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少年壮志不言愁》现象与影视歌曲创作困境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少年壮志不言愁》现象与影视歌曲创作困境

来源:文汇报2025-05-21 10:48

  赵朴

  刑侦探案是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类型。创作者在结构故事、形塑人物方面各出机杼,但在音乐方面却“所见略同”——《少年壮志不言愁》仿佛成了刑侦题材影视新作共同的主题歌,对这首老歌集中的、反复的使用,成了耐人寻味的现象。

  为什么是《少年壮志不言愁》?

  《少年壮志不言愁》是电视剧《便衣警察》的主题歌,由该剧导演林汝为作词、作曲家雷蕾谱曲。这首1987年问世的作品,近年来突然成了“宝藏歌曲”,先后成为电影《追凶十九年》片尾曲、电视剧《三叉戟》插曲、电影《三大队》插曲、电视剧《黑土无言》插曲和电视剧《我是刑警》主题歌。尤其在《三大队》和《我是刑警》中,《少年壮志不言愁》的一再回响,对推动情节发展、释放人物情感、升华主题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三大队》里,《少年壮志不言愁》在影片前、中、后三个重要叙事节点出现,贯穿始终。开篇,程兵带队出警,途中车载广播正在播放听众小雨点为当警察的父亲点播的《少年壮志不言愁》,通过附着于歌曲前后的对白,既指明警员们已为侦破案件连续作战身心疲惫(审讯中情绪失控的因素之一),也为三大队遭遇变故后重整旗鼓埋下伏笔。中段,程兵出狱,三大队五人重聚,夜宵摊上,马振坤带着醉意唱起《少年壮志不言愁》,逐渐引发共鸣,歌曲仿佛火种点燃了众人胸中渐已冷却的热血,成为剧情转折的关键。尾声,程兵终于将罪犯缉拿归案,他迎着阳光走入熙攘人群,当年夜宵摊众人的酒后放歌作为画外音乐再次响起,歌词“历尽苦难,痴心不改”成为程兵寻遍七省、追凶万里的人生的高度浓缩,也是向人民警察为百姓的岁月静好甘愿负重前行的精神致以崇高敬意。

  在《我是刑警》中,《少年壮志不言愁》不仅在每集片尾唱响,而且在剧中先后五次出现,成功托举起剧集的主题表达。从秦川一行人破获1·28抢劫案,在庆功宴后雪夜高歌的畅快,到秦川和同事们在叶茂生捐躯献身的墓碑前恸哭“金色盾牌,热血铸就”的悲悼,从老刑警范守良对心灰意冷的徒弟宋绪举杯清唱所诉说的坚持,到宋绪在案件破获后到师父墓前低吟歌曲寄托的缅怀,《少年壮志不言愁》每每出现在酒酣耳热吐露真情之时、或是告慰战友在天之灵之际,都是角色“不由自主”地发声、都伴随着浓烈的情感表达。对《少年壮志不言愁》的这种使用方式部分中和了警察守卫社会安定的功能化定位,而凸显了警察作为人的丰富情感和理想主义的自我精神激励,从而更丰满地展现了“刑警”这一群体的形象。

  对《少年壮志不言愁》恰当的引用不但成为叙事的关键,为影视作品增色,也仿佛重新激活了这首老歌,让我们再次瞩目于歌曲自身的魅力。

  首先,歌词对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有着深刻的揭示,表述精准而又诗意,既成为大众对警察形象的崇敬想象,也成为警察对自我身份的深切认同与人生追求。寥寥几句歌词,把奉献精神、英雄主义和百折不挠的理想主义情怀加以凝练概括,显现出超越时代局限的人性光辉。这样的品质,在类似题材的词作中实属罕见。

  在作曲方面,对主旋律叙事的“柔性表达”成为感染力的重要来源。歌中两段主题旋律,都是大气磅礴起势、深情婉转落脚,既表现铁肩担道义的刚强笃定,又导向这种刚性背后深厚的情感基础。作曲家雷蕾最终没有选择原本意向的严肃的男声合唱,而独具慧眼地相中由刘欢用更为通俗的演唱方式来表达歌曲的刚柔并济,实质上是在表演风格上对词曲内涵进一步延伸,也是对剧作着力于人物成长和情感刻画这一创作取向的应和。

  经过岁月的沉淀,《少年壮志不言愁》已经建立起人民心中“警察之歌”的经典地位。创作达到高品质的同时,又能联通大众情感;词曲唱三者之间,及其与剧作本身,风格与内涵都高度吻合。这些特质使这首歌成为难得的影视歌曲精品。

  为什么总是《少年壮志不言愁》?

