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多元力量助力科幻产业腾飞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多元力量助力科幻产业腾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4-18 09:32

  姚利芬 林雪琪

  日前,第九届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大会期间,《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5中国科幻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25中国科幻消费调研报告》《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2022—2024年)》等多项成果集中发布。《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089.6亿元,较2023年基本持平,已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科幻舞台剧《中国轨道号·春》剧照。

  稳中向好的多元化格局

  科幻产业共有阅读、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五大核心版块。《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阅读、游戏、衍生品版块持续稳健增长,科幻阅读产业总营收35.1亿元,连续8年保持增长态势,中国全年出版758本科幻新书,平均每天有两本科幻新书面世;科幻游戏产业总营收达718.1亿元,同比增长10.2%。小程序游戏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如小程序游戏《无尽冬日》,借助科幻题材与社交传播的叠加优势,持续位居畅销榜前列。

  衍生品产业同样表现亮眼。2024年,衍生品产业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11%。日本千叶大学博士、《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衍生品版块研制者柯昊纯指出,当前衍生品市场正在借助内容创新、数字技术提升以及与品牌联名等方式不断开辟新路径。如服装、床垫、眼镜、鼠标、饼干等品牌都曾与《三体》IP联合推出跨界产品。

  《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虽然科幻文旅产业营收和科幻电影票房有所下降,但科幻主题景区的营收仍实现较大增长。各景区通过特色研学、沉浸式体验与科技探索等方式推动内容创新。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冷湖火星地质公园推出的“火星救援行动”研学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2024年,国产电影没有出现《流浪地球》这样的现象级科幻大片,年度国产科幻电影票房冠军为“熊出没”科幻五部曲第四部——《熊出没·逆转时空》,票房为19.8亿元。中国传媒大学博士、《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影视版块研制者刘宇坤认为:“票房波动并不意味着产业退潮。”他指出,中国科幻电影产业正在构建多层次、分梯度的发展体系,头部大片如《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在票房与影响力上构筑了高峰,以《熊出没》为代表的“长青”IP凭借稳定输出,持续活跃在市场一线,10亿元票房以下的作品则构成科幻影视生态的重要基石,为创制者提供试水空间,目前活跃度很高。

  值得关注的还有动画版块。《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上线科幻动画剧集70余部,远超2023年的39部,总播放量突破4.2亿次。短视频、微短剧等也为科幻影视产业注入新活力。2024年共上线21部科幻网络剧,总计620集,较上一年大幅增长。

  跨界融合的生活新常态

  从阅读到聆听,从书页到场景,科幻内容的边界正在不断扩展与重塑。不少网络小说在热度积累后迅速进入IP开发,推出广播剧、有声书,进入车载平台,开启“行驶中的科幻消费”。经典文学作品如《流浪地球》《沙丘》《索拉里斯星》等全景声版本,让“听一部宇宙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新选择。

  科幻在影视和网剧领域的跨界融合也在加速。科幻元素不但正在向剧情片、动画片、喜剧片等电影作品快速渗入,更贴近大众的审美需求,一些网剧也融入科幻、奇幻、爱情、悬疑等元素,形成“泛科幻”的创作态势。

  沉浸式娱乐也正在成为科幻触达大众的重要方面。《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剧本娱乐产业营收达3186万元。《阔别之海淹没我》《终极本源》等剧本广受好评。密室逃脱也因科技感与互动性而走红市场。如北京“直觉·沉浸密室”的《看门狗》剧本斩获多个全国性奖项,订单近万份。四川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剧本杀版块研制者范轶伦指出,目前剧本杀这种娱乐形式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如何让三四线城市也能消费,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科幻舞台剧的崛起,是科幻文化实现跨界,融入日常生活的又一体现。《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科幻舞台剧与展览营收2418万元,同比增长近4倍,观众数量和产业关注度同步上升。《云身》《深AI你》《中国轨道号·春》等多部作品在演出场次、传播影响、艺术质量上取得突破。其中,深圳出品的《深AI你》全年演出30场,场均观众达千人,总营收突破1500万元。成都科幻馆推出的《中国轨道号·春》共演出30场,吸引超2.5万名观众,可谓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科幻教育的成功之作。

  科幻舞台剧《深AI你》海报。网络图片

  文化输出的全球消费潮

  2024年,一部根据中国科幻作家陈楸帆短篇小说《开光》改编的实验戏剧在德国多个城市巡演,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体验。这部小说还被改编为孟加拉语漫画,于当年12月在印度出版,并在南亚青年读者中悄然传播。

  陈楸帆表示,他正在探索一种以科幻为载体的“叙事拓展”路径:从纸上文字到舞台灯光,从视觉图像到实景演出,科幻不仅是虚构的未来,更成为现实空间和文化交流的语言。

  《开光》的国际化旅程,是中国科幻“走出去”的缩影。从《流浪地球》系列电影风靡全球,到2024年中国作家在“雨果奖”9项重要奖项中入围,再到《三体》图像小说在2025年英国伦敦书展签约,中国科幻借助文学、戏剧、电影、漫画等形式,以更为多元的姿态走进世界视野。

  国际传播的拓展,植根于国内科幻市场的持续繁荣。《2025中国科幻消费调研报告》显示,85.3%的中国消费者认可科幻内容的质量,78.9%认可其原创性,特别是在31至40岁的青年群体中,科幻已经由“兴趣小众”转变为“日常文化”:约两三成消费者每年观看中国科幻影视作品、阅读中国科幻文学作品1-5次;超过五成消费者每年游玩科幻主题乐园、观看科幻主题展览1-5次。

  “如今观众的消费动机正在变化。”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师、《2025中国科幻消费调研报告》研制者吴福仲指出,“科幻文学作品的消费目的包括娱乐体验、认知提升与向内求索。科幻不仅提供新奇刺激,而且能激发哲学思考、促进认知升级”。

  《2025中国科幻消费调研报告》显示,九成以上受访者对中国科幻产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们普遍认可国产科幻影视作品的视觉奇观和价值内核;对科幻文学作品的严谨世界观、宏大叙事和多元议题给予好评;科幻文旅项目中的科技场景也获得他们的积极评价。中国科幻多维度的内容吸引力,使其在国内拥有稳定粉丝群,也积蓄走向世界的能量。

  《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2022—2024年)》数据表明:2022年至2024年间,中国科幻在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搜索热度持续攀升,其中巴西的搜索热度值3年增长近10倍,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平均增长约6倍。海外新兴市场媒体对中国科幻整体认可度较高,正面报道占比超过七成,这意味着海外对中国科幻由“关注”转向“理解”。

  中国科幻的国际传播路径也在不断演进。从翻译出版的单一媒介形式,逐步扩展为多语种、多形态、多场景的复合传播链条,中国科幻全方位出海,形成覆盖各个层面的传播矩阵。

  《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2022—2024年)》显示,科幻游戏的海外传播占比达到81%,超过影视与文学,成为文化“软着陆”的重要支点。泛科幻游戏《王者荣耀》《崩坏:星穹铁道》等将中华文化与未来想象有机融合,赢得全球玩家喜爱。2022至2024年,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秘鲁、南非7个国家,《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的下载量分别约为2600万和1200万。科幻游戏《绝区零》曾在2024年取得中国手游产品海外市场下载量榜首。

  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科幻爱好者通过中国科幻,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度与温度。这些跨越语言与地域的反响,展现出中国科幻作为文化交流桥梁的巨大潜能。

  (作者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枪身斑驳将星陨:左权将军的铮铮铁骨

  • 习主席的话官兵们记住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