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当人工智能走进电影片场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当人工智能走进电影片场

来源:人民日报2025-03-13 10:00

  王 姝

  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藏着这样的“AI力量”:电影在剧本定稿后,借助AI技术快速生成数百张甚至数千张设计图,以丰富的视觉参考提升创作效率、缩短创作周期,让团队能够将更多时间专注于艺术表达和技术打磨。

  电影是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体,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是电影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AI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工具层面的创新,更带来电影制作流程的革新。AI赋能影视创作,将进一步推动电影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回望历史,1993年,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制作方就开始与IBM合作,通过高性能的计算机硬软件解决方案,实现电影中复杂的特效渲染和数据处理。IBM为此组建了超百人的团队。重视背后的底层逻辑在于:电影制作的技术需求,通常具有高精度、高复杂性和对视觉效果极致追求等特点,一旦技术取得突破,进入其他领域应用时往往能够形成“降维”优势,具有强大的跨行业应用潜力。

  以虚拟拍摄和虚拟制片技术为例,詹姆斯·卡梅隆在拍摄电影《阿凡达》时,将虚拟拍摄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体验,也让行业看到了虚拟制片的巨大潜力。虚拟拍摄是一种结合了实时渲染和动作捕捉的技术,导演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实时操控摄像机;虚拟制片则更进一步,将虚拟拍摄与实景拍摄无缝结合,创造出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的画面。

  AI在影视中的应用,更呈现出“始于电影,又不止于电影”的艺术追求。虚拟制片技术从电影制作“走进”游戏产品,通过融合4K高清拍摄技术与虚拟摄影棚,互动影像游戏《晨昏线》让观众参与剧情、选择结局,增强互动性、沉浸感和参与感。“影视+科技”不仅满足年轻受众越来越多元的文化需求,也为内容产业开辟新的可能性。电影《流浪地球2》创作期间,视效团队曾经尝试用数字人还原角色年轻时的样貌。参与研发该项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后来将数字人及三维生成技术推向成熟,并陆续落地影视、电商、游戏等多个领域。

  让艺术与技术进步同频共振,“融合”是关键词。随着AIGC深入影视创作,曾经“高不可攀”的技术门槛正被逐步降低甚至消解。可以说,影视科技的“黑匣子”正在被AI撬动。通过科技与影视融合的交流平台推动技术赋能,促进国内独立自主的科技成果在电影领域转化与应用,是一条经过验证的可行路径。要克服行业壁垒带来的“信息差”及“信心差”,鼓励影视从业者充分了解并大胆采纳国产AI工具。

  面对AI热潮,我们需要一份定力,对技术保持耐心、对应用保持冷静、对突破保持期待。毕竟,一切才刚刚开始。

  (作者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副主任)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再现“海丝”盛景|数智丝路,我们等你来

  • 北京雨后迎晚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