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费翔:时光让我卸掉偶像包袱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费翔:时光让我卸掉偶像包袱

来源:解放日报2025-01-17 09:36
费翔:时光让我卸掉偶像包袱

  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费翔因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他却在人气如日中天时选择赴美国百老汇发展,从最无名的小角色演起。

  再度回到中国观众视线的费翔,2023年暑期档以《封神第一部》中的商王殷寿一角秒杀众多流量明星。而在2025年新年之际上映的电影《窗前明月,咣!》中,他“闯进”喜剧赛道,饰演金牌律师胡恭平。2025年春节档,《封神第二部》又将与观众见面,角色预告视频在抖音点赞破百万。

  为何迷上电影,如何选择角色?64岁的费翔接受解放日报专访,畅谈自己对表演的新感悟。

  记者 钟菡 诸葛漪

  喜剧与正剧各有各的难

  在《窗前明月,咣!》中,费翔挑战了喜剧角色。他饰演律师胡恭平,与情人佘小漫秘密幽会,结果被一个“天降死鬼”打断,惊慌中脱口而出的谎言引发一连串乱子,变成充满笑料的“事故”。

  轻松、解压、不费脑,马东锡、宋小宝加盟,再加上费翔,演员组合让大家觉得脑洞大开。费翔无疑是《窗前明月,咣!》最大看点之一,略带舞台感的肢体动作、台词,一本正经说“胡话”的反差,打破喜剧表演程式,与《封神三部曲》中阴鸷的殷寿迥然不同。

  周末周刊:您为什么接演《窗前明月,咣!》,电影吸引您的亮点是什么?

  费翔:大约一年前,《窗前明月,咣!》制片人和导演来找我,给了我剧本。我首先感兴趣的是,电影改编自英国伦敦西区知名话剧《Out Of Order》,曾荣获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喜剧奖。在舞台上,它已经是非常完整的故事,有鲜明的情节架构、人物,因此,整个电影剧本的基础非常稳。

  话剧的人物、节奏、笑点吸引着我,我觉得自己可以尝试饰演胡恭平律师。不过,把话剧搬上银幕,需要做更多改变。电影节奏快,要一直不停地给观众带来欢乐。如何用电影语言来讲述故事,让观众觉得好玩、好笑,这个挑战也是吸引我的地方。

  周末周刊:您这一次演喜剧,有没有形象包袱、“转型”压力?

  费翔:我倒没有。我年轻时,形象包袱比较重。可能那时比较心虚,对自己的表演没有那么多自我肯定,所以包袱很重,特别在乎“我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包装”。

  我64岁了,到了豁出去的时候,基本就不用考虑“包装”。当然,我尽量把自己弄得像样。尤其在电影路演时,需要面对观众,每次有机会与观众面对面,有近距离接触,我都特别高兴。这种时刻,我一定尽量做到让观众看得舒服,让他们觉得是“我记忆中的费翔”。演戏时,我不能也不会有形象包袱。如果顾虑形象、外表,会影响表演。喜剧更不能有这些顾虑。

  在《窗前明月,咣!》里,我完全没有保持所谓“帅”的标准。其实也没有必要,因为胡恭平不靠外表,而是靠他的口才、敏捷应对、PUA能力来取胜,我完全放开了去演他。

  周末周刊:《封神三部曲》中的霸气王者,《窗前明月,咣!》里巧舌如簧的风流律师,角色反差很大,哪个更难演?

