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非凡医者》:走出“像不像”陷阱,寻回医疗剧深度温度浓度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非凡医者》:走出“像不像”陷阱,寻回医疗剧深度温度浓度

来源:文汇报2023-11-27 13:07

  “舅舅”王耀庆又出圈了,但这一回,他演绎的父亲承包了观众最大泪点。

《非凡医者》:走出“像不像”陷阱,寻回医疗剧深度温度浓度

  他的最新角色名叫罗海涛,在故事的开始就遭遇了父亲的两难。一边是离婚以来前妻始终阻挠不让见的大儿子,如今因意外多器官功能衰竭,只有靠他捐肝移植才能活命;另一边是现任妻子刚刚诞下女儿,妻女正是如今最需要丈夫、需要父亲的时候。加之捐肝需要冒手术风险,于供体和受体都非万全。多重因素错综交织,罗海涛该何去何从?

  11月17日上线湖南卫视、芒果TV的剧集《非凡医者》就为观众展示了这样的情感困境。罗海涛最初下意识抗拒,但面对儿子的病情加剧恶化,在新生女儿额头落下重重一吻后,他转身走向手术室,选择了作为父亲的本能,给予儿子第二次新生。罗海涛从犹豫到决绝的过程,剧情通过层层揭秘,走进人物真实处境的同时,也撬开人心的真相。最终,一封遗书落下句点,成功塑造了一个立体、完整的父亲和丈夫形象。

《非凡医者》:走出“像不像”陷阱,寻回医疗剧深度温度浓度

  如此人物塑造的能力,让许多观众对这部医疗剧有了突破性的期待——这些年来,关于职业剧专业性的探讨,常常围绕着“像不像”,似乎成了业内纠结的、一个判断制作水平的准则。但在业界看来,随着近年影视行业制作能力、工业化水平提升,大部分剧集其实早已达到让观众觉得“像”、不出戏的程度,反而是叙事上的同质化和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过去几年中,几乎所有医疗剧都秉承着类似的叙事套路,即更突出病例的话题性、敏感性,试图得到观众的共鸣和共情。但作为剧集,长视频内容的吸引力,最终要落在故事的沉浸感和魅力人物的塑造,这也应该是医疗剧留住观众的原因。

《非凡医者》:走出“像不像”陷阱,寻回医疗剧深度温度浓度

  《非凡医者》在这方面就很值得肯定。该剧以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陈辉成为医生的极致叙事,打开了医疗剧内容价值、情绪价值的新阀门,寻回了医疗剧的深度、温度和情感浓度。

  从深度来说,这首先从叙事主题上,超出了国产医疗剧既有的叙事范畴,甚至设定在大众认知上是超验的。

  一位甚至不能和病人顺理沟通病情、也很难和同事沟通的医术天才,能够成长为一位好医生吗?完全打破常规的叙事下,激活了从医生到病人的群像,以他们在和这位“非凡医者”的交集,形成反常规的故事脉络,并以具有悲剧底色的主人公,透视关于医疗行业更多现实问题的深层原因。

  内容创新,首在创“心”。叙事深度的基础,正是该剧在人物和情感关系塑造上的成功。陈辉这个角色是反套路的,也是超预期的,作为一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他有着悲惨的过往,更谈不上个人生活;而作为一位医生,在目前的剧情里,他给医院同事们带来的麻烦还要大于帮助,精准的判断也很难获得信服。但无论是强大的知识储备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是在面试时念诵医学誓言的坚定,都表现出极强的人物魅力和金子般的仁心。

《非凡医者》:走出“像不像”陷阱,寻回医疗剧深度温度浓度

  如此人物塑造和关系中,无论陈辉还是其他人物,他们正视自我、认同正向价值的过程,都会给观众带来某种治愈。他们都是会做“错事”的普通人,医生王凯为了保住老友刘振巍揭发了贺同,但他的立场观众也能共情;包括罗海涛,面对突如其来的捐肝需求也难免犹豫;普通人总会有世俗与本心之间的摇摆,也因此陈辉的出现,才得以激活整个故事。

  而这种人物关系所蕴含的情感,也让《非凡医者》获得了突出的内容温度。

  在医院悲欢离合的社会场景中,陈辉的存在如一针催化剂,揭开表面之下的情感生态。当透过陈辉的“麻烦”,看到他天才的能力和医者仁心,无论病人还是医生群体,都会在世俗意义的“正确”与出自本心的认同之间,寻回一种自我审视的视角。认同陈辉会成为“好医生”的罗海涛,看陈辉挨打还是会感到“莫名的舒畅”;贺同和袁野会被陈辉气个半死,但还是会满大街找他,并给被刺激的他一个紧紧的拥抱。

《非凡医者》:走出“像不像”陷阱,寻回医疗剧深度温度浓度

  而人物塑造与情感带来的温度,在《非凡医者》的处理中进一步获得提纯,实现了极高的情感浓度。

  比如在剧集严肃的内核之上,该剧也加入了很多喜剧色彩,这些桥段试图纾解整体的沉重感,也丰富了观看体验,比如王凯这个角色,就是整个普外科室的搞笑担当,杨皓宇的表演也会放大了一些角色的喜剧感。在具体情节上,讨论刘振巍前女友病情的名场面、陈辉的拆台等,让刘振巍“后院起火”。而这实则让第五集前半段罗海涛遗书的巨大泪点得到舒压,带来更丰富的观看回味与离场情绪。

  总体而言,《非凡医者》是有其实验性的。但作为一个故事,它又是极其踏实的,把人物做扎实、把情感做充足,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寻回医疗剧的深度、温度与情感浓度。无论对于医疗剧还是今年的剧集市场,这都算得上是一部惊喜。

文:王彦

图:剧方提供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成功合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