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黄河岸边唱起“幸福歌谣”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黄河岸边唱起“幸福歌谣”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9-03 10:15

  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 孙丛丛

  “黄河岸边就是我的家,你是我的心头牵挂;为了你什么都可以撇下,幸福日子一定开花。”从二重唱到合唱,再到观众大声跟唱,一曲《黄河岸边就是我的家》把台上台下凝成一片歌的海洋。这是近日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时的精彩一幕。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是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由济南市歌舞剧院创演、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合作推出。作为一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原创作品,如何以音乐剧的形式反映时代巨变,拓展现实题材创作思路与手法,成为许多观众的观演新期待。

  大幕拉开,该剧就为观众呈现了黄河滩区民众新的生活场景——幸福河社区新楼群拔地而起,村口小广场上,女人们跳着欢乐的“过节舞”迎接中秋节。“人都进城打工了,家里没有男人,过的啥节?”人群中的一句话,让欢快的音乐戛然而止。与此同时,分散在城市角落里打工的男人们唱出“霓虹闪烁明明晃晃,可再美也不是我家乡”的“打工心语”,折射了他们奋斗的艰辛。通过不同场景的对比,故事切入新时代乡村建设的观察与叙事之中,激发起观众观演的浓厚兴趣。

  “‘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黄河滩区居民艰苦生活的写照,如今,这里脱贫之后的人们生存现状如何?人与环境、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呈现出哪些新变化?为更好地呈现黄河滩区新乡土环境中的新现象、新问题,主创团队在策划之初就确定以音乐剧的戏剧节奏讲述时代故事,摒弃宏大叙事,回归生活本质,从一个小社区、一群小人物身上反映社会大发展。”济南市歌舞剧院院长、该剧导演李大海告诉记者。

  “写作前期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如何对生活故事加以提炼。”该剧编剧、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高志娟表示,为实现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她在剧目创作期间到济南市章丘区幸福河社区等多个迁建社区采风,并到山东省内其他沿黄城市实地调研。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黄河岸边唱起“幸福歌谣”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剧照 济南市歌舞剧院供图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最终提炼出以李丹丹为代表的黄河人自信自强、提升乡村新面貌这条主线。剧中,作为幸福河社区管区书记,李丹丹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却阴差阳错引来了自己的前男友、海归画家刘大河,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纠葛,也带来对人物关系、生活环境的新认识与新发现。“社会变革会有阵痛,但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传递老百姓内心的喜悦之情是这部戏的总基调。”李大海说,该剧在整体风格上定义为轻喜剧,以幽默诙谐的外在特征呈现全剧的庄重内核,并塑造了酸会计、墨镜男等多个喜剧人物,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也引领观众在审美愉悦中进行思考。

  “剧中描述的墙体彩绘、乡村旅游、直播带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酸会计一角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个‘显眼包’,许多做法不合时宜,但正是这种反差感制造了很多笑料,也刻画出了时代变迁中人物的典型性。”“00后”观众李芳菲说。

  作为音乐剧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音乐在该剧中营造了充沛的感情和独特的意境。剧情在宣叙调、咏叹调和台词对白之间自然切换,通过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层层推进。比如,为表现李丹丹、刘大河情感的起落终至再续前缘,剧中通过“遇见”“那一天”“星星”等多个独立又不乏内在关联的曲目塑造准确的音乐形象,亦为充满波折的现实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我们还把电声乐团搬上舞台,全剧20多首歌曲全部由济南市歌舞剧院的电声乐团现场伴奏、角色演员倾情演唱,这也是剧目贴近时代审美的一次创新尝试。”李大海表示。

  近年来,济南市歌舞剧院坚持从火热生活中提炼素材,努力探索现实题材创作新路径,已相继创排《不一样的焰火》《敬礼》等音乐剧新作。“现实题材创作,要以艺术的眼光发掘生活的温度,同时只要摸准创作窍门和市场需求,就一定能够实现从好素材到好作品的跨越。”李大海说。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回放:“巳巳如意中国年”短视频征集活动分享交流会

  • 多彩开学第一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需要艺术和技术的高度合一。而《哪吒2》在本土先进动漫制作技术的托举之下,实现了这种合一。它的成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电影科技硬实力的并肩胜出和双重出圈,昭示着文化与科技碰撞产生的巨大张力。
2025-02-17 10:12
科普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除涉密项目外,应当结合任务需求,合理设置科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2025-02-17 10:11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14 10:11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敲除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2025-02-14 10:04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