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初春的北京,腊梅、茶花、迎春花竞相绽放着,元宵节前夜,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传出阵阵掌声,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大型原创舞剧《西施》正在这里上演……这部由浙江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鸿艺文化与浙江绍兴诸暨文旅集团联合出品、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担任艺术总指导的舞剧,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女性成长与蜕变的传奇故事。
回首过往,鸿艺在艺术领域不断深耕,从音乐剧《断桥》、大型舞台剧《平潭映象》《荆楚映象》、黄梅戏《玉天仙》《新孔雀东南飞》,演艺秀《永泰传说》,再到舞台剧《梦寻西施》,舞剧《西施》,舞台剧《大名狄公》,鸿艺矢志不渝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身心地投入到剧目创作的精深领域。
对于此次的原创国风作品《西施》,其艺术总指导杨丽萍也表示了高度评价和赞赏:“整部剧的舞台呈现很有新意,也很有想法,包括服装造型也特别美,能用一个舞蹈的肢体语言,塑造出不同的形象,把这方水土呈现出来,我觉得是非常美好的。”
东方美学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舞剧《西施》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为原型,通过六大篇章、90分钟的精彩演绎,展现了西施从浣纱女到助力越王勾践重振家园的传奇人生。剧中不仅融入了中国传统舞蹈元素,还创新性地再现了失传千年的“响屐舞”。舞者脚蹬木屐、裙缀小铃,在木板舞台上翩翩起舞,木屐与木板碰撞的回声与铃铛声交织成欢快的交响曲,完美还原了吴越宫廷舞的独特韵味。
此外,舞剧的舞美设计大胆突破常规,采用纸雕质感的布景,通过几块布景的大开大合完成场景转换,再配以留白的灯光和虚实相生的多媒体技术,为观众营造出极具想象力的舞台空间。服装设计则游走于时尚与古典之间,以春秋时期古越服饰为灵感,用中国传统色如朱红、石青等彰显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
从国内走向国际的文化传播
自2023年6月在杭州首演以来,舞剧《西施》已在10个省份23个城市巡演60场,包括上海、长沙、武汉、广州、珠海、深圳等地,场场爆满,吸引了上万名观众走进剧院。获得了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多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报道。
该剧不仅在国内引发热烈反响,还受邀赴韩国参加多场艺术节,斩获三大奖项:最佳剧目奖、最佳制作人奖及最佳女主角奖,向国际观众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风云与女性精神的力量。
社交媒体上,舞剧《西施》的相关文章、视频阅读量和点击量累计数十万,话题热度持续飙升,收获了十余万“西施粉”。其中,“响屐舞”和“船拳舞”等经典舞段更是火爆全网,成为文化自信与自豪的象征,此外频频出圈的“响屐舞”更是在去年与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梦幻联动,在此在网上掀起一波热潮。
优秀舞者加盟,演绎经典
此次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舞剧《西施》迎来了高配版卡司阵容。著名舞者骆文博、范景玥等优秀舞者的加盟,为剧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主演们以其细腻的表演和深厚的舞蹈功底,将角色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感人至深的艺术盛宴。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表示被舞剧《西施》深深打动。一位观众感慨道:“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西施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女性心怀天下的力量。”另一位观众则对“响屐舞”赞不绝口:“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仿佛让我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吴越宫廷。”
舞剧《西施》不仅是对西施传奇人生的艺术再现,更是对女性力量的深刻诠释。剧中,西施从一个普通的浣纱女成长为心怀天下的巾帼英雄,展现了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担当。正如舞剧出品人、制作人谢琼所言:“西施她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她其实同样也活在今天、活在未来,因为她实际上就是一种女性力量的代名词。她在战火飘扬的年代证明了女人的身躯也能担起一份责任,也能为自己的家乡故国独当一面。那放在当下,就是启迪我们的女性,我们也同样可以走出世俗的枷锁,忠于自己的内心,为自己想守护的人或事承担一份责任。”
舞剧《西施》的成功上演,不仅为北京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的盛宴,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树立了新的标杆。展望前路,鸿艺会与《西施》共同怀揣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志,以此番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为新起点,向着更广阔的未来扬帆起航。也让我们共同期待舞剧《西施》在未来能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到西施精神的永恒魅力。(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