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默杀》何以成暑期档“潜质爆款”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默杀》何以成暑期档“潜质爆款”

来源:文汇报2024-07-12 08:07

  见习记者 臧韵杰

  记者 宣 晶

  相较日前的持续高温,暑期档电影市场却有些不温不火。悬疑电影《默杀》被业界认为是暑期档首部具有“爆款潜质”的作品,上映近10天累计票房破6亿元,已进入今年上映新片的票房前十。该片导演柯汶利曾因执导热门片《误杀》被观众熟悉,时隔五年《默杀》卷土重来,故事围绕一所女子中学的校园霸凌事件展开,还涉及原生家庭、家庭暴力等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

  近年来,悬疑犯罪类影片迎来井喷,展现出类型片强劲的市场潜力。据灯塔发布的《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悬疑犯罪类型广受青睐,成为拉动年轻观众的有效支点。因此,《默杀》刚一亮相,立刻点燃了电影市场,也激起了各方热议。目前,该片豆瓣评分仅6.7分,逊于前作《误杀》的7.5分,能否成为真正的“大爆款”还有待观察。有观众认为,《默杀》并未将“追凶”过程当作核心环节,反而着重落笔于还原案件真相,观影体验既有爽感又有思考。也有观众吐槽,“狂下猛料”的视觉奇观与“故弄玄虚”的悬疑设定充斥全片,《默杀》与其说是现实题材悬疑片,不如说是一部暗黑系惊悚片。

  冷峻观察植入电影创作

  沉默放纵暴行,开出邪恶之花。据柯汶利透露,拍摄《默杀》的缘起是一则新闻:妈妈发现女儿失踪,孩子竟然被楼下邻居劫持。这则新闻最触动柯汶利的是,当邻居们听到女儿的呼救声,他们都觉得这是别人的家务事,既没有人主动告知母亲,也没有人站出来阻止或报警。“最讽刺的是,当警察带着凶犯重返犯罪现场的时候,整栋大楼的人都冲出来,想要教训他。”柯汶利将冷峻的观察移植到电影创作中,血淋淋的镜头直击观众内心。

  “我们存在于此,皆为众生,众生之行,引发觉悟之链。觉悟的终点,皆是新生的起点。”电影里反复出现这段台词。柯汶利试图以新的意象来解剖人物的内心世界,善恶有报,罪恶难逃……在《默杀》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李涵(张钧甯饰演)被家暴致使鲜血直流,却没有一位邻居上前制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在福(王传君饰演)被抓捕归案后,整栋楼的邻居都跑上天台看热闹,义愤填膺地指责他的罪行。令人不寒而栗的反差,映射出影片的主题——每一个面对恶行而沉默的人都是凶手,集体沉默之中将会孕育出更大的罪恶,最终吞噬所有人。

  在119分钟时长的《默杀》里,柯汶利向观众展示性侵、家暴、虐待、校园霸凌、跟踪偷拍等众多社会问题。在极大拓展话题丰富度的同时,电影叙事的剖解难免流于表层,绝大部分是点到为止,未能止渴。更为遗憾的事,《默杀》罗列堆叠众多话题,反而稀释冲淡了悬疑“浓度”。影评人韩梦想认为:“也许是想说的太多,全片在影像造型和议题关注的同时也缺失了部分悬疑片的叙事编织,故事层面没有《误杀》的逻辑严密。”

  高密度“反转”成为揽客招牌

  近几年,一批悬疑犯罪电影呈现出类似气质:《唐人街探案》《误杀》《消失的她》《拯救嫌疑人》《瞒天过海》等都把背景设置在东南亚或非当下社会,以高能反转的情节诱发观众的浓厚兴趣。《默杀》同样具有鲜明的类型片烙印,暗系的色调、阴森的老建筑、接连而至的暴雨……营造出“悬疑+惊悚”的氛围。柯汶利坦陈,对于一部题材有些沉重的商业片来说,悬疑和惊悚的元素能增加可看性。

  部分悬疑犯罪电影越来越趋向抖音短剧,把接连反转的剧情、血腥暴力的镜头当做揽客的“招牌”。“反转”“尺度”“真实”等元素被包装成“金句”,作为电影海报上最醒目的关键词。一般来说,“反转”是悬疑犯罪电影最突出的核心卖点;然而《默杀》中高密度、弱逻辑的反转却让有些观众有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部分人物形象、行为动机上略显单薄,让人产生割裂的观感,难以信服。

  近期的爆款商业片都重视“情绪营销”,当“猎奇+话题”的组合拳“捶向”短视频平台,更易击中网友的情绪爆点。一年前,《消失的她》以大尺度视觉奇观叠加争议性社会话题的方式,满足了观众视听需求和情绪诉求。如今,《默杀》再次证明了这种模式的行之有效。值得关注的是,在大银幕上的暴力美学固然会带给观众巨大的视觉冲击,但有专家认为,展现霸凌虐待的细节场景过多过长,以及黑暗、压抑和暴力的风格难以让人共情。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当日,一场以“精致与浪漫”为名的巴洛克室内乐经典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音乐会由管风琴、羽管键琴演奏家、教育家沈凡秀及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清馨巴洛克乐团演奏,带来包含亨德尔、维瓦尔第、巴赫等大师作品。这场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的演出之一。5月1日至25日,以“乐彩纷呈”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呈现27场中外音乐史上的室内乐经典作品演出,展现室内乐的传承与创新。

  •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