  费翔:都难。我们一口气把《封神三部曲》都拍了,中间没有间隔。乌尔善导演邀请我演《封神》时,早早和我说得很清楚:“费老师,如果我们的电影要做很多时间,你有没有问题?”我说,没问题,我愿意。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剧本、非常难得的角色。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拍摄《封神》。

  《封神》的另一个困难在于,演殷寿有很多技能要求。他是个战士,我需要塑身。在《封神第一部》开篇,殷寿没有登基,要上战场,有很多武戏、马术戏,还有打鼓戏,我都经过蛮多的训练。殷寿有王者风范,还是头号反派。我得把反派“立”起来,让所有人都认可,让姬发、姬昌、四大伯侯以及姜子牙等西岐阵营的角色都把殷寿当一回事。反派“立”得不到位,整个故事会“软”掉。

  《窗前明月,咣!》中,胡恭平是最不“闹腾”的人,一本正经处理每一个“事故”。胡恭平、佘小漫在整个故事中一直游走于真假边缘。我不能太严肃地演,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在“闹着玩”给观众看,让他们笑。可是,电影不是小品,观众不会用看小品的心态看电影。电影需要让观众有代入感,让他们进入电影的世界,因此不能有违背生活常理的夸张呈现。

  我们会跟着片中角色推进故事,哪怕我在电影中做着特别夸张的事情,演法还得是真实的,至少在某一方面得维持真实的成分,要不然,观众会出戏,这也是一种挑战。演胡恭平时,我一本正经在搞笑,周围角色还有整个环境可以非常“闹”,可是我就一直很“稳”,以律师的方式解决问题。

  周末周刊:您和马东锡、宋小宝的组合让观众大吃一惊。作为演员,三人的经历、风格看上去如此不同。

  费翔:我也很难想象我们三个人能组合在一起,但在《窗前明月,咣!》里,我们三人的组合是成功的,观众不会觉得太奇怪,因为我们符合片中的角色要求。爆发力是马东锡饰演的熊大力一角需要的,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把门撞飞非常夸张,不可能。马东锡来演,我能信,他给所有人带来“熊大力来了怎么办”的危机感,是电影特别需要的。

  胡恭平需要我这种看起来很正经的人,有时他的很多举动会有些“过分”,可观众还是觉得胡恭平好像蛮有正义感,导演想要的就是反差。宋小宝更不用说了,他的喜剧天分与生俱来。他饰演的费什·李一度以“尸体”出现,后来“尸体”醒来,他被换上新娘婚纱、陷入失忆状态,需要观众一看就觉得好笑。他的肢体语言一流,随机应变的反应也是拍摄现场最多的。

  每个演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表演特色。如果没看过电影,你也许觉得我们三个人的风格有非常大的差异,但我们不是在一起做综艺节目,我们在演角色,角色符合剧情,在片中特别合理。

  我喜欢充满力度的角色

  费翔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中国人,他出生于中国台北,求学于美国,如今则长住上海。

  从歌坛跻身影坛,对费翔而言仿佛是毫不费力的事。

  1987年央视春晚后,费翔在中国12个城市举办了65场演唱会。30多年前,他的全国巡回演唱会第二站登陆上海体育馆,票价12元,是当时演唱会最高价格。5场演唱会的票子仍然早在一周前售罄,歌迷呼吁加场。90分钟的演唱会中,费翔受到现场1.8万观众狂热欢迎。当他走向人群时,众多观众争着与他握手,献上早已准备好的花束。

  30余年后,费翔依旧风度翩翩。他有着明星的职业素养,侃侃而谈,没有任何“嗯”“啊”“然后”之类的语气废词。他说普通话时带着特有的卷舌音,有网友看完《封神》后戏称为“商务殷语”,有关他的二创成为网络热门。

  做歌星时,费翔说:“中国很大,可以容纳多种演唱风格。”演电影时,他同样胸怀全局。

  周末周刊:您年轻时很少拍电影,为什么现在开始密集的电影创作?

