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码唐诗故事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即将开播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解码唐诗故事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即将开播

来源:央视一套2024-11-01 14:59

  唐诗,是儿时语文课本里的必背篇目,是闲谈间不经意地脱口而出,是编写进中华民族基因的文学代码,是人类文明宝藏里的一颗明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将于11月1日推出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主持人撒贝宁将携手专家学者,带领观众一同“穿越”,漫步大唐诗苑,透过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孟浩然、王昌龄、李白、王维、杜甫、岑参、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等诗坛巨匠的辉煌篇章和生命轨迹,静听那跨越千年的诗意回响。

  “穿越”探访唐诗“开山鼻祖”

  揭秘“初唐四杰”交往趣事

  大唐初期,“宫体诗”因繁复华丽、细腻缠绵的风格,占据着文坛的主流地位。而被誉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横空出世,带来了唐代诗坛的变革浪潮。他们坚信诗歌的灵魂不在于辞藻的堆砌,而在于心灵之声的自由流淌,必须融入生命的真挚体验与思想的深刻洞察。他们扛起诗歌革新的大旗,将个人的深情厚意、凌云之志融入字里行间,开辟了唐代诗歌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革新之路,荆棘遍布,“初唐四杰”如何以非凡之勇逆流而上,开辟诗歌新天地?在这场文学变革的洪流中,他们遭遇了哪些不为人知的艰难与阻碍?《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首期华章,由演员马天宇饰演王勃、叶祖新饰演杨炯、牛子藩饰演卢照邻、蒋毅饰演骆宾王,他们将以细腻入微的演技,生动再现“初唐四杰”的绝代风华,通过讲述王勃生命旅程中的三大转折点,引领观众深入探索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肩作战、共赴诗海的壮丽篇章。

  此行探寻,探访团也将带领观众踏入初唐长安。在评诗盛会上,与“宫体诗”的拥趸智斗文墨;在曲水宴集,与大唐学子同庆铨选之喜。探访团还将潜入“初唐四杰”的“朋友圈”,以对话为舟、探访为帆,悄然揭开探寻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间错综复杂又惺惺相惜的关系网,并将目光聚焦于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揭秘、还原其创作背后的风云变幻与情感波澜,让这段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再次焕发光彩。

  同时,创作出《滕王阁序》的千古才子王勃也将随探访团一同跨越千年的时空界限,亲临2024年的华夏大地。这场“双向穿越”之旅,宛如在大唐与当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时光桥梁,使得两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在“文心相通,古今共鸣”的奇妙磁场中紧密交融,共同谱写着中华文化千年传承的华彩之歌。

  电影级拍摄焕新彩

  专业级还原铸质感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将聚焦唐代“顶流诗人”,承袭前作“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AI赋能文旅体验”的核心理念,运用电影级的拍摄方式和剪辑技巧,让观众继续与节目一起“穿越”时空,亲耳聆听千年前的平仄韵律,共鸣大唐盛世的辉煌乐章。

  唐诗里描绘的大唐万千气象,从壮阔的沧海桑田至细腻的日常生活,皆以浪漫笔触勾勒出唐人生活之画卷。为精准复刻诗人昔日风华,节目升级了实景搭建的拍摄场景,更于录制之初广纳史料精华,依托考古发现与文物佐证,反复推敲剧本,力求贴近史实。节目还邀请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权威单位,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十余位卓越专家学者,在美术、历史、文化、礼仪、服化道等多重维度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处细节皆能溯源历史长河,有据可依,有典可稽,赋予节目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不凡的艺术魅力。

  去年,《宗师列传》系列第一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凭借创新的演绎方式、多元的文化解读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收获了广泛好评,为课本知识增加了活态“注解”,唤醒了植根于观众心中的文化记忆。今年,节目将通过延续并升级往季高品质制作,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构建起更为丰富的大唐诗歌文脉和精神谱系,为观众呈现一场视听与文化深思的盛宴。

  大唐是属于诗歌的时代,唐诗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诗歌史的璀璨瑰宝。

  11月1日20:00档,锁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让我们踏入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的诗意之旅,走进“初唐四杰”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生。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秦川牛“犇”跑出圈

  • 山东青岛:警用机器人亮相普法宣传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