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扎根乡村教育,他们比春风更美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扎根乡村教育,他们比春风更美

来源:文汇报2024-09-06 10:28

  ■记者 王彦

  对谈尾声,一名女生“抢”到了话筒,不作提问,只是表白,致敬乡村教师,致谢一部好剧让大家看到了家乡的春光美景与乡村教育故事。女孩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2024级博士新生,从家乡贵州铜仁走到全国重点大学,她说成长路上有太多值得感恩的乡村教师,就像剧中那一笔笔令人感同身受的细节。

  《春风化雨》剧照

  时值第4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乡村教育话题剧《春风化雨》正在东方卫视等平台播出。该剧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福得文化等联合出品,是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项目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创作者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时代背景,讲述一群甘于朴素无闻的乡村教师用爱与心血浇灌一代代学子,帮他们追逐人生梦想的故事。

  昨天下午,《春风化雨》主创走进华东师大校园,谈论乡村教育的温度、理想与现实,对话师生、尤其是台下数百名师范新生。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感慨,教育,是伟大又谦卑的事业。千万教师如同一个国家的地平线,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更在广袤大地上星星点灯、灌溉无数梦想,如电视剧中所表现的,“他们是这世界上比春风更美的人”。

  被他人照亮过的灵魂,也想用微光感召更多人

  导演王骏晔,编剧饶俊,主演佟丽娅、张峻宁、康爱石——一众主创的年龄从50后到接近90后,家乡也遍布天南海北,但大家聚到一起的理由高度一致:被他人照亮过的灵魂,也想用微光感召更多人。

  饶俊说得动情:“我之所以跟你们遇见,是有位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差不多20年前,生于贵州农村的饶俊正上初三,是跟着奶奶长大的“留守儿童”。按当地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参加完会考,他就该怀揣初中毕业证外出打工了。少年饶俊也被“读书无用论”扰乱过心思,直到某天晚自习,班主任在谈话时递来5块钱,鼓励他坚持读书。彼时的5块钱对贵州乡村的孩子,意味着一周5天上学、每天都有新鲜的菜能吃。于是,少年选择继续求学,上高中、考大学、成为职业编剧。“我一直很想为我的老师做点什么。”饶俊说,后来在他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一位老师为他提灯引路,“报师恩,就是我的创作初心。”

  编剧的人生经历被写进了剧中。故事里,安颜一毕业就投身乡村教育事业,面对陌生的乡村环境和迥异的教学理念,她有过困惑、不解、无助,但随着与学生的相处以及家访中对乡村深入的了解,她真正认识到乡村教育的意义,将之奉为一生的事业。

  谈及安颜,佟丽娅不吝以最高级的修辞赞美新角色,“她是我饰演过的最美好的人物”。安颜——出自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字,寄托了人物的理想。自小在教师家庭长大,她把这次出演称为“圆梦”。剧中教师与学生的相处点滴,常常唤起记忆中似曾相识的场景。学生时代,她和几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结伴,翻越几座山头,从伊宁到乌鲁木齐上学。有时就住老师家,会带上土特产比如一麻袋馕和老师分享,老师也做些荤菜给孩子们吃,甚至捐款相助。所以《春风化雨》里“酸菜换肉”的一幕,总会击中她内心共情、柔软的地方。

  佟丽娅觉得,安颜身上凝结了许多乡村教师坚定、善良、前赴后继的精神,“他们就像一道微光,绵绵之力照亮了许多人”。

  在时代变迁与山乡巨变中,读懂乡村教育的本质

  固然每个人成长路上都有老师的身影闪耀,但从剧本创作到正式开机,主创们还是选择深入乡村、扎根人民,再一次、更深入地走进真实的乡村教师群体。

  饶俊先后在贵州多所乡村学校进行田野调查并挂职调研,30余次家访,获取大量真实案例。王骏晔与佟丽娅、张峻宁等也深入贵州山区,与当地中小学的师生进行交流,体验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当他们每个人隔着成长的记忆重新走进乡村、走近乡村教师,第一手的感知悄然补充、修正着过往认知。

  《春风化雨》的故事从2012年切入,一边推进至2023年,一边闪回2002年,双线叙事,将两代学生的选择与命运相互映照。拍摄回忆的部分时,剧组发现,即便在他们取景的贵州乡村,“泥泞的山路也很不好找了”。佟丽娅感慨:“今天再看乡村的学校,软硬件都有了很大提高。”得益于乡村振兴,学生们上学的路程缩短了,吃饭住宿的环境也好了很多,更不消说窗明几净的课堂和教学条件。最让佟丽娅触动的是今天乡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我们到过一家,可能房间简陋,只是简单的水泥墙,但一整面的奖状就是家中最好的装饰品,我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

  对于这点,张峻宁感触颇深。剧中,他饰演的卢广斌经历了内心的巨大转轨,角色从乡村走进城市,又在机缘推动下重回乡村,出任驻村书记。演员说,戏里戏外,驻村书记的日常都让一个“观察者”为之震撼。戏外,张峻宁跟着驻村书记挨家挨户地走访,“事无巨细,起早贪黑,经常饭碗一放,就又出门了”,第一次切实地了解到易地扶贫搬迁下的山乡变化。戏里,卢广斌因忍受不了夫妻异地导致婚姻破裂,直到他重返乡村,在驻村书记的日复一日中再度审视他生长的土地,人物命运、学校命运、时代命运交织到一起,感召着他心头的使命。

  在时代变迁与山乡巨变中,读懂乡村教育的本质,或许正是《春风化雨》创作的深层次课题。在华东师大教授毛尖看来,剧本跳开了苦难叙事,以温暖治愈风刷新了乡村的视觉感受,还动态展现了乡村振兴进程中基层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但同时,剧本也直面乡村教育的痛点和难点。比如通过安颜在两所学校的任职经历,带出老一辈乡村教师的教育精神、新一代教师的选择与彷徨、几届农村学生的困境,融入对教育公平、留守儿童、原生家庭、乡村伦理等社会议题以及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心理教育等话题的思考。

  作家周轶君坦言,这或许正是剧组了不起之处:“让观众看到了一群非常需要被看见的人。”他们肩负的,不仅仅是走进中西部地区,用青春点亮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更是在时代进程中以久久之功传承教育家精神。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天里的“三省赶一集”

  • 河北唐山港:科技赋能智慧港口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