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万顷波涛振长空 湾顶月明济沧海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万顷波涛振长空 湾顶月明济沧海

来源:羊城晚报2024-07-15 10:38

  歌剧《湾顶月明》北京首演现场 丁啸 摄

  《湾顶月明》舞台设计融入了无人机等元素 丁啸 摄

  鸿鹄之志,源于何方?7月12日晚,国家大剧院歌剧厅座无虚席。一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勃勃生机、极具广东地域特色的轻喜歌剧——《湾顶月明》在此拉开首演大幕,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歌剧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大背景,通过海外华侨、黄埔军校毕业生后人陈粤,开发区基层的公务员华美珠,知名科技公司董事长华智强等人物之间的关系展开情节,用“微叙事”反映“大时代”,讲述了几位主人公因在黄埔创业而结缘,最终消除误会和偏见,并收获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故事。

  看海潮滔滔千帆竞发,那些“浪遏飞舟”的瞬间,于一句句歌词中被唱响,澎湃着广州开发区建设的火热情怀,黄埔这颗粤港澳大湾区“湾顶明珠”熠熠光辉。

  【立意深远】

  街坊侨胞“众生相”: 到黄埔去成就梦想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恰逢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广州开发区成立40周年,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推出的这部轻喜歌剧,讲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开发区建设者和身为黄埔军校后人的创业者在这片热土上的奋斗故事。

  是怎样一种精神,激励着人们矢志向前求索、向上发力?答案就藏在歌剧里、写在大地上——“勇立潮头半步前”,黄埔人人敢争先。

  不畏艰险、保持乐观、坚信希望,在歌剧中,一步一脚印的实践更是彰显出深厚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歌剧《湾顶月明》总导演陈蔚介绍,本剧的男主人公陈粤是海外归来的华侨、黄埔后人,他开始对中华文化带有偏见,由于特殊的原因来到国内经过一个别样的新年,使得他找回了自己的根也找到了爱情。男主人公华智强,是长期生活在黄埔区努力奋斗的基层群众的代表,是中华文化的坚定践行者,他在事业上闯劲十足,却又在生活上因循守旧,看似矛盾,但又在他身上高度统一。郑小琪是典型“新新人类”的代表,那狂妄不羁的个性、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成就了她的梦想,而送父亲去手术前的一场戏又把她与父亲的那种质朴的中华传统家庭亲情展露得淋漓尽致。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主人公们的‘小故事’,折射的是一代代开发区人在这片时代热土上继往开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时代精神。”陈蔚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剧中的角色都是黄埔这块土地上千万个普通的奋斗者的缩影,每一个人的默默付出,与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与整个黄埔区的乃至粤港澳地区的发展和谐共生,相辅相成。

  “歌剧《湾顶月明》的名字也是有深意的。”该剧编剧钱晓天说,首先是因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区位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顶部,素来有“湾顶明珠”之称;其次,歌剧想要传达一个从朔月到望月的过程,寓意从全国甚至是全球各地“到黄埔去”的奋斗者,经过努力,最终都能实现理想、成功圆梦。

  【岭南情深】

  富集浓郁广东特色: 融合传统与未来美好意境

  “中国智慧和时代精神”是歌剧《湾顶月明》舞台艺术的最大特点。据介绍,该剧在舞台表现风格上具有高度假定性,轻快流动的场景迁换带来强烈的观剧代入感,以最先进、最完整、最综合的舞台艺术手段来赋予该剧独特的视觉色彩。

  除了音乐和戏剧要素的相得益彰,歌剧《湾顶月明》在舞美、灯光、服装道具设计上也是匠心独运,不少元素特别强调了与黄埔的贴近性,突出了广东地域特色,而且还体现了大湾区特色,充满未来感。

  在服装造型上,全剧以未来为导向,融入人文情怀,运用当下的审美语汇,结合大湾区的地缘特点,对生活中的服装进行了艺术性的概括与意象化处理,使其既充满生活的真实感,又具备强烈的戏剧张力,勾勒出了传统与未来相融合的湾区众生相。

  钱晓天介绍,主创团队曾多次到黄埔采风,实地走访了很多企业。“每一次的采风,都让我们很震撼,比如黄埔的低空经济之发达,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未来生活方式的雏形。”所以,该歌剧在舞台设计上、舞台主体形象采用了无人机外形的双层平台设计,它不仅可以旋转和移动,还配合可变换的几何形状分割方块,完成各种场景的变换,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的融合,充满空间感和现代感。

  该剧的舞台和多媒体设计中融入了很多岭南文化元素,包括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岭南建筑,以及与岭南文化相关的符号和图像,增加文化意义和视觉故事的层次,以达到运用象征和意象来唤起情感,传达叙事。

  在舞台的整体配色上,非常讲究强烈的色彩对比,以求为观众创造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体验。其中酒楼、黄埔军校等地多为低饱和色彩,现代场景的色彩较为明亮与鲜艳。这种对比有助于唤起观众情感,吸引观众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歌剧场景设计中,展现了不少黄埔非遗元素。比如深井烧鹅、醒狮、大盆菜、发红包、长桌宴、乞巧节等。“这部歌剧很黄埔!作为黄埔人,我感觉很亲切。”观赏完歌剧首演的观众林先生表示,《湾顶月明》在舞美、服化道上,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广东地域特色,也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广东传统文化传播。

  【时代礼赞】

  联手再造文化精品: 写给新时代黄埔的情书

  在7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评价该剧是一部充满时代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歌剧;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梅声洪则表示,《湾顶月明》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对普通而又不凡的奋斗者的崇高致敬,是对家国情怀与亲情友情的深情颂歌。

  据介绍,歌剧《湾顶月明》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第二次与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合作。该剧的演出阵容十分强大。在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的演出团队中,既有张英席、王一凤、高鹏、张卓等实力歌剧演员,又有王杨、初煦、孙尧、孙爽等新生代力量。女主华美珠的扮演者王一凤表示,她很期待来大湾区演出。因为在她的印象里,“大湾区既拥有历史与文化的深厚积淀,又充满科技与现代感”。

  “今天的歌剧让人惊喜。”特意前来观看《湾顶月明》首演的周女士是一名歌剧爱好者,她说:“这部歌剧的歌声很动人,演员的演技很精湛,故事的感染力超出了我的期待。尤其是情感的铺垫很细腻,的确是一场视听盛宴。”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文化兴业、文化惠民,文艺精品迭出。除了歌剧《湾顶月明》,当代舞剧《到那时》、音乐舞蹈诗《黄埔长歌》、话剧《幸福公寓》、儿童剧《菠萝蜜奇遇记》、儿童舞蹈《雕龙儿》、歌曲《根脉》等作品都获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今年3月推出的舞台剧《黄埔!黄埔!》,以黄埔军校的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借助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了黄埔军校的百年风云和旷世豪情,更已成为传播度非常高的文艺精品。

  据悉,《湾顶月明》从制作到演出耗时近一年,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于7月12日至13日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上演之后,该剧将在全国展开巡演。(文/卢佳圳 黄蓉芳 林文慧)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东粮仓”春耕春管正当时

  • 吕梁山上的“面塑盛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