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外名家齐聚 共享音乐之美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中外名家齐聚 共享音乐之美

来源:天津日报2024-08-20 10:22

  记者 万红

  造型新颖现代的天津茱莉亚学院音乐厅里,随着“新锐艺术家庆典”乐曲响起,为期半个多月的2024天津茱莉亚钢琴艺术节(以下简称钢琴节)落下帷幕。座无虚席的音乐厅中,一首首乐曲奏响,一阵阵掌声响起,来自世界多地的艺术家、学员共同聆听由10位年轻钢琴家带来的一场多元音乐会,见证着这一年度音乐盛宴的精彩与创新。

  国际大师授课 职业乐团助力

  在钢琴节上,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波兰、土耳其、日本和韩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位学员以及12位教学艺术家、115位观摩学员齐聚天津茱莉亚学院,进行了近400小时的一对一课程、12堂公开大师课、2场讲座,以及2场表演艺术家独奏音乐会、11场新锐艺术家音乐会、3场协奏曲音乐会和1场户外音乐会,在收获专业成长的同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和天津市民分享了他们的音乐。

  值得一提的是,在参与本届钢琴节的80名学员中,有30%去年就参加了首届钢琴节。谈及原因,天津茱莉亚钢琴艺术节联合艺术总监王笑寒表示:“我们邀请了世界一流的教师团队,还特别设置了协奏曲排练和音乐会,为学员们带来了非常专业的综合体验,让他们真正收获了‘干货’。”

  不仅有大师指导,本届钢琴节还迎来了职业乐团和指挥为学员“搭台”,提供“协奏曲演奏机会”。“今年的钢琴节我们在协奏曲排练和演出中投入了更多精力。”天津茱莉亚钢琴艺术节高级行政总监罗伯特·罗斯说,“比如,我们在青年艺术家组别设置了协奏曲比赛,在青少年学员组别则设置了协奏曲排练,希望能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去表达自己的音乐理解、磨炼演奏技艺。”

  15岁的青少年学员艾卡·艾金·奥兹德米尔来自土耳其。“这是我第一次与乐团合作协奏曲,要开始学习怎样去聆听、怎样与指挥和整个乐团合作。对我来说这非常有趣,也很有挑战,更受益良多。”

  来自美国的青少年学员杨圣曦今年12岁,是纽约茱莉亚学院的一名预科学生。“每个音乐节都有其独特的氛围与特点。在这里,我能与世界著名的教授、演奏家近距离交流和学习,也遇到了不同的伙伴,再一次尝试了与乐团合作,这对我或是任何一个钢琴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杨圣曦说。

  向观众打开音乐大门

  本届钢琴节不仅名家齐聚,为学员们提供了诸多专业指导与演出机会,更向观众打开了大门。在观摩学员中,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钢琴学生,也有希望拓展教学思路的音乐教师。钢琴节期间的音乐会,绝大多数向公众开放售票或免费预约,其中1场户外音乐会更是吸引了上千人前来观看。

  “我们举全校之力办好钢琴节。”天津茱莉亚学院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何为告诉记者,“今年夏季,学院教师、学生、乐团,还有行政团队都投入到了钢琴节的工作中,共有超过150人的团队为80名学员提供全面支持。”此外,学院还为钢琴节提供了70架施坦威钢琴和5位优秀的调律师、8个教学工作室、40间琴房以及音乐厅、演奏厅和排练厅。

  随着本届钢琴节落幕,天津茱莉亚学院的教师们对下届钢琴节就已经有了不少设想与探讨。王笑寒透露:“明年我们考虑邀请参加过首届钢琴节的部分大师再次‘返场’;也在考虑邀请一些近年在国际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新锐钢琴家,与年轻学员直接对话,分享他们的舞台经验;还希望到时能组建一支更加国际化的节日乐团,带来更好的合作体验。”

  “钢琴节是天津茱莉亚‘夏日之声’音乐季的高光时刻。我们希望通过钢琴节的举办,一方面彰显学院的艺术高度、教学高度,另一方面也实现我们的社会责任,让钢琴节成为市民可以共享的‘城市的节日’,共同感受音乐给这座城市注入的快乐与活力。”何为说。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举办春季招聘会

  • 浙江宁波志愿服务进乡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甲烷(CH4)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释放的主要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剧烈且排放点分散。
2025-03-04 09:09
3月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2025-03-04 03:20
科普是国家创新的“基石”,是强国建设的“底色”。2024年,我国科普事业迈进了一大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为科普工作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2025-03-04 05:35
记者3日从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上获悉,我国在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超520万人,科技志愿队伍超11万个,年均开展活动30余万场,彰显出科技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蓬勃活力。
2025-03-04 03:20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2025-03-03 09:02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2025-03-03 08:59
想要真正让AI给网络内容生态带来积极影响,互联网平台、政府机构、媒体、公众必须加强协同,构建“法律—技术—伦理—行业”的四维治理框架。
2025-03-03 08:58
专家表示,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2025-03-03 08:57
雷圣宾介绍,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自旋电子器件、量子计算、光学器件、材料科学等领域实现超越传统碳材料的独特功能。
2025-03-03 08:52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途上,需要汇聚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研究注入更加丰沛的“源头活水”。
2025-03-03 08:51
27日,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高校科学家合作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号”着陆区,其地下10—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
2025-02-28 09:51
2月27日15时08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025-02-28 09:50
北京大学常林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可将芯片上的时间调控速度提升100倍。
2025-02-28 09:47
在宇宙中,有一类神秘天体——流浪行星
2025-02-28 09:46
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2025-02-28 09:44
国际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近日宣布,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以远超原纪录的性能,登顶TPC—C基准测试排行榜,以每分钟20.55亿笔交易和单位成本0.8元人民币的成绩,刷新该榜单性能和性价比两项世界纪录。
2025-02-27 09:15
当物质处于地球上最低温度、最高压力等极端条件下,可能出现怎样的“超能力”?物态调控是物理学研究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对于物理世界极限的探寻从未停止。
2025-02-27 09:37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2-27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