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六”不通:江河日下的仙剑游戏影视化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四”“六”不通:江河日下的仙剑游戏影视化

来源:文汇报2024-02-07 09:46

  杨慧

  在2024年开年的剧集市场中,“仙剑奇侠传”久违地成为热门词汇,《仙剑四》和《祈今朝》分别改编自游戏《仙剑奇侠传四》和《仙剑奇侠传六》,两部作品同期问世,一时众声喧哗。

  但比起曾经的仙剑IP剧《仙剑奇侠传》和《仙剑奇侠传三》成为游戏改编剧集的经典之作,《仙剑四》和《祈今朝》这两部仙剑游戏改编电视剧从摆上桌就有几分微妙味道:几乎同时定档的对打态势,演员番位的公开争吵……但最让观众觉得消化不良的,还是剧集本身的质量。

  就像《仙剑四》和《祈今朝》这两个名字本身存在着些许的浮皮潦草气质一样,这两部游戏IP改编电视剧从剧本改编、演员演绎、服装布景等多方面都显示出了粗制滥造。暌违多年的仙剑游戏影视化,来自游戏却成了儿戏。

  逐渐没落的国产仙侠RPG游戏

  仙剑游戏影视化的没落,要从仙侠游戏整体的命运变迁说起。

  《仙剑奇侠传》系列RPG游戏,曾是我国游戏界的一颗明珠。1995年,大宇公司发行了DOS系统下的《仙剑奇侠传》第一代游戏,并在1997年推出Windows版本。从今回首,如何形容《仙剑奇侠传》的划时代里程碑地位都不为过,在那个电脑和网络都才刚刚进入大众化不久的时代,《仙剑奇侠传》的横空出世成为游戏界的巨大惊喜,也成为电脑游戏玩家的集体记忆。李逍遥、赵灵儿等角色多年以来令无数人难以忘怀,而游戏结局也成为一代玩家共同拥有的唏嘘伤感。

  仙侠RPG游戏,即仙侠角色扮演游戏,从此成为了我国单机游戏最为重要的品类之一,先后诞生了如“仙剑奇侠传”系列、“轩辕剑”系列、“古剑奇谭”系列等,在提供仙侠世界观和战斗法的游戏体验的同时,常常也为玩家提供了荡气回肠的剧情故事,甚至因此诞生了一批不玩游戏只看剧情视频的“云”玩家。这些仙侠游戏往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东方奇幻文化的“仙”为想象之翼、以传统英雄主义的“侠”为故事之基,塑造了一时的游戏潮流,和一代玩家的游戏审美。

  但随着游戏市场的发展与丰富,玩家拥有更多选择,仙侠RPG等单机游戏面临更大竞争与更多挑剔。以《仙剑奇侠传》系列为例,每一代新游戏的推出,都会被拿来与前代珠玉比、与后起之秀比、与国际大作比。而更社交的网游、更便捷的手游的出现和繁荣,也让单机游戏的玩家数量流失。再加上仙侠RPG在玩法和剧情上存在着一定的固步自封,以“仙剑奇侠传”“轩辕剑”“古剑奇谭”为代表的国产仙侠RPG游戏的黄金时代逐渐宣告远去,盈利模式和销售规模每况愈下,导致游戏公司资金捉襟见肘,使得后续作品更加难以为继。哪怕是相对口碑维系较好的古剑奇谭系列,在2018年推出《古剑奇谭三》后,也迟迟难以推出续作而终以母公司被腾讯收购作为结局。

  而仙侠RPG游戏改编电视剧的盛衰周期似乎也与游戏同频——2005年播出的《仙剑奇侠传》是为该类游戏改编的首部热门剧集,2014年的《古剑奇谭》则成为了迄今仙侠RPG游戏改编最后的风光。其后,陆续被制作播出的《古剑奇谭二》《仙剑云之凡》(改编自《仙剑奇侠传五》)等剧集都折戟沉沙。游戏IP电视剧和仙侠RPG游戏一样,难复盛景。

