《侏罗纪世界:重生》上映后也一直蝉联票房冠军,截至7日中午,票房已达3亿元人民币,此前势头较猛的另一部好莱坞大片《F1:狂飙飞车》不得不暂避其锋芒,从榜单冠军退居至排名次席。

  尽管《侏罗纪世界:重生》中精心埋设了致敬前作乃至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爱德华斯《哥斯拉》的诸多元素,意图唤起观众情怀共鸣,实际效果却未尽如人意。国内主要网站开分仅为6.2分,这一成绩既低于《侏罗纪公园》系列,同样不及《侏罗纪世界》系列的前三部。

  观众普遍反映,影片视效震撼,恐龙呈现逼真依旧,但剧情陷入严重套路化桎梏。主线围绕制药公司雇佣兵(斯嘉丽·约翰逊饰)采集恐龙基因,副线则强行嵌套“作死一家人”的丛林冒险,两条叙事线关联松散,“剪去其一亦不影响故事完整”。更被诟病的是,作为核心卖点的恐龙惊艳亮相却时长不足,惊悚氛围塑造薄弱,配角死亡处理仓促。有网友犀利点评:“观众未及害怕,人已入龙腹。”

  印象最深是第一部

  在好莱坞科幻冒险大片中,“侏罗纪”系列电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开创了好莱坞此类电影的新篇章,填补了恐龙题材科幻电影的空白,同时也通过对侏罗纪恐龙世界的视觉建构,满足了观众对于史前恐龙文化的好奇与想象。

  1993年,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同名小说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观众与影评人为了这部电影纷纷涌向电影院,并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此,《侏罗纪公园》成为当时最成功的科幻冒险电影,全球票房总额高达11亿美元,并且其电影衍生品的数量和种类惊人,掀起了电影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高潮。

  时隔四年,斯皮尔伯格又将《侏罗纪公园》第二部《失落的世界》继续推向大银幕,使《侏罗纪公园》成为系列电影,并形成独特的叙事背景、叙事框架和影像美学,使《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成为塑造和展现观众为之着迷、向往的史前恐龙文化的“专业户”,这一系列电影几乎对恐龙题材科幻电影形成了产业垄断倾向。

  此后的《侏罗纪公园3》及《侏罗纪世界》系列同样广受欢迎。尤其是“侏罗纪”系列的第四部电影《侏罗纪世界1》,该片上映首周便刷新了“新片上映首周榜单”的全球票房纪录,最终影片全球劲收16亿美元票房,一度晋级电影史上最吸金的电影前三,目前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十位。但在不少影迷看来,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斯皮尔伯格开创性的《侏罗纪公园》,今年这部《侏罗纪世界:重生》的水准仅徘徊于系列中游及格线。

  再难灼烫心灵

  “侏罗纪”系列在中国同样拥有深厚观众基础。上世纪90年代,《侏罗纪公园》三部曲便已登陆中国银幕,而《侏罗纪世界》三部曲更是暑期档常客。2018年北京电影节,“侏罗纪”四部连映,开票14秒即告售罄,足见其持久魅力。

  “侏罗纪”IP为何能长青30年?究其根本,或许还是源于人类对恐龙世界奇异景观的探索欲与好奇心。正如主角所说,“就当作在6500万年前的丛林中散步一样。”《侏罗纪世界:重生》中,沧龙和棘龙共生捕猎,在海洋中围困船只,泰坦巨龙在高可没人的草丛中踱步行进,这种飞跃的想象力将视觉奇观推向极致,为观众提供了原始的震撼体验。

  作为经典的科幻冒险大片,“侏罗纪”系列作品同样秉承着深刻的人文情怀表达。创作团队并没有把影片打造成为单纯的视觉享受作品,而是希望在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同时引发大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从《侏罗纪公园1》开始,侏罗纪系列就一直在表达着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而非对抗甚至试图控制自然的主题,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投射到作品中人类与恐龙的矛盾上,在矛盾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对策。《侏罗纪世界:重生》延续了该系列的主题表达,在矛盾设计上更加激烈和复杂,力求将人类对抗自然的后果充分展现出来,达到警示世人的效果。

  《侏罗纪世界:重生》的票房成功再次印证了超级IP的吸金能力,银幕上的恐龙依然能点燃观众的肾上腺素。然而,当技术奇观沦为流水线的标准配置,那份曾令全球观众战栗与狂喜的原始悸动,似乎已渐行渐远。这座辉煌了三十年的“侏罗纪公园”,是否终将在好莱坞的工业流水线上,凝固成另一具华丽却冰冷的商业化石?这不仅是本片的叩问,更是整个系列乃至好莱坞大片模式面临的难题。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
2025-10-31 09:59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2025-10-31 09:57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