  费翔:好剧本、好角色太难得了,近年我把重心放到影视创作上,因为有更多机会碰到让我动心的剧本。

  我前一阵子做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看到来自各个国家的入围影片。我们最后把“最佳影片”颁给中国电影《走走停停》,这确实是我们所有评委公认最好的一部电影。近几年,中国电影涌现了许多好作品。很多优秀的编剧、导演完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电影,打动了我。

  中国电影确实到了黄金阶段,人才济济,有很多好机会给演员发挥。看到合适我的角色,我会产生欲望,想要演。乌尔善找我演《封神》,殷寿这个角色太难得了,我自信可以把他演好,演得比任何人都好。我有这种信心,才愿意接角色。演《窗前明月,咣!》里的胡恭平,我也有着同样的自信。当时导演找我,我觉得我可以演好,不会把一个好角色浪费了。

  周末周刊:您长期在百老汇主演音乐剧,演电影时会加入舞台表演元素吗?

  费翔:演《窗前明月,咣!》,我用上很多在百老汇演话剧、音乐剧的经验。我在舞台上演过喜剧,积累的经验都能用到这部电影里。喜剧表演有它的规律,比如演员要抖一个包袱,前面要怎么铺垫,包袱怎么抖,对手演员如何反应等,都有特定的处理方式,对于演员来说,就看你自己怎样去表现。

  我的表演方式一定受到我过去的训练,还有我个人风格、我说话方式的影响。我的表演肯定与别的演员不一样,我反而觉得这是我的特色。我用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塑造角色。我可以演得很生活化,如果剧情需要接地气的表演,我可以把自己摆得非常“低”,变成非常小的小人物。

  也许有机会我会演一部特别生活化的影视剧。可是我觉得能演这种题材的演员蛮多的,不一定找我演,别的演员都可以演得特别好。

  我喜欢力度很强的角色,我可以把这么多年累积的舞台以及生活经验都用上,这种角色我演起来过瘾。

  周末周刊:有人觉得短视频正严重冲击电影市场,有人认为电影依然有无可匹敌的魅力,您如何看?

  费翔:现在的电影生态挺复杂,很多因素影响人们的娱乐形式,不只电影,还有音乐、现场演出等。这几年,人们最大的娱乐变成了玩手机,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越来越“宅”,就想在家里待着,包括我也如此。这是一个全世界的现象,好莱坞也在面临类似挑战。所以,电影人都在思考,怎样才能让观众重回电影院。

  电影艺术非常特殊,它不是在手机上看到的画面。只有在电影院里,灯光变暗,你与很多陌生人一起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这才是电影的魅力。自己在家里看片,没有那种感觉,更何况在手机上看,感觉更不对了。时时刻刻会有干扰因素,一旦暂停去做其他事,再回来看片,无法形成一群观众聚在黑暗中跟随一个故事一起走、一起笑、一起哭的共振。

  我希望我们能够尽可能维持中国电影的基石,那就是进电影院这个环节。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看的影片,多去电影院观片,我觉得这挺重要。

  我没有可以浪费的时间

  费翔有一双蓝灰色的眼睛,头发卷曲茂密。采访时,他穿着印有电影名字的T恤,外搭红色外套,有自然老去的年龄感,却丝毫不带疲态。

  《窗前明月,咣!》在上海路演,一位年轻观众说,自己从央视春晚《冬天里的一把火》开始喜欢费翔。费翔笑着说:“我上春晚时,你还没出生吧?”他从影院离开时,不同年龄的女性尖叫着向他冲去。阿姨们拿着粉色的玫瑰花,大喊:“费翔,我爱你!”

  30多年前全国巡演时,费翔早已习惯了面对狂热粉丝。他不像年轻的流量明星,被工作人员保护着来去匆匆。他大方地走近观众,回应大家的热情。一位阿姨握到费翔的手,激动地说:“我的手不洗了。”一个陪母亲来的年轻女孩兴奋地说:“这是我妈妈的偶像。看到本尊,顿时理解了妈妈年轻时的疯狂。”

