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顶对话》游本昌专访:不是不响,是于无声中听惊雷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云顶对话》游本昌专访:不是不响,是于无声中听惊雷

来源:北青网2024-02-05 16:03

  前不久,在央视一套、八套热播的电视剧《繁花》中,“90后”老戏骨游本昌老师惊喜出演“爷叔”,被观众誉为全剧“定海神针”。1933年出生的游本昌,现已91岁高龄,仍以充沛的激情和持久的专注投入到表演中,举手投足与眼神交汇之间,贡献了无数个回味动人的瞬间。

  2月5日,“云顶观察员”在央视网财经纪实访谈节目《云顶对话》中,特邀“爷叔”游本昌,借由《繁花》台前幕后的故事,勾连起游老从艺八十多年来风雨兼程的演艺生涯。

  不要当明星,要当艺术家

  “不要当明星,要当艺术方面的专门家。”本期《云顶对话》一开头,游本昌言简意赅的一句话,颇有振聋发聩的意味。这不仅仅是对于明星与艺术家二者的概念辨析,实际上更是游本昌最有力的自我介绍,同时也暗含着他八十多年来深耕演艺事业的不变初心。

  什么是演员?谁可以被称作是演员?为什么要做演员?通过深入地对话交流,游本昌对于上述看似基本、实则值得深思的问题,给出了恰中肯綮的解答。对于演员的定义,他将“演”和“员”分开,从词源追溯身为演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什么明星啊,员是你的基本的职务,演是你的专业性。”因此,游本昌从不以所谓明星的称谓自居,而将演员看作是一个正确的称呼。

  对于电视剧《繁花》中出圈的这句台词:“不响最大。”游本昌是这样看待的:“不响,不等于没有内容。恰恰相反,是丰富的内容。于无声中听惊雷。”从1984年登上春晚表演哑剧小品《淋浴》,到1985年因神话电视剧《济公》而为广大观众所知,再到2023年《繁花》中的“爷叔”重获全民性的高热度,游本昌之所以能呈现给观众数十年来依旧难忘的经典形象,正是因为他始终能够以演员的素养严格要求自己,并始终怀抱一颗艺术家的初心,将每一次的表演升华至艺术的高度。

  如何看待运气?“恰逢其时。”

  谈表演而不止于表演,谈艺术而不止于艺术。游本昌在《云顶对话》中,经常会将一些看似较为“落地”的问题,提升至一个更高的维度进行解答,这一方面源于其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人生经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看待问题的思辨性视角与一颗平常心。

  “您怎么看待运气二字?”“运气是有的,因为每个人有他的根基。杨树、柳树、松树、柏树都是不同的……早了还是晚了?恰逢其时。”52岁出演《济公》,91岁演绎《繁花》,旁人或许将其归结为简单的机遇二字,而游本昌对于这一切都能够以平常心来看待。所谓“恰逢其时”,就是说一切在它该发生的时候,自然会发生。当然,守株待兔等待机遇是不可取的。要想能够抓住机会,就需要以实践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你的标准、立场、态度和一切的修养水平,都体现在实践中,你得每天实践。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度过人生中的那些“不响”时刻?这实际上是许多观众都深有共鸣的一个话题:事物的发展总是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态势,难免会有一些晦暗时刻,从表演到人生都是如此。“要爱心中的艺术,不要爱艺术中的自己。自己是一个小我,是一滴水,要把自己的一滴水融入大海,就永不干涸了。”游本昌给出的解答,总结为二字,是“无我”。若将自己看得太重,就势必因为一时间得失而痛苦。游本昌全心全意将自我投入于表演艺术,以热爱打磨角色,以韧劲等待机遇,“把小角色当大角色来演,龙套当作主角来下功夫”。

  面对时代的洪流与变迁,游老超越年岁的界限,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学习进步。“经历过的是直接的生活经验,当然还需要有大量的间接生活经验。吸收,要像海绵一样吸收,要打开脑子,打开自己。”游本昌还多年创办免费的表演培训班,教素人表演,培养青年演员。多年来,他为栽培下一代演员付出心血和精力,不仅为了教授演技的经验,更是为传承他精益求精的演艺态度。正因如此,方可“于无声中听惊雷,于寂静后开繁花”。本期游本昌《云顶对话》,既给予暂时困顿者以心灵的抚慰,也让前行者感受到提振人心的力量。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春新民大街开街迎客

  • 巡山可可西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