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风雪夜归人》再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风雪夜归人》再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来源:北京日报2025-06-23 09:30

  记者 高倩

  时隔6年,昨晚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风雪夜归人》再度登台,开启第11轮演出,张秋歌、余少群、程莉莎再次领衔,在首轮副导演丛林的复排执导下,这部充满中国美学意蕴的戏剧经典又一次与观众见面。

  昨晚,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风雪夜归人》再度登台。 记者方非摄

  台前 角色并非简单复刻

  《风雪夜归人》剧名出自唐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著名戏剧家吴祖光用诗中苍茫悠远的意境,于1942年创作出这卷底色苍凉的百态人生图:围绕老北平的梨园旧事和众星捧月的名角魏莲生,法院院长苏弘基、苏公馆四姨太玉春、小人管家王新贵、戏班“跟包”李蓉生等角色粉墨亮相,在浓郁的戏曲元素中演尽悲欢离合。

  自2012年首演以来,国家大剧院版《风雪夜归人》便以扎实而有诗意的舞台呈现著称。作为全剧一大看点,余少群饰演的魏莲生内外得宜,无论是深厚惊艳的戏曲功底,还是魏莲生质朴坚毅的心性品格,他的诠释都在13年的沉淀中越发温厚耐品。魏莲生与玉春的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线,程莉莎饰演的玉春风情灵动,在八面玲珑的表象下保持着一颗清醒决绝的心,她点醒迎来送往的魏莲生,让他意识到表面风光不等于受人尊敬,越是被人追捧,越是“顶可怜”的玩物。两人的相知相恋伴随着对人格觉醒、反抗宿命等议题的深刻探讨,然而,他们的大胆出走却因小人出卖,换来了乱世中长达20年的离散漂泊。

  作为剧中威严不容挑衅的掌控者,苏弘基一手造成了魏莲生与玉春的悲剧,但饰演者张秋歌努力在角色的“坏”之外找到更多表达空间:“苏弘基是那个腐朽没落时代的一个符号,是行将就木的时代的病人。”苏弘基坐拥权势,晚景却极为孤寂,在张秋歌的诠释中,这个角色很容易给予观众的“恶”的印象有了更完整深刻的表达。

  时隔6年,重拾魏莲生这个角色,余少群要做的并非简单“复刻”。“年龄不一样,阅历和认知不一样,对手演员的状态也不一样,这些变化带来了很多新的刺激,让我比13年前更懂魏莲生了。”余少群说,“以往我更专注的是这个角色本身的故事线,但今年复排,我会跳脱出来,看到围绕在魏莲生身边的其他角色,对他们真正产生怜悯和同情。”如果说从前更像是完成演出、完成情景内的规定动作,这一次,余少群让自己真正去享受舞台,享受魏莲生的喜怒哀乐。

  舞台上,自然流畅的表演配合简要且有质感的实景,把近百年前的时代风貌塑造得熨帖得当。当尾声的音乐响起,一袭红衣的余少群轻执折扇,在漫天大雪的院落中翩然起舞,他跌宕凄苦的人生与《风雪夜归人》一道落下大幕,13年来,这如梦似幻的一瞬令许多观众念念不忘。

  幕后 用人物和艺术来说话

  多年来,《风雪夜归人》的剧本被电影、戏曲、芭蕾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搬演,不久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跨越68载时光新排《风雪夜归人》,以其作为剧院“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的开篇之作,足见这部经典的魅力之深厚。有趣的是,国家大剧院版《风雪夜归人》也与北京人艺渊源不浅,它由北京人艺前任院长、著名戏剧导演任鸣执导,同时集结了舞美设计薛殿杰,灯光设计邢辛等一线艺术家组成的主创团队,多位人艺演员都曾参演。

  “2012年排演时,我们对剧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删改,一是要确保时长合适,二是要让所有的矛盾都有交代,人物不能缺胳膊少腿。”丛林说,任鸣曾反复强调“准确”二字,于是,再回排练厅的《风雪夜归人》着重突出调度等细节,“慢工出细活,一点点刨”。这些天,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斑也常常待在排练厅里,与任鸣交往深厚的他反复翻阅导演手记。任鸣生前说,这部戏,他想排得“朴实一点、老实一点、踏实一点”。王斑一直在揣摩其中滋味:“按照我的理解,‘朴实’是说要踏踏实实地遵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科学的创作方法,让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心灵共振;‘老实’是说不搞噱头,用人物和艺术来说话;‘踏实’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前提,也是做艺术的灵魂。今年,任鸣导演故去已经三周年了,他说过,‘戏在,就会说话’,《风雪夜归人》会让观众看到他的审美和他的艺术追求。”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中央歌剧院《卡门》唱响沙特

  • 电影《日掛中天》主创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