  仅解读《少年壮志不言愁》本身的经典性,似乎还不足以解释为何在这首歌问世30多年后,一批刑侦题材影视作品突然蜂拥而至、对其青睐有加。毕竟,这期间以“警察”为创作对象的众多影视作品中,也涌现出不少原创歌曲佳作。上世纪90年代,有电视剧《英雄无悔》中的《真心真情》,《刑警本色》中主演王志文献唱的主题歌《我不能输》等歌曲;新世纪之初,《重案六组》的主题歌《风雨人生》,《公安局长》中由主演柳云龙包圆词曲唱的主题歌《一生别无所求》,都以其对“警察”主题的信念感和情感面向的深入挖掘,让我们印象深刻。

  经过一段时期的回落,当近年来警察、刑侦、涉案剧再次成为影视创作热点后,我们不难发现相关的歌曲创作并未形成同步,甚至越发滞后于影视作品的发展水平。这构成了《少年壮志不言愁》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

  刑侦题材影视剧火热,对音乐的需求量激增。配乐往往贴着剧情走,营造氛围或渲染情绪,这一层次上,作曲家的技术已相当成熟,音画配合效果上佳;但在需要情感凝练、立意升华的时候——通常由歌曲来实现这一功能——很多创作者一筹莫展。

  首先,有意愿深入理解剧作内涵、并且有能力用准确而诗化的语言将之概括为文字的词作者不多,对影视歌曲创作而言,没有好词难为无米之炊。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就创作机制而言,如今影视剧的配乐和歌曲往往分包给两组人马分别创作,配乐风格大都服从影像风格,突出场景性,但歌曲的功能不同,要突出主题概括性,如果两者并非同一团队创作,在音乐风格和旋律主题上出现龃龉,歌曲就会显得出戏。

  一些片方开始动脑筋,以“片尾曲”概念代替“主题歌”。通常,片尾曲和主题歌应该是一回事,在片尾用一首歌提纲挈领,以前还有很多电视剧以片头、片尾双主题歌来强化这一功能。而今,由于创作团队不同,不但片尾曲的旋律并不在正片配乐中出现,而且歌词与影视剧内容关联度也不足,其升华主题的意味淡化,歌曲本身的能见度也大为削弱。那英演唱的《狂飙》片尾曲《藏无可藏》,唱功了得、情感激越,但歌词过于“形而上”,语焉不详,与剧情、人物很难直接挂钩,未能对剧集形成助力,歌曲也被埋没。还有很多歌曲尽管挂着“主题歌”的名头,实际上与剧作主题没多少相关性,其功能恐怕更多在于借歌手的名气引流量,顺便在片尾走演职员表。

  还有很多片方开始以老歌汇编代替原创,一方面是对原创影视歌曲没有把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老歌自带的意义来丰富新剧的内涵,使歌曲和影像形成互文。从《繁花》里的《偷心》《执迷不悔》,到《漫长的季节》里的《再回首》,这些与剧情形成共振的歌,都是从怀旧曲库中拿来的。这种方式在年代剧中或许能收获奇效,但像《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样被一窝蜂似地在刑侦剧中引用,除了略有取巧之嫌,更多是暴露出影视歌曲创作能力贫弱的问题。

  更有甚者,既然原创影视歌曲不好把握,干脆完全放弃,在片头、片中、片尾都只留配乐。发生在《乌云之上》等新剧中的这一现象令人扼腕。拿掉歌曲,意味着影视音乐的极端功能化,音乐只承担为影像伴奏的作用,沦为附庸。更进一步来讲,这是对“听觉中心主义”的臣服——听就好了,何必在乎意义?以这个角度而言,前述诸多影视作品对《少年壮志不言愁》的集中反复引用,反而有了些倒逼影视音乐创作必须承载主题、建构意义的理想主义意味。

  曾几何时,影视歌曲是百姓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尤其那一首首主题歌,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交相辉映,凝结为人们鲜活的记忆。而今,电影电视剧一派欣欣向荣,能给观众留下印象的影视歌曲却越发稀缺。希望《少年壮志不言愁》现象能给影视从业者提个醒,适当调整影视音乐创作的目标导向和机制,让影视歌曲也再度繁荣,绽放应有的光彩。

  (作者为流行音乐研究专业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