  沦为鸡肋的仙侠RPG游戏影视化

  仙侠RPG游戏的没落是其影视化不振的一个原因,因为IP的影响力不复往昔。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仙侠类题材有了新的巨大发展契机,曾经动人的仙侠游戏剧情也不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如果说《仙剑奇侠传》是仙侠题材在流行文化中兴起的重要作品,那么网络文学则是把仙侠文化发扬光大的文艺品类,大量仙侠文的诞生使得仙侠的类型化迅速进化,IP改编的仙侠剧也随之变革,最终影响了观众对于仙侠题材的审美期待。

  在网络文学及其影视化的过程中,《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苍兰诀》等作品逐渐将仙侠的重心从“侠”字转为“情”字,“侠之大者”常常是为了烘托“真爱无敌”。虽然仙剑、古剑、轩辕剑的游戏剧情也都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塑造,但是游戏核心始终以剑为名、以侠为骨,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大义与风骨始终还是贯穿在这些仙侠游戏之中。而大量的网络文学催生的仙侠类型创作中,侠与剑常常徒有其表,所谓大义则往往是爱情的某种度量衡,为爱舍弃苍生或者为苍生舍弃爱,都是让爱情价更高的创作手法,最终仙侠剧转变成了爱情更加荡气回肠恣意汪洋的古偶剧。

  游戏改编影视本就是一项颇具压力的创作。哪怕是今日回想起来被誉为经典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和《仙剑奇侠传三》的改编,在播出时也引起了游戏玩家的普遍质疑,但由于改编剧情自洽,伴随时间沉淀仍然获得了剧集观众的中肯评价。而在仙侠剧进入“爱情中心主义”时代后,以《仙剑奇侠传》为代表的仙侠RPG游戏的故事显出某种格格不入,加之游戏自身的IP衰退,改编仙侠RPG游戏就成为了一种更加费力不讨好的选择。

  徒留偶像明星的粗糙敷衍

  仙侠RPG游戏剧情内核虽然与今天迭代后的仙侠类型剧有所出入,但是如果善加利用,反而可以构成某种差异化,在古偶仙侠的一片情深似海中打造出新风景。《仙剑奇侠传四》和《仙剑奇侠传六》,作为游戏得到的褒贬不一,但是单论剧情则获得了玩家较高的肯定,尤其是《仙剑奇侠传四》带有对修仙异化的反思,整体剧情凝练浓稠,被许多玩家认为是仙剑系列的上佳之作。

  可惜的是,到了剧集《仙剑四》和《祈今朝》,但见仙侠RPG游戏改编电视剧成为了粗糙潦草的偶像舞台,一定程度的粉丝特供。仙侠RPG游戏改编剧多年以来明星辈出,《仙剑奇侠传》凝结了胡歌、刘亦菲、彭于晏等明星的青葱时代,《仙剑奇侠传三》也缔造了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霍建华、杨幂、刘诗诗、唐嫣的代表角色。所以虽然游戏IP的号召力有所下降,但也仍有人惦记着这系列IP的余温影响。

  “仙剑”故事于是仍被拍摄,但成色和诚意已经今非昔比。《仙剑四》的剧情漏洞百出前后矛盾、《祈今朝》的后期让演员面目粉白到线条模糊,更别提两剧兼而有之的极其敷衍潦草的布景、服装和特效,以及难以入戏的演员表演。

  中国电视剧与网络剧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观众们在刚过去的2023年享受了从《狂飙》到《去有风的地方》,从《漫长的季节》到《繁花》的视听盛宴,仙侠剧也有《长相思》等品相不错的作品,对比之下《仙剑四》《祈今朝》的工业化水平堪称惨不忍睹。哪怕是数年前网络剧也有简陋制作的时代,《万万没想到》等作品也仍然在故事创新上保持了活力,在演员表演上花费了力气。而纵观《仙剑四》与《仙剑六》,在视听作品的太多环节,都欠缺真诚与脚踏实地。

  当看点只剩偶像,粉丝就成为了这些剧集播出后最重要的声量。粉丝的讨论和卖力夸奖构成虚妄热烈的舆论场,缔造了仙侠RPG游戏改编剧夕阳时代仅剩的“辉煌”。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副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