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音乐剧《三星堆》让中华文明的绚烂之光闪耀舞台之上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音乐剧《三星堆》让中华文明的绚烂之光闪耀舞台之上

来源:环球网2023-11-24 12:21

  11月16日—19日,作为“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全球推广项目之一,音乐剧《三星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顺利完成了5场演出,众多京城观众共赴这一场期盼已久、别具一格的东方文化盛宴,只为身临其境般欣赏灿烂文明曾经的模样。

  用大爱与奉献书写“人定胜天”的史诗

  走进剧场大厅,一股强烈浓郁的古蜀国气息扑面而来:徐悲鸿之孙、画家徐骥亲手绘制的油画版海报、硕大的青铜面具复刻版、剧中女主人公佩戴的精美金色翅膀,一一陈列在大厅的正中央,每一件都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引得观众们“沉浸式”打卡留念,为这个寒冷的冬天更添一份暖意和生趣。

  灿烂星空下,古蜀国的角色站在高处,以期盼的眼神望着考古现场正在进行紧张挖掘的现代考古队队员。随着一声惊呼“挖到了”,又一件文物重见天日,使全场沸腾起来,两个时空的人合唱:“如果有种力量,能够穿越时空,如果有些生命,可以获得永恒,如果有人相信,世界会有奇迹,就来共赴这场星空下的约定。”高亢激昂的歌声在剧场回荡,观众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音乐剧《三星堆》北京站演出现场,一场古蜀文明与现代考古的奇妙相遇正在上演。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商青铜神树、商青铜立人像等珍贵文物。这些沉睡了几千年的文物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三星堆》用音乐与光影做出了富有想象力的解答。创作者在采用复刻文物的道具、3D裸眼特效技术立体展现文物魅力的同时,还通过戏剧设置,将与文物相关的情节融入剧情讲述之中——古蜀国可感知天地的大祭司巫祝,预见到一场浩劫将至,为了延续人类文明,召集工匠铸造神器,却在这个过程中与侄子帝星、女儿金乌发生分歧;身为考古队队长的父亲周汉生与当实习生的女儿周一然一开始矛盾不断,却在考古挖掘工作中相互沟通,加深了解,打开心结。

  音乐剧《三星堆》是一部关于爱、信仰与传承的故事。古蜀人与考古学家,尽管有着迥异的时代、环境与事业,但从未改变的,是对未知的探索、对情感的追寻,用爱与奉献书写了一首 “人定胜天”的史诗,展现了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的对于爱与奉献的阐释,对梦想与信念的执着,对文明孜孜不倦的探寻与传承,梳理并弘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勇于担当、无畏牺牲、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以“音乐之美”掀起阵阵观演热潮

  作为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音乐剧经过20年发展,从引进原版剧目,到将经典剧目改编成中文版,再到打造原创剧目,实现了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转变,已成为当下文艺创作讲好中国故事的热门选项。

  10月14日,音乐剧《三星堆》在经历了近半年的艰苦创排后,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上了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的舞台,由此拉开了全国巡演的序幕。截至目前,音乐剧《三星堆》的足迹已经走过了成都、深圳、广州、济南、北京,顺利完成了19场演出,累计接待观众1.5万余人次,以音乐之美掀起了一阵阵观演热潮,制造一个个舆论热点,让人们看到音乐剧形式与中国文化内容双向奔赴所迸发的崭新气象与蓬勃活力。

  在诸多原创音乐剧中,传统文化题材作品是最亮眼也是最独特的存在。创作者一方面带着时代的眼光走进中华文明,不断找寻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时代命题和当代价值,一方面发挥音乐剧善于运用多类型的流行音乐和配套乐器编制,在自由多变的叙事中带领观众进入情境的优势,在古今之间架起一座情感连接的桥梁,展现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音乐剧《三星堆》通过人声、陶埙、古笛、萧等传统乐器营造古蜀意境。为了表现来自“千年前”的声音,作曲家“创造”一种新音色,即让音色为音乐赋予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幻色彩。还运用合成器的声音和铜管乐器模拟在一起,再结合真正的铜管乐器形成一种波浪形的号角声音,贴合古蜀人奔放热情的天性。此外,音乐剧的歌曲往往流行性较强,甚至能带动全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高。《三星堆》也不例外,其结尾曲目《约定》在观众中广为传唱。这首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呼应作品“爱、信仰与传承”的主题,旋律恢宏优美,富有史诗气质,用声音打造出一种从回望悠远历史到放眼当下时代,从环视浩瀚宇宙到聚焦现实个体的镜头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国际表达

  音乐剧《三星堆》力求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汇聚中外顶尖创作班底,用国际化的创作理念、技术手段以及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探索出时尚表达的新形式,打开了跨界融合的新空间。在数月时间里,中西方顶尖专家共同对剧本、舞美、音乐等进行多轮商讨、打磨与调整。这部剧由曾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的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担任总编剧,外方导演是音乐剧《泰坦尼克号》的导演汤姆·萨瑟兰,他通过神人共治的古国治理、工匠铸器的恢弘场面以及古老的预言、无奈的迁徙等叙事框架和人物关系,营造出古蜀王朝的瑰丽恢弘和神秘质感;舞美设计摩根·拉知,曾获2018年英国戏剧奖最佳设计奖和4次奥利弗奖,他引领舞美团队不仅在色彩和道具上还原青铜王朝的辉煌,还通过200余台电脑灯,打造不同场景的光影效果,使观众得以首次在音乐剧舞台上,一次性看到青铜大立人、青铜大面具、青铜神树等三星堆代表性文物的复刻版。

  旅美青年作曲家胡小鸥为音乐剧《三星堆》担任音乐总监,他曾为电影《消失的她》、电视剧/网剧《狂飙》《赘婿》等创作过多首脍炙人口的音乐;曾为《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剧设计服装的阳东霖,为《三星堆》操刀服装设计。他对古蜀国的神族、人族不同身份的服装进行了细致研究,在面料上尽可能贴近青铜时代的粗糙感和颗粒感,在纹样上还原古蜀图腾,虚实结合,以此体现古蜀子民野蛮生长的生命张力,打造逼真、丰满的古蜀国群像。

  制作人、中方导演于婷婷表示,三星堆至今没有文字记载,关于它的一切都是畅想。虽然故事是中国的,但我们希望用国际化方式来呈现,将东方故事用音乐剧这种西方“舶来品”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产生中西碰撞的火花,也希望借此传递任何情况下爱与奉献都会永存的真理,即便消亡后也还会有希望的真谛。

  读懂世界共通的语言

  音乐剧《三星堆》自创排以来,承载着众多的希望与期待,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挣扎。关于三星堆的故事,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模板、猜想和思考。而这部音乐剧的剧本,则是经过编剧团队和导演团队数易其稿后,呈现在舞台上的最终作品。巡演开始后,主创团队仍然仍在不断地关注着观众来自线上线下的真实反馈,针对不足的地方也在实时做着调整,持续修改打磨。

  据悉,截至目前,该剧被媒体广泛报道超过二百余篇。正如音乐剧《三星堆》结尾曲目《相逢》唱道,“如果这是我们注定的相逢,再多变幻,也相信有什么会永恒”。音乐剧《三星堆》让古蜀文明与现代考古相逢,让音乐剧与传统文化相逢,更提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观众相逢的机会。相信随着更多浸润中国风、充满中国味的优秀音乐剧作品登上世界艺术舞台,中国原创音乐剧,中国文化将拨动越来越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观众的心弦。(完)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