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演艺之都汇集世界璀璨星光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演艺之都汇集世界璀璨星光

来源:北京日报2024-11-04 10:11

  记者 高倩

  演出看什么?在北京,答案永远不会让人失望。近期,大批国外艺术家几乎同时来访,众星云集的连台大戏覆盖戏剧、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不过来”的甜蜜苦恼还将“笼罩”在观众心头。而连通世界的北京舞台,如今已不只是一方演艺高地,伴着台上一次次拨弦、台下一阵阵喝彩,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正向着未来灿烂开启。

  法国柯林国家剧院话剧《海边》剧照。记者方非摄

  好戏扎堆

  国际名家大团纷纭而至

  舞台上,一束灯光投落,仿佛一片月色。德彪西《月光》开始流淌,罗伯托·波雷于深邃的静谧中起舞,肢体的极致线条描绘出音乐的轻盈曼妙,流露着人们藏在夜晚的内心真实的回响。11月2日和3日,北京艺术中心里,意大利编舞大师西蒙内·瓦拉斯特罗为这位享誉世界的芭蕾巨星量身定制的《月光》迎来世界首演。而包括《月光》在内,整场“十年的回忆”演出集结了十几段横跨古典与当代的芭蕾精粹,罗伯托·波雷领衔的12位国际顶尖舞者轮番亮相,携手捧出满台的星光璀璨。

  在近期的“演艺之都”,“十年的回忆”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名家大团纷纭而至的气象:2024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热演正酣,俄罗斯国家话剧院(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瓦索·阿巴希泽州立新剧院、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法国柯林国家剧院等戏剧“国家队”接连上场,他们在《海鸥》《司卡班的诡计》等经典中探索新知,也以《海边》等作品关怀当代观众之问。

  作为古典音乐的重要一极,暂别瓦莱里·捷杰耶夫亲率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后,北京再会时隔多年到访的维也纳爱乐乐团,风头正劲的指挥家安德里斯·尼尔森斯挥棒引领,连续两晚,纯正的“维也纳之声”令人折服赞叹。仅隔一天,与北京渊源极深的费城交响乐团时隔5年整团归来,在首席客座指挥马琳·艾尔索普的带领下,他们以深度融入中国元素的曲目续写绵延深厚的音乐友谊……

  接下来这一周,繁花似锦的盛景还将在北京舞台上延续,以强大表现力闻名的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将携《安娜·卡列尼娜》《俄罗斯的哈姆雷特》两部经典剧目再次抵京,接棒不久前的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起舞“俄式美学”,图冈·索契耶夫与慕尼黑爱乐乐团则将登台北京艺术中心,此后,提奥多·库伦齐斯与音乐永恒乐团、钢琴大师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指挥大师梵志登等国际“顶配”阵容还将陆续抵达。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王小京摄

  向新向远

  北京舞台展示中国形象

  “每次看完这么高水平的演出,都会无比清楚地意识到生活在北京的幸福感。”观众韩先生说。10月29日晚,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在经久不息的喝彩中落幕,离开剧场后,韩先生还没走出那首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生涯》的荡气回肠。不过,韩先生“自嘲”,回味的时间不会太久,他马上要在费城交响乐团的演出现场与一位专程从天津赶来的朋友相会。这一年,韩先生“想看、值得看”的演出多得数不过来,盯着开售信息准点抢票,已经成为了他渐渐习惯的日常。

  演艺市场的蓬勃活力同样感染着国外艺术家。“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在中国演出,我们总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还有很多小朋友被爸爸妈妈带进音乐厅,这是在其他地方不太常见的情况。”维也纳爱乐乐团主席、小提琴家丹尼尔·弗洛绍说,“大家对古典音乐的兴趣让我们很受触动,一座座大型剧院的接连建成也让我们非常赞叹。”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既以最前沿的站位不断刷新着外国艺术家对中国的了解,同时更在延续深耕已有的文化记忆。

  1973年,费城交响乐团跨越山海飞抵北京,成为首支破冰到访中国的美国交响乐团。51年过去,这次北京之行的阵容里,仍有两位当年访华乐手的身影。“半个世纪前,音乐的桥梁拉近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如今,这份友谊还在延续,并传递给了后来人。”费城交响乐团首席执行官马思艺说,“有时候,语言无法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情谊,但音乐可以。”带着从北京收获的掌声与感动,接下来,费城交响乐团的中国巡演继续扬帆。友谊使者的使命似乎已经融入了乐团的基因,在海口,他们将留下美国乐团首访海南的足迹。

  辐射世界

  以艺为桥推动国际交流

  “首都北京一向对外国艺术家有着特别的吸引力。”一位业内人士说,从去年年初开始,大批国际名家大团以北京为锚点重返中国,“他们看重在北京登台的特殊意义,也认可北京领先全国的观众培育和整体市场。”许多艺术家都对北京观众的热情与鉴赏能力印象深刻,比如,在今年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中国巡演里,唯有北京站的曲目是“独家定制”,捷杰耶夫选择了肖斯塔科维奇《第四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灰姑娘》等较少上演的作品,他相信北京观众能读懂他的心思:“这些曲目或许不那么家喻户晓,但都非常有趣,值得观众去进一步探究。”

  “演艺之都”的影响力,正在辐射并撬动世界演艺版图的布局。昨天,世界剧院联盟框架下的两大重要论坛——2024世界剧院北京论坛暨台湖舞美国际论坛闭幕,论坛期间,来自六大洲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权威代表齐聚北京,在10场论坛活动里共探青年艺术家培养、剧目创作中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教育与观众培养、剧院运营管理与发展前瞻等当下最受关注的热点议题。

  “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的挑战,国际合作、跨文化交流比以往更加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说。对于世界剧院联盟取得的成就,他给予高度评价,目前,总部设立在北京的世界剧院联盟已吸纳22个国家的34家艺术机构成为联盟会员,“这一次,全世界的优秀专业人才因世界剧院联盟而相聚,我们需要持续探讨文化艺术如何长远促进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一代人,也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