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同心唱响奔向明天的新时代主旋律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同心唱响奔向明天的新时代主旋律

来源:光明网2024-02-09 17:04

同心唱响奔向明天的新时代主旋律

——2024中国网络视听盛典主题曲《奔向明天》

作者:何美

《同心向未来——2024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自2月3日在20多家网络平台联合播出后,在学习强国、中国艺术报微博、爱奇艺、PP视频等还可回看。51个节目缤纷绽放,48小时11亿播放量、125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有你有我有各近40%的“Z世代”“Y世代”用户,压轴的交响大合唱《奔向明天》始终循环。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一豆灯油,束发老者,盘坐桌前,手持书简,吟诵期盼。歌曲以《诗经•大雅•民劳》为视觉开篇,老者手中书卷变成大屏上的卷轴,延展千年凤愿与百年征程。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中的壮丽画卷在曲面大屏上徐徐展开,麦田、稻穗等约十组画面以暖黄色调诗性描绘金色中国的农业文明,数千年历史回响如歌。第90秒,当谭维维第一次唱响“奔向明天”时,从国风画卷进入高铁飞驰、农田广阔的现实世界,从绿色草原升向浩瀚蓝天,继而是航拍中国,与整场网络视听盛典凸显时代感、科技感的蓝屏主色调呼应。第3分钟时再度唱响“奔向明天”,转以人民日报新媒体的素材讴歌极速巨变,随“北斗”“蛟龙”“奋斗者”号、高速磁悬浮列车奔向明天。当和声后第三次唱响“奔向明天”,大屏画面转为群像笑脸,舞台飘洒绚丽亮片与焰火烟花。歌曲演唱、指挥、乐团、伴奏、合唱与精心剪辑的视频和节奏卡点的镜头机位浑然一体,辉映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一唱三叹,令第三届盛典的个中三味美如佳酿。

放歌新时代,声声入耳入心。音乐是歌词的翅膀。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奔向明天”的励志词汇并不鲜见,但炽热、激越的音符,与音高、音色、音长等基本元素和节奏、音程、调式等结构形式,共同构成百转千回的美妙旋律,叫醒观众的耳朵,呈现“网络视听里的中国”,描绘充满蓬勃生机的新时代画卷。

韵律与节奏产生回环之美。“百年沧桑”“梦想翅膀”“满怀希望”“中国力量”“豪情万丈”“就在前方”,这些ang韵铿锵响亮,兼及“风光无限”“崭新画卷”等an韵,并在舒缓豪迈的“奔向”“明天”中一次次交汇升腾。

从“中国梦•我的梦——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奋进新征程——2023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到“同心向未来——2024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从8家、18家再到20家网络视听平台参与,第三届盛典体现新气象、新风尚。现实主义风格的语言类节目与剧的言说、演绎彰显舞台叙事魅力。相声《龙年大吉》《如此上网》、情景喜剧《再见吧,套娃》、创意秀《微短剧这场“仗”该怎么打》等节目,突出话题性与现实性,以生活质感与现实逻辑作支点,三言两语,入木三分。

音乐体现抒情写意价值,述怀诗情画意境界。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受众群体也非常广泛。盛典的新曲《远航》《同路人》《身边》《路过,人间烟火》与老歌《任逍遥》《少年壮志不言愁》共鸣,歌曲联唱《声生不息》《国风有戏》与串烧《剧好听的歌》联动,冬奥会四金得主王濛《向未来奔跑》与白宇《狂风袭来》自带摇滚电音,林志颖、陆毅等身着龙纹服装高歌《山河图》。盛典有对奋斗前行的2023年的《再回首》,更有对充满希望和动力的2024年《奔向明天》的美好祝愿。既提倡多样化,更弘扬主旋律。交响乐具有结构编制宏大、表现内容丰富、艺术张力强劲、情感意蕴深广等特质,在表现时代生活、彰显崇高之美、凝聚中国力量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奔向明天》主题曲升腾崇高、雄浑的审美境界,如浪潮奔涌、排山倒海。