  路演中,费翔贡献了数个热搜,比如“费翔和他的喜剧妲己宋小宝复刻商王加冕名场面”“费翔谈容貌焦虑”等,他一如既往,轻松而自然地抓住所有人的眼球。

  周末周刊:这几年中国电影宣传流行路演,演员们飞遍全国各地,一家家影院跑过来,非常消耗精力。

  费翔:我个人特别喜欢做电影路演,可能因为我唱歌唱了40多年了,与观众近距离面对面成了我的职业习惯。我尤其喜欢观众刚刚看完电影,影院的灯一亮,然后我们走出来,走到观众面前,第一时间感受现场氛围,直接面对观众对电影的问题,听到他们的反馈。

  作为歌手时,我一直能在现场第一时间得到最直接的反馈,反而刚开始拍电影时有点不习惯。因为在拍摄现场,我尽自己所能去演,但要等到剪辑、配乐、制作完成最终版,我们到电影院里才会得到观众的真正反馈,这中间要经历很长的时间。

  周末周刊:《封神第二部》在春节上映,你喜欢几部作品密集与观众见面,还是希望能够有留白,让每个角色在观众心中停留更久一些?

  费翔:我没有特别忌讳,因为电影上映时间、宣发期,都不是演员能控制的环节,制作方有太多因素需要考虑。今年正好元旦新年是《窗前明月,咣!》,然后春节过年又有《封神第二部》。这两部电影,我很愿意集中宣传,因为它们的类型完全不同,我不担心观众会审美疲劳。

  周末周刊:密集的宣发尤其是路演,会让您有感到倦怠的时候吗?

  费翔: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能做到路演,要考虑演员档期等因素,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路演。《封神第一部》上映时,我们做了170场路演,是非常庞大的工程,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把我们的心意传达给观众,我们也得到了他们的反馈。

  这几天,我还没进影厅,就从走廊听到传来的笑声。观众看完电影,给我们的反馈都是“好笑”“乐趣无穷”,我有很大的满足感,这也是我唯一所求。

  《窗前明月,咣!》上海路演特别有意思,上海观众可能是全国看话剧最多、最踊跃的群体,这里的舞台艺术发展最好、最为繁荣。

  周末周刊:您如何保持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您焦虑年龄吗?

  费翔:每天做喜欢的工作让我快乐。心情特别影响身体健康,健康第一重要。然后,适当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就好了。所有艺人都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带给观众,我们面对观众,发型、妆面、服装都经过很多考量,由专业人士包装。

  我的肌肉的确练出来了,导演拍摄时依旧会反复挑角度,让我看上去更健硕。电影里出现的所有演员,同样是导演千挑万选打磨出的最漂亮的角度。负责灯光的老师忙上半天,找到最能凸显角色特性的光线。我们同心协力把最好的一面带给观众。

  我也是观众,想看好看的人和事。可是大家要清楚,这都不是常态。我国内的家在上海,我经常戴着帽子、墨镜去看电影,私底下有点邋遢,非常普通。我需要非常正常的生活,和所有人一样的生活。艺人不都是银幕上的样子。

  周末周刊:未来您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电影上吗?会不会考虑回归舞台?

  费翔:我不知道。现在最主要的考虑是时间,我64岁了,没有那么多的剩余时间能够“为所欲为”。每做一个项目,我都会慎重考虑。《窗前明月,咣!》算是进度很快的电影,推进顺畅,拍摄愉快。即便这样,从我进剧组到电影上映,也经过了一年多时间。当一个艺人二三十岁时,花一两年做一个项目不算什么。可是以我现在的年龄,得非常慎重选择值得我投入的事。

  过了60岁,我更清楚时间的宝贵。我想要有更多时间与我的亲人、朋友、老同学相处,我会主动安排这些时间。时间太宝贵了,不管话剧、音乐剧或者电影,有特别好的项目,我才会愿意去接。一旦做了,我一定全心投入,不管花多少时间,排除万难,都要把它做好。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铁人三项赛半决赛举办

  • 黄河内蒙古包头段已进入开河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03-14 09:3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2025-03-14 04:10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03-14 04:25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2025-03-13 05:15
这个春天,越来越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2025-03-13 09:01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2025-03-13 09: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03-13 09:00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