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踏伞行》巡演:​莆仙戏老树发新芽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踏伞行》巡演:​莆仙戏老树发新芽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9-03 10:16

  记者 李佳霖

  8月19日、20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莆仙戏《踏伞行》巡演活动在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收官。此次巡演自8月1日至20日,跨福建、广东、江苏、江西四省,先后走进福建安溪影剧院、广东深圳凤凰剧场、江苏泰州梅兰芳大剧院、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演出,共计演出8场,并在安溪站、泰州站各同步直播1场,受到广泛好评。

  夜晚,华灯初上,在抚州汤显祖大剧院,不少观众很早就来到现场,或翻阅剧目介绍了解其中内涵,或与一道来的朋友交流着对演出的期待。在一阵典雅的锣鼓声中,一对青年男女极为戏剧性的一段爱情故事正在上演:刑部主事之子陈时中和将门小姐王慧兰已定亲,但未谋面。突逢战乱,两家各自逃难。逢乱兵冲杀,二人巧遇于风雨途中,同伞前行。后寻宿于客栈,王慧兰知晓陈时中真实身份后,一试未婚夫婿心性,因陈时中谎称自己未曾联姻并向自己求亲而难以释怀。在渔船上,陈时中向王慧兰认错,主动退亲,再次向她求婚。王慧兰百感交集,纠结不已。雨又来了,两人同伞同舟,继续前行。

  莆仙戏《踏伞行》是由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创作演出的莆仙戏新编古装剧,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荣誉奖等。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吴清华介绍,在剧目创作初期,按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要求,主创人员开展了扎实的采风活动,汲取创作的养分。具体到创作上,编剧周长赋想从古代故事中找到一个可以与现代人情感相通、思想共鸣的母题,同时希望通过这部戏能把莆仙戏艺术的精华呈现出来。在翻阅了众多莆仙戏留存的古老剧目后,周长赋最后选取传统莆仙戏剧本《双珠记·逃难遇亲》作为创作源泉,借鉴折子戏表演片段,提炼出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表达,并注入对现代生活的体验和思考。正是由于对古老艺术的现代表达,提升了观众在现代审美下的接受度,使得观众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是我第一次看莆仙戏,看完之后被深深地打动了。全场跟着演员的情绪、心思在思考,会代入自己,比如剧中王慧兰问陈时中是否定亲的那个‘送命题’,也不禁让我扪心自问,究竟如何作答才是正确的呢?氛围真的很好,感染力很强。”来自江苏的王先生表示。

《踏伞行》巡演:​莆仙戏老树发新芽

  《踏伞行》剧照 莆仙戏剧院供图

  该剧能有如此好的反响,离不开导演徐春兰及其团队对《踏伞行》的二度创作。在舞台呈现中,莆仙戏传统科介特色以及以曲牌体和傀儡介为基础的艺术本体,在全剧4场戏中得到气韵贯通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又以现代表达的理念,对舞台的单调、空间的呆板、表演的内敛、节奏的拖沓等方面进行大胆改良。比如,在舞台上设置了可以移动的古典楼台,以“台中台”的形式,为舞台留出了足以容纳主要人物表演的空间,由此承载莆仙戏艺术特点的细腻表达。此外,该剧的两位副导演祁玉卿和王少媛分别是莆仙戏生行与旦行表演艺术的传承人。执导过程中,把传统戏里刻画人物的细腻、精湛、雅致的表演特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演员。“原来莆仙戏这么好看!”看完演出后,很多观众发出如此感慨:“舞台很质朴、典雅,让人沉浸其中,其中下雨的场景两个人撑着伞同行的画面太唯美了,真是精品。”刘先生携全家人来观看演出后说。

  “莆仙戏是莆田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当地人民的乡韵乡愁。《踏伞行》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硕果,是戏曲守正创新的典范。”吴清华说,《踏伞行》作为莆仙戏的现代作品,通过传播交流,既让观众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莆仙戏,又促进了莆仙戏老树发新芽,扩大了其受众面,为历史悠久与积淀丰厚的古老剧种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探索。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安徽香涧至鹭岛50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淮河大跨越

  • 宁夏贺兰山东麓 “红酒+”激发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由衢州市开化县的钱江源园区与丽水市的百山祖园区组成,总面积约747平方公里。
2025-06-11 09:23
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9日对第一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2025-06-10 10:04
6月8日,国产人形机器人携手机器狗攀上湖北燕矶长江大桥,挑战在全球最长猫道上行走。
2025-06-10 10:03
夏日,生机勃勃,在北京市温榆河公园“生态心”区域,这里没有人工干预和打理,一切都在“野蛮”生长。
2025-06-10 10:02
日前,位于重庆巫山的五里坡管理中心在科研监测中发现了2个新属共8个新物种,这是继2022年发现4个新物种后该中心在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发现新物种。
2025-06-10 09:59
这所理工基础雄厚的高校,以低调务实之风,书写了“科学人文总相宜”的杏坛佳话。
2025-06-10 09:58
决定智力水平高低的因素非常多,脑容量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这种关联并不是必然的。
2025-06-09 10:43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P波段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所有测试完成验收。P波段大功率速调管是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加速器的核心器件。
2025-06-09 10:34
此时正值我国主汛期,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交汇,形成锋面雨带,江南地区更因副热带高压北抬进入梅雨季,长江中下游至华南地区常出现持续性阴雨或雷阵雨天气。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变化还会影响其他天气系统的活动,如热带气旋(台风)的生成和走向,进而影响降水分布。
2025-06-09 10:24
“海”一般与陆地相连,面积往往在百万平方公里量级以下;“海”与“洋”都有“大片水域”的意思,但“洋”的面积更大,其中心部位到陆地距离更远。了解海与洋的演化历史后,我们就更能理解海洋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2025-06-09 10: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