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梨园戏不忘本,也不吃老本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梨园戏不忘本,也不吃老本

来源:人民日报2024-10-14 08:46

  作者:曾 龙

  我是梨园戏的一名导演,我的母亲曾静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我是在梨园戏里“泡”大的。

  很长一段时间,梨园戏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跟它认识,但不来电。2014年,大学毕业的第三年,我去法国旅行,正好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到欧洲巡演。在法国巴黎的一家剧场,开场前,看着黑压压、静悄悄的台下,我们心里直打鼓:“怎么这么安静,是不是没有观众啊?”

  就在这样的鸦雀无声中,《董生与李氏》演完了全剧。等演员们出来谢幕,全场顷刻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返场后,掌声又起,再返场!当全场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我终于看清楚了,台下竟然整齐坐着几百名法国小学生。

  我跑到观众席,意外发现时任法国驻华参赞正坐在入场口。原来,他迟到了,又怕影响观众,就搬了把椅子坐在门旁,一边听戏,一边连连鼓掌。那一刻,我心头一热。我问自己,这么好的梨园戏就在我身边,我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做决定是一瞬间的事。我跟经纪人说:“我不做影视剧演员了,我要回家,去做梨园戏。”

  2014年,我从北京回到泉州,再次“泡”进梨园戏的世界。

  2018年7月,我们带着小梨园戏流派传统剧目《吕蒙正·过桥入窑》走进上海第三届“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这个主办方挑选的地点,我们一到就爱上了。新天地,有着百年历史的艺术街区,经过改造后焕发新生,彰显出新旧碰撞的独特魅力。这不也正是我们对梨园戏的期待吗?

  在3天的演出里,我们换了3种演法。第一场是原汁原味的传统版;第二场演员不带妆表演,观众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打断,演员会对观众解释,表演再继续;第三场,我们撤掉所有座位,将戏的内容与表演现场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阶梯等元素相结合,乐队停在门口,演员走戏,观众就跟着演员一起走。

  梨园戏火了。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传统戏院勾栏的大门敞开,门外是人山人海的步行街,门内是800多年的梨园戏。互动的观众、排起的小长龙,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中山路、西街、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梨园戏的舞台中心。演到哪里,梨园戏都能收获一批戏迷。

  沉浸式演出之外,我们还尝试了与综艺、流行音乐的跨界。2019年,我成立了一支唱队,唱队成员有梨园戏传承人和泉州本土流行音乐制作人。琵琶、洞箫与吉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带着唱队,我们来到泉州著名景点清源山老君岩。在现场,唱队成员有的身着梨园行头,有的日常着装;有传统乐器,也有西洋乐器;有梨园唱腔,还有流行音乐……随着演出的推进,观众越聚越多,不少观众还不自觉跟着戏中情节哼唱起来,沉醉其中。

  “梨园戏变得不一样了!”“传统戏还可以这样时尚。”……新鲜的表演形式让观众忍不住感叹。演出尾声,我们以闽南语歌曲结束,还引发了全场大合唱。

  同样的沉浸式演出,还被运用在《陈三五娘》这出戏中。《大闷》是其中最经典的一折。这场旦角独角戏典雅优美,包含了梨园戏独有的十八步科母及音乐,对演员的功夫很是挑剔。

  为了让《大闷》不“闷”,我们做了两个版本的创新。第一个版本,引入平行时空的概念。以《大闷》为代表,我们通过一折折经典的折子戏,概括整个故事情节。在折子戏中间,通过肢体表演,以默剧的形式,穿插演绎梨园戏年轻传承人的生活点滴、台前幕后的故事。在一个舞台上,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大闷》的表演,还可以看到《陈三五娘》中每一个折子戏的经典片段,同时又有传承人故事的展示。一个画面中,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故事在发展。第二个版本,舞台上,演员与人工智能角色并立,同时表演。最终谁会消失?又是谁留下?我们希望把思考留给观众。演出结束后,我看到社交平台上20多篇“小作文”,都在激烈地讨论戏曲表演能否被人工智能取代。我们期待的效果达到了。

  一台梨园戏,唱了800多年。其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不忘本,也不吃老本。

  在《陈三五娘》中,我们所有创新,都是基于对古本的高度还原。《大闷》中的独角戏在舞台上完整呈现,没有做任何删减。而每一次的创新,每一个现代元素的加入,都是对原有故事情感的延续。返本开新,返本是前提,对传统的尊重,是我们每一次创新遵循的原则。

  由于这些创新与坚守,近年来,梨园戏的观众面也在不断拓宽。每周末的泉州,我们的传统戏如期而至。我们惊讶地发现,看传统戏的观众越来越年轻,创新形式的表演也吸引了很多梨园戏的老戏迷。

  戏曲的发展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大家抱团一起往前冲。不久前,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落幕,16个剧种汇聚一堂,轮番上演、精彩纷呈。鼓声一起,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便是一出精彩绝伦的文化大戏!

  (记者王崟欣采访整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伏季休渔结束 渔船避风暂缓出海

  • 绿意奔涌大运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