同心产生“聚变”,网络视听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放歌呈送一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盛会。“朋友们,明年再见!”“奔向明天”的旋律更为激荡。沉浸入文化、美学、艺术整体的脉络之中,如何以更加审美的方式表现丰富甚至“满溢”“过载”的内容特别是曲目,继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元素和民族特色中寻找新的审美支点,丰富以网络互动内容、魔术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充实以草根用户原创作品,交汇入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研究思考等更深剖面,从中国创造、中国路径中彰显中国逻辑、提炼中国模式,我们有理由期待明天、明年盛典新意满庭芳。

“奔向明天,复兴号角已经吹响,万众一心势不可挡。奔向明天,我们高歌豪情万丈,奔跑追梦美好未来……” 压轴主题曲《奔向明天》为第三届盛典画上“点睛之笔”。中华锦绣如诗,音乐激昂恢弘,画面波澜壮阔,唱响中国网络视听从业者同心同行、奔向明天的豪情力量。

再出发,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向前进,中国号巨轮破浪再前行!

作者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陇南:灾后忙恢复

  • 南博会上的“科技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恶劣天气,如何安全避险?
2024-07-26 09:51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2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将每10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适时开展补充调查,掌握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2024-07-26 06:15
国家航天局25日在京举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的投入使用仪式。这两颗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2024-07-26 06:05
在很多人看来,塑料是不能导电的。但实际上很多塑料也能导电,这种塑料被称为导电聚合物。科学家们发现,让这种导电聚合物薄膜出现温差,它就可以发电,这就是聚合物热电材料。
2024-07-26 06:05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极目空间望远镜和国际上的费米卫星伽马射线监测器的观测数据,在伽马暴中发现能量高达37兆电子伏的伽马射线谱线,且谱线的能量和光度均以幂律形式演化,这是迄今观测到的宇宙天体产生的能量最高、证据最确凿的谱线,为破解伽马暴及相对论性喷流产生之谜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线索。
2024-07-26 06:05
重点在于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2024-07-26 09:45
资料显示,龙卷风属于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小范围空气涡旋。当龙卷风袭来,如果身处户外,要观察龙卷风动态,及时避开其行进路径;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高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
2024-07-25 10:25
如今,科技已经成为体育竞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升了运动员的表现,丰富了观众的观赛体验,还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024-07-25 10:23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由该台研究员张居甲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成功捕捉到超新星的爆炸激波冲破其外围致密星周物质的壮观瞬间。
2024-07-25 10:20
不少人在体检后,报告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呼气试验阳性。“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很苛刻的细菌,可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柴宁莉说:“目前Hp感染主要通过尿素呼气试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13呼气试验检测。
2024-07-25 10:19
针对近年来网络诈骗手段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的现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24日发布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花样翻新的骗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据介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包括:一是“共享屏幕”类诈骗。
2024-07-25 09:39
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通航作业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等消费新业态加速涌现;应急救援、气象探测等无人机新场景接续推出;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民航局陆续出台《城市场景物流电动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轻小型)系统技术要求》《城市场景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物流航线划设规范》等相关标准,助力城市轻小型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落地。
2024-07-24 09:54
“这是世界首台(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类似‘超级充电宝’,每天可储能8小时、释能5小时,全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压缩空气储能具备大功率、长寿命、深调峰、易选址等特点,单机功率可实现数百兆瓦甚至吉瓦级的储能容量,寿命通常可达30年以上。
2024-07-24 09:48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了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供图)  “与易挥发的水冰不同,ULM-1这种水合矿物非常稳定。
2024-07-24 09:46
近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科技对视听行业产生着显著而深入的影响。
2024-07-24 09:40
当前,科技进步催生了一大批智慧养老“黑科技”产品,引领智慧养老新潮流:一键通呼叫、智能烟感器等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监测等服务;护理机器人、家务机器人等产品,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智能升降沙发、防走失定位鞋、气囊防摔衣等产品,让老年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2024-07-24 09:31
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等一系列目标。
2024-07-24 09:30
这种传统评价模式忽视了学术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致使不少学生盲目追求论文发表速度,却牺牲了论文质量以及自身的综合研究能力提升。
2024-07-23 02:55
我发现这个专项非常适合我,因为我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能够更多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未来投身国家航天事业。面试时,评委中有来自企业的专家提了不少理论如何应用于工程的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让我印象深刻。
2024-07-23 02:55
然而,唯论文、唯分数等陈旧的评价观念与评价模式对于学生拥抱这场学习的变革形成了显著制约,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与创新。
2024-07-23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