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博物馆热”带动暑期文旅融合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博物馆热”带动暑期文旅融合

来源:北京日报2024-08-02 07:59

  记者 李如意

  知来处,明去处。博物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件件文物将抽象模糊的历史变得具体生动……今年暑期,持续高涨的“文博热”成为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京津冀多家博物馆推出特色展览、特色活动,吸引公众“打卡”,亲子游、研学游进一步带动了京津冀地区的“博物馆热”。观众在避暑纳凉的同时,还能在“行走的课堂”中享受一场知识盛宴。

  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游客在体验恐龙化石拼图。记者 李如意摄

  到博物馆感受长城历史文化

  今年是“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首都博物馆《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开展以来,展览热度不减,观众纷纷到此追忆自己与长城的故事,抒发爱国情怀。

  京津冀长城资源丰富,保定的乌龙沟长城、紫荆关长城、倒马关长城在当年构筑起北京防御的南部屏障。暑期,保定市博物馆的《太行龙脊——保定长城历史文化展》也在火热展出。

  保定长城纵横250余公里,如苍龙盘亘于太行山脊。它缘山而建,就地取材,因势起伏,连缀一体。保定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展览充分吸纳了近年来保定中山长城、燕南长城、明长城防御体系、长城资源调查等最新研究成果,对保定境内长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集中展示,共展出文物182件(套)、历史图片60余张,推出10余个艺术品创作、场景复原、多媒体视频、沉浸式体验等项目,从历史长城、英雄长城和人文长城等三个方面,全面展示保定长城的壮美景色和文化内涵。

  展厅内一幅“八路军收复长城要隘紫荆关”的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背后代表了在保定的长城上发生的一系列红色故事。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保定阜平创建。根据地军民凭借长城及天险,进可攻、退可守,在长城沿线筑起了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

  近年来,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保定激活长城沿线各类资源要素,开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古老的长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到中国古动物馆置身“恐龙世界”

  “看,这就是董氏中华猛龙标本。”“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为什么灭绝了呢?”

  7月底,来自北京的六年级学生王文雅跟随讲解员,到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研学,“在这里我们和各种古生物化石近距离接触,学到了很多知识,化石修复活动也很有趣。”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是亚洲规模最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今年暑假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该馆迎来了参观高峰,来自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的学生和家长到保定开启研学之旅。

  走进馆内,犹如进入时光隧道,通向了亿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在“恐龙帝国”展区,工作人员运用化石骨架模型复原出“恐龙军团”。一群翼龙化石模型悬挂在空中“俯视”地面,体长超过35米的中加马门溪龙站立在展厅中心“傲视群雄”,还有中华猛龙、许氏禄丰龙等,参观者身临其境,顿感个体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该馆还推出了以恐龙化石为蓝本的特色拼图,小观众可以动手操作,拼接恐龙化石模型。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副馆长赵祺介绍,除常规展外,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还推出了“寻龙在野—中国恐龙百年科考展”特展,将野外场景搬进展厅,同时运用当代装置艺术、MR混合现实技术,通过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科技、虚拟与现实的碰撞结合,为游客奉上一场沉浸式恐龙科普盛宴。

  到天津美术馆体验“雪域清凉”

  2024年是布达拉宫申遗成功30周年。7月20日,天津美术馆推出了“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特展,为炎炎夏日注入一抹雪域清凉。

  该展览全面展示了布达拉宫建筑、唐卡、造像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我国在布达拉宫的修缮保护工作中持续做出的积极探索,分为“千年巍峨”“万象其中”“天路神工”三个部分,展出87套共149件精美文物。第一部分“千年巍峨”,展示了布达拉宫千年营建史和建筑特色;第二部分“万象其中”,展示了布达拉宫代表性的唐卡、造像等艺术文物和生活用具,这个部分也是文物最集中、最精美的部分;第三部分“天路神工”,展示了布达拉宫两期维修等遗产保护内容。

  配合展览,天津美术馆还推出“雪域奇珍”系列体验活动,介绍非遗酥油花、八吉祥纹样、油画雪山、藏戏面具等相关知识和绘制、制作技巧,让观众深切体验“雪域奇珍”的魅力。同时,50名志愿者组成“雪域使者”讲解团,提供志愿讲解服务。记者了解到,为应对“博物馆热”、满足观众晚间参观需求,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发布延时闭馆公告,自7月12日至8月31日,每周五、周六由16:30闭馆延至18:30闭馆。更多观众可走进文博场馆体验“博物馆奇妙夜”。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太峰会开幕倒计时1天

  • 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