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隐形”到“爸气”,我们能否迎来一场“父性觉醒”?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从“隐形”到“爸气”,我们能否迎来一场“父性觉醒”?

来源:光明网2025-02-15 16:51

  2025春节档虽已收官但方兴未艾,极其巧合的是,领跑的三部电影中都有一位或多位出圈的“父亲”形象。《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李靖、熬光和申正道塑造出深沉与无私、责任与放手、理想与现实的父爱“三重门”;《唐探1900》中的白轩龄既在关键时刻拯救自己的儿子,又保护着漂泊在旧金山的华人;就连《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的殷寿,也曾被一群质子视为“君父”。

  电影中的爸爸们“扎堆”,但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教育,仍然是妈妈们的“主场”。《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我国家庭中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活动的仅为11.7%,而在0-17岁孩子的作业辅导方面,由妈妈承担的占67.5%。无独有偶,《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数据显示,超过55%的家庭,妈妈是陪伴孩子的主力,而爸爸陪孩子较多的家庭,只占12.6%。

  可见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爸爸缺位”的现象已然成为常态。最近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综艺《我们的爸爸》,则以独特视角聚焦父子/父女之间的互动与成长,通过不同的家庭样本,挖掘出父亲陪伴缺失的深层原因;通过对素人嘉宾亲子状态的真实呈现,以及“邻家爸妈团”、育儿专家的观点碰撞,提供可借鉴的育儿方式,帮助更多家庭实现进阶。

从“隐形”到“爸气”,我们能否迎来一场“父性觉醒”?

  生活观察类真人秀《我们的爸爸》给出了三组具有代表性的亲子样本。有些家庭仍然摆脱不了“丈夫在外赚钱养家,妻子在家陪伴与教育儿女”这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就像节目中的青年企业家黄炎,平时忙于打拼事业,鲜少陪伴孩子成长,在带娃方面可以说是“甩手掌柜”。而有些家庭中的父亲像“全职奶爸”黄远集一样,虽然能够颇为熟练地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但在鼓励和引导方面似乎还欠缺方法。极少有父亲能做到如同高能量爸爸李云森一般,随时随地提供饱满的情绪价值。

  英国文学家切斯特菲尔德说:“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不仅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给予孩子指导和榜样作用,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更好地帮助孩子实现社会化。

  相反,缺乏父亲足够关爱的孩子,容易出现焦虑、孤独、自尊心低下,甚至攻击性强、叛逆等“缺乏父爱综合征”的问题。对男孩来说会失去榜样力量,影响未来职业发展;对女孩来说会失去安全感,影响未来亲密关系。不仅如此,爸爸的缺位,就意味着妈妈要全方位,长此以往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正所谓——爸爸缺了位,“小棉袄”会泄气,“小皮夹”不硬气,“另一半”要生气。

  如何找回“隐形的爸爸”,激发出满满的“爸气”和“父能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家庭教育也往往需要“因材施教”,因此亲子模式无范本,但可借鉴。可借鉴节目中的李云森,永远保留一个“超能力”。他和两个儿子组成“暗影部队”,既能通过游戏方式激励孩子向上,又适时告诉孩子“可以不做那么懂事的小孩”;既通过奖励机制针对性改善孩子的习惯,又能以巧妙轻盈的方式帮助孩子认清“人生不只有好事情”的真谛。还可借鉴“邻家爸妈团”所说,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要主动引导鼓励,如果孩子遇到瓶颈要与他/她一起解决。

从“隐形”到“爸气”,我们能否迎来一场“父性觉醒”?

  但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父亲,只有努力变得更好的父亲。正如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所认为:“为人父母,你是被赋予照顾一个孩子的特权,以及再次成长的可能。”节目中,新手爸爸黄炎从与孩子仅能持续13秒的生涩沟通,到摸索出转移注意力、陪孩子一起玩等方法,实现了初步的带娃进阶。黄远集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孩子的沟通缺乏耐心,主动疏解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一起在海边欣赏最美的夕阳。他们可能不是完美的爸爸,但只要给予孩子竭尽全力的爱,只要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就是好爸爸。

  当然,让爸爸不再“隐形”,并不意味着让妈妈完全“消失”。亲子,是一个家庭共同的课题和旅程,孩子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离不开全家人的共同努力。父职和母职天然互补又彼此成就,双方共同陪伴才能托举孩子的成长。浙江卫视《我们的爸爸》或许正在展现和探索这样一条家庭共生之路。

  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在齐心协力中所遇皆美好,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与母的高质量陪伴下,自由绽放,静待花开。

(张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图书馆:周末来读书

  • 西安铁路工业遗存变身市民乐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14 10:11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敲除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2025-02-14 10:04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