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借古喻今拓宽古装剧“戏路”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借古喻今拓宽古装剧“戏路”

来源:天津日报2024-03-26 10:21

  近期,风格多元的古装剧成为荧屏热点。其中,网文改编剧《与凤行》因演员阵容和原作热度关注度颇高,充满烟火气的神话故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仙侠体验;《花间令》作为近期古装剧“黑马”颇受年轻人青睐,新颖的“换脸”题材和原创探案剧情引人入胜,借古喻今的叙事手法也引发诸多现实思考。

  “仙侠新体验”充满烟火气

  《与凤行》改编自晋江文学城九鹭非香小说《本王在此》,讲述了灵界碧苍王沈璃(赵丽颖饰)因逃婚受伤坠落人间,机缘巧合下偶遇下凡体验生活的最后一位上古神行止(林更新饰),两人纵横三界,携手展开了一段强强联合、充满烟火气的神话爱情故事。

  《与凤行》具有的东方神话古典氛围给作品增添了文化底蕴,而神态各异、生动鲜活的众生跃然眼前,带给观众更多“仙侠新体验”。该剧不再专注于虐恋的基调,而是巧妙地以生活流叙事打开观众情绪开关,恬静的田园风光以及农家小院独有的温馨治愈之感尤为突出,为古装爱情神话题材开辟新路径。

  赵丽颖、林更新曾凭借《楚乔传》中的默契配合与精彩演绎让观众津津乐道,如今二人再度携手,不落窠臼的“双强”人设吸引了更多关注。全剧以女性视角展开叙事,聚焦碧苍王沈璃的成长与蜕变,传递出敢于挑战命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创作者的现实思考贯穿始终

  《花间令》讲述了女仵作杨采薇(鞠婧祎饰)嫁给美男县令潘樾(刘学义饰)为妻,新婚之夜她惨遭杀害后“死而复生”,假借“恶女”上官芷身份潜伏“疑凶”潘樾身边查明被杀真相,与潘樾携手对抗四大宗族的恶势力,揭开禾阳罪案的故事。

  作为一部原创剧本的古装剧,《花间令》人设、叙事扎实有复古感,情节推动流畅,给人很强的代入感。剧集开篇,“恶女”上官芷和“怪仵作”杨采薇的身份互换是最大看点,性格上的不完美和外貌缺憾始终伴随着角色的成长,也让观众在剧中人物“美丑贵贱,从来都是只论心不论形”的话语中生发出更多现实思考。

  剧中,禾阳县衙的轻喜群像仿佛让人看到了接地气的“打工人”形象。包裹于古装的外衣下,创作者的现实思考贯穿始终,在脱虚向实中不断引发观众共鸣。“灯会杀人案”中,顾杉(陈雅熙饰)在父亲逼迫下女扮男装苦学武艺,只为将来继承家业。她选择以暴制暴走上复仇之路,在绝望中说出那句“我能以女子的身份行走人间,无比畅快”,也提升了剧作的内涵。

  作为近期热门古装剧,《与凤行》就像是古装剧市场上的“大船”,若要“行稳”,就要有更多被验证成功的“部件”,然而,在观感上难免给人留下“套路”的印象。相比之下,《花间令》“小而美、简而精”的特点更加突出,尽管细节处仍有瑕疵,但原创剧本带来更多发挥空间,“换脸”和探案双悬疑线的设置让剧情节奏更加饱满,也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观剧习惯。

  近年来,古装剧市场逐渐复苏,有热度和话题性的佳作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尝试摆脱惯性思维和套路化的创作手法,让古代与现代之间、真实与虚构之间有更加融通的情感和价值连接,实现古装剧作的全新“升级”。(记者张帆)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启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2024-12-12 10:16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