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微短剧以影像描绘诗与远方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微短剧以影像描绘诗与远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2-03 09:05

  作者:杨洪涛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政府发布《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从剧本孵化、精品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一揽子计划,确立将郑州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的战略目标。

  《又见鸾鸟起舞时》海报。

  之前,北京、江苏、浙江、广东、陕西、安徽等地也纷纷布局微短剧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布局。

  其中,文旅微短剧成为抢眼的创作类型。

  2024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塑造一批古今辉映、联通中外的文化标识和符号,通过微短剧实现全球传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消费新模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还陆续发布4批“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其中许多作品为文旅微短剧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创作样本。

  “轻骑兵”跑出加速度

  微短剧与长视频相比,具有投资小、周期短、门槛低、上线快的优势。微短剧与文旅行业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可以拓展产业赛道、拓宽产业边界,进一步挖掘新质生产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微短剧是名副其实的“文旅轻骑兵”,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的推广效果,提升目的地的吸引力,满足观众需求。

  微短剧对于文旅行业的宣传推介效果立竿见影,尤其有利于季节性、周期性要求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如东北银装素裹的冰雪奇观、新疆的独库公路壮丽风光、杭州钱塘江壮观的潮涌等,如果能够提前布局,适时推出“带货”能力较强的微短剧与旅游目的地形成呼应,就能快速、有效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如微短剧《天下嵩山》牢牢抓住少林功夫这个顶级IP,以弘扬武术精神、守护公理正义为故事内核,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竖幅构图为审美参照,展现嵩山标志性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将故事融入场景,用功夫引爆话题,推动嵩山旅游发展。

  微短剧主要通过网络平台、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等载体传播,借助大数据算法实现精准投放、高效营销。对具有旅游意向但选择多样的用户来说,文旅微短剧既是说明书又是时间表和路线图。文旅微短剧对比较小众或新开发的旅游产品的推广效果更加显著。如《你的岛屿已抵达》取景于湖南常德,以慢节奏、田园风展现桃花源景区的美景;《等你三千年》取景于河北邯郸,通过古今爱情故事,体现“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

  《你的岛屿已抵达》剧照。

  双向赋能助力创新

  微短剧可以利用视听艺术的传播优势,用影像语言助力文化和旅游资源实现转化和创新。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旅游目的地需要好故事、名场面、打卡地和情感连接点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的好口碑和影响力。各大景区的实景演出、花车巡游、非遗体验和变装秀等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恰好能为游客提供具有沉浸感的旅游体验。微短剧中的神话传说、逸闻趣事等,让山水田园、琼楼玉宇有了历史回响和诗意提升;剧中角色之间情感沟通的场景,如雨中漫步、策马奔腾等,往往成为游客争相效仿的名场面;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的镜头,如日照金山和三潭印月等,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打卡地,鼓舞他们努力追寻诗与远方。微短剧《一梦枕星河》用温婉唯美的视听语言,展现街巷园林和高楼大厦,将苏扇、评弹等具有苏州特色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美景、美食、美物和美人吸引观众目光,敲击旅客心门,成为呈现苏州独特魅力的窗口。

  文旅行业同样可以赋能微短剧。不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城市面貌能呈现不同的影像格调,热情、华丽、质朴、神秘等种种气质都可以在特定场景的加持下,自然而然地融入作品,为微短剧带来美感和新鲜感。微短剧《又见鸾鸟起舞时》的创作灵感源于河南的老君山、鸡冠洞等景区,剧中宛若仙境的美景赋予作品既绮丽又神秘的氛围,令人心驰神往。微短剧《“洛”花如有意》串起龙门石窟、东周王城、二里头等历史遗迹,尽显“神都”河南洛阳的富丽繁华。

  让精品化成为创作潮流

  微短剧与旅游业有着天然契合点。微短剧能够提供解压、圆梦、愉悦、共情等体验,与旅游的主要诉求不谋而合。随着旅游免签“朋友圈”的扩大以及微短剧海外传播的持续发力,文旅微短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笔者认为,要从创作层面和管理层面持续推动文旅微短剧良性发展。

  视听工作者应进一步摸索微短剧创作规律,增强故事情节与旅游目的地的关联性和融入感。目前创作播出的微短剧中,有的项目急于上马,作品少有戏剧冲突和叙事逻辑,微短剧成了旅游广告。今后的文旅微短剧创作要注重剧本的原创性和艺术性,用故事关联景观,用剧情吸引消费,用人物实现情感共鸣,用文化赋能口碑传播。此外,要推动文旅微短剧的经典桥段、角色设置成功转化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新消费场景和网红打卡地;也要开发周边产品和线下消费体验,联动大屏、小屏和景区屏幕,深度挖掘微短剧的附加值。

  相关部门也要针对文旅微短剧的类型、风格、故事和价值引领等,做出政策引导和谋划布局,加大资金扶持和评奖力度,提供行业样板。目前一些制作机构对于文旅微短剧的行业标准、创作导向和拍摄手法还不甚明晰,有的沿用以往的创作模式生搬硬套,导致作品的推介效果不佳。因此,要针对竖屏和横屏文旅微短剧采取差异化创作策略,积极拓展旅游目的地的定制业务,让精品化、IP化成为文旅微短剧的创作潮流。也要加强文旅微短剧的海外传播,打造具有中华文化标识、展现中华文化自信的微短剧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旅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片来自网络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 浙江建德:“以花为媒” 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