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蛟龙行动》总制片人于冬:这是最想拍也最难拍的电影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蛟龙行动》总制片人于冬:这是最想拍也最难拍的电影

来源:北京晚报2025-02-07 10:37

  记者 袁云儿

  “我为什么筹重金拍《蛟龙行动》?因为中国电影需要这样的重工业电影。”春节档影片《蛟龙行动》总制片人、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表示,他从来不为拍摄该片而感到后悔,也相信2月份会有更多人看到这部作品。

  作为爆款电影《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由林超贤执导,集结黄轩、于适、张涵予、段奕宏、王俊凯等主演,是国内首部深海军事动作大片,首次展现核潜艇对战等军事场面。于冬坚信,无论最终票房如何,《蛟龙行动》一定会留在2025年的中国影史中。

  筹备5年拍摄2年

  核潜艇专家全程护航

  蛟龙小队队员身着单兵飞行器起飞、全景式展现一艘核潜艇内部的各个舱室、两艘核潜艇开启鱼雷对战、“刀枪不入”的机械狗荷枪实弹巡逻……作为国内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蛟龙行动》中的许多战争场面令观众直呼大开眼界。于冬表示,这部电影中的不少内容,“不光中国电影,甚至全世界电影都从来没有涉及”。

  7年前,于冬与导演林超贤合作的军事动作片《红海行动》在2018年春节档上映,取得36.5亿元票房。很多观众留言,能不能再拍一部海军题材的电影?

  于冬在带领主创团队构思时想,海军有五大兵种,分别是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岸防部队,他们选择拍摄难度最大的核潜艇。核潜艇长啥样,鲜有资料看到,就连好莱坞也很少拍现代战争的潜艇对战。于冬为林超贤请来涉及核潜艇各个方面的专家,如退役潜艇长、潜艇机电长等,从前期筹备到中期拍摄,每场戏都有相应舱位的专家在现场指导剧组,确保专业上经得起考验。

  在故事的铺排上,主创团队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动用核潜艇?蛟龙小队如何跟着核潜艇“龙鲸号”出任务?整体剧情如何与《红海行动》相关联?“四栖作战的特种兵蛟龙小队,再加上核潜艇,已经是超乎想象,加上影片内容是维护世界和平,主题更加宏大。”于冬透露,经过五年筹备和两年多拍摄,《蛟龙行动》终于亮相。

  并肩作战到生死考验

  两对兄弟诠释热血担当

  “你不觉得黄轩和张译有一点很相似?他们都文质彬彬的,但演的都是武将。”于冬回忆,当年黄轩正在拍博纳影业出品的剧集《上甘岭》,那天刚杀青,他就把黄轩从战壕里拉出来,说晚上跟你谈去拍林超贤的新片。就这样,黄轩成为蛟龙小队新任队长。于冬评价,黄轩非常投入地完成了这一角色。

  至于饰演蛟龙小队成员韩骁的于适,则是于冬“一眼相中”的决定。2023年7月,《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首映礼上,受邀观影的于冬看完电影,记住了饰演姬发的新人演员于适。他马上给林超贤打电话,说自己发现了一个表现很好的演员。首映礼结束后,于冬叫来于适,问他想不想拍林超贤的《红海行动》续集,于适拍着胸脯回答:“让我来,我能做。”于适在拍摄动作戏时表现出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准确性,让于冬大为赞赏。

  《蛟龙行动》里,张涵予与段奕宏、黄轩与于适饰演的角色构成了片中的两段“兄弟”关系。前一段侧重并肩作战、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后一段则通过误伤情节展现军人的付出与牺牲。

  以往于冬去剧组探班,都会叫主演出来聚聚,但去《蛟龙行动》剧组,他发现收工之后,所有人回到房间都不会再出来了,因为一早又要训练,又要投入拍摄,根本没时间聚餐。“拍林超贤的电影都要提前拿出几个月时间训练,不准轧戏,拍完才能去接别的戏。”于冬评价,《蛟龙行动》所有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好,每次他去看拍出来的样片,都无比激动。

  导演倒吊入水拍摄

  拼尽全力奔赴十年之约

  2024年春节前后,于冬去《蛟龙行动》探班,恰逢剧组正在拍摄一场水下戏份。当时剧组在青岛影都挖了一个17米深的巨大水库,把一艘破损潜艇倒悬在水中,饰演蛟龙小队的演员们全都要进入最底层的水下密闭空间拍摄。林超贤抱着摄影机,把自己180度倒吊起来,入水拍摄。那是青岛最冷的时候,于冬站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风中,看到林超贤一头扎下去的那一刻,他感动极了,“这样拼命的导演,全世界也找不到几个了。”

  “其实我每次去探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导演能够减点预算,控制成本,但是每次看到导演在片场这么拼命,我都不想再跟他讨论预算问题了。”于冬说。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紧急救援》《长津湖》,再到今年的《蛟龙行动》,于冬与林超贤的合作已长达十年。于冬以前评价林超贤是“中国的迈克尓·贝”,但现在认为,就连迈克尓·贝也拍不过林超贤。

  于冬坦言,无论同行还是团队内部,都曾质疑他,说为什么要拍这么贵、这么烧钱的电影。但于冬觉得,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他与林超贤的十年之约。“我希望在林导最有能力的时候,也是我最年富力强的时候,把我们最想拍,也最难拍的电影拍出来。”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枪身斑驳将星陨:左权将军的铮铮铁骨

  • 习主席的话官兵们记住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