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寻根溯源,让文明奔涌不息——评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寻根溯源,让文明奔涌不息——评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

来源:文汇报2024-08-22 10:36

  娄玮

  江河东流去,诗画入梦来。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收官,以丰富的电视节目表达方式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山图》《杜甫诗意图》《钱塘观潮图》等画作“活起来”,得到专家学者和观众网友的颇多赞誉,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当代文化树立起文艺创作的标杆。

  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故宫博物院深入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总台及其他文化机构倾力协作,打造《诗画中国》等文化节目,通过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将物质文化遗存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全力推进“活力故宫”建设,努力架起文化遗产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2022年,第一季《诗画中国》开先河、辟新径,以诗画合璧的全新样态和独特视角,为60余幅古代名画、70余首诗文予以歌曲、舞蹈、音乐、戏曲、木偶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意展演,尽显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更是用独属于中华美学的诗情画意打动世界,获得第60届“亚广联”电视类娱乐节目奖,成就了一个现象级原创文化IP。

  序章开启,当如何续写,又如何超越?

  探源:从诗画看江河,从江河看文明

  新一季的节目创作把准了一个关键词——“探源”。在求解“文明从何而来,文化何以形成”的问题中,展开新的恢弘画卷。

  历数中外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离不开大江大河的孕育与滋养;回溯中国传统诗画的题材与内容,江河又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对象和意象。对自然的敬畏、对家国的感怀、对生命的追问、对美好的感知等等都浓缩于这不舍昼夜、奔涌向前的江河之上。

  《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以祖国的江河文脉为线索,以诗画为载体,从大家诗画中撷取地理人文线索,延续诗画融合的艺术表达和多元呈现的艺术手段,从诗画看江河,从江河看文明,探寻中华文明奔流不息的源泉和脉络,展开了一部中华文明的重要图像志。

  如果说第一季节目是一场“City walk”式文化漫游,珍宝集萃、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那么本季节目更像是一次深度体验游,震撼依旧但更具历史纵深感,令人回味悠远。

  首期节目以长江为开篇,便是这场文明探源旅程的重要一站。

  “万里长江万首诗”,跟随朗诵艺术家陈铎铿锵有力的浑厚声线,观众们以画中行者的视角,徜徉于明代画家吴伟的近十米长卷《长江万里图》卷中;舞蹈演员们以江为幕、踏水而来,呈现出一幅壮阔浩渺的长江音舞诗画秀。歌手许嵩以歌入画,为《早发白帝城》原诗谱曲,于《蜀川图》卷绘就的巴山蜀水间,唱出北宋画家李公麟寄情山水的旷达,体会诗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然。出生于湖北的演员曾黎“化身”一位明代仕女,以戏腔带观众“进入”《江汉揽胜图》,还原昔日武汉三镇的繁荣胜景。演员张桐一人分饰李白、苏轼、沈周三角,唐代、北宋的诗文大家与明代的丹青妙手跨时空同台,深度呈现《庐山高图》轴创作背后高山仰止的文心与艺心。

  用诗画丈量山海纵横,这一季节目通过深入挖掘大江大河的文化内涵,生动讲述生于江河间、流传千百年的传奇故事,揭示出中华传统文化中风物与人文、笔墨与丹青、诗情与画意交相辉映的鲜明特征。在追寻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同时,让博物馆里的书画藏品、古籍里的经典诗词“活”起来,让文明之源流淌进现实生活,成功打通了现代观众与传统文化的对话通道,让传统文化可感可知、可亲可近。

  开新: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江河以善利万物、润泽天下成就万古奔流;经典的魅力也在于超越时间,让一代又一代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属于每个时代新的经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绝不仅仅是向传统文化致敬,更意在从传统文化宝库中获取灵感、汲取养分,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创造出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新时代文艺精品,擘画新时代精神图谱。

  节目打破原有的观演模式,创新设置的“诗画手工班”环节令人眼前一亮。在开卷、品卷之后,邀请当代艺术家、美术爱好者、非遗传承人、高校学生、小朋友等等,接过先贤手中的“诗笔”与“画笔”,以现代人的视角进行“伴随式二次创作”,用浮雕、版画、3D打印等创意表达赋予经典以“时代品格”与“时代温度”。

  第二期节目开启黄河的探源之旅,演员濮存昕化身明代画家陈洪绶,以《黄流巨津图》的创作者视角“入画”,在“活起来”的古画中演绎黄河波澜壮阔的磅礴之势与艄公搏浪而行的不屈精神。更多江河实景的加入,也为热气腾腾的中国文旅再“上分”。在《黄山吟》《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等节目中,黄河及其流域的山川、峡谷、高原、清泉等美景被一一展现,尽显万里黄河的恢弘气势与中华文化独特的审美风范,每一个作品既是风景画,更是宣传片,引发各地网友们纷纷“种草”,把其中不少地方纳入自己的旅行清单。“中国之诗画”与“诗画之中国”相映生辉,再次彰显文旅融合的重要成果。

  江河如带萦九州。与江河对望,亦是与历史相遇、与文明对话。《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饱含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秉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自信,扬帆起航、驭风而行,开辟出当代人品味传统、体悟经典、传承文明的崭新航道。作为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推广者,我们乐见这样的节目不断涌现并日益深入人心。同时更坚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在创作者的精心打磨下,新一季节目必将更上一层楼,为新时代探索中华文化新辉煌注入澎湃活力。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