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短视频无底线 以暴力引打赏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短视频无底线 以暴力引打赏

来源:北京晚报2023-11-20 10:33

  两个穿着T恤的年轻人并排站立,各自垂着胳膊挨近对方,胳膊上从肩到腕依次排列4个大号夹子夹住皮肉,4对夹子两两用橡皮筋连着,然后两人向相反方向歪身,橡皮筋产生张力拉扯双方的皮肉,谁先忍受不了疼痛算输,被对方用拳头敲打头。这则短视频展现的生理痛苦让人非常不适。记者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检索发现,含有类似暴力内容的短视频不在少数,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短视频点击量动辄几十万次、上百万次,评论区中,还有不少网友让博主“打得再用力些”。这种包含暴力内容的短视频何以突然火爆?是否存在不良导向?相关平台是否有责任对此予以治理?

  暴力视频“搞笑”粉饰突破公序良俗底线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记者发现一个名为“××【砥砺前行】”的主播,其粉丝量高达58.2万人,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多为通过游戏输赢进行相应的打人惩罚。在其中一则短视频中,3名男子通过石头剪刀布定输赢,输的人要跪在椅子上被其余两人用拖鞋抽打“八十大板”,实际上打20下。在另一个社交平台上,记者同样随机搜索到不少暴力内容类短视频,比如某博主发布的各种惩罚类视频中,有用弓弦弹人事例。

  记者在多个平台检索发现,类似暴力内容短视频平台上并不少见,而这些短视频大多以“搞笑”面目出现。

  根据《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相关规范,短视频不得渲染暴力、展示丑恶行为等内容,比如展现过度的生理痛苦,对普通观看者可能造成强烈感官刺激,从而引发身心厌恶、恶心等不适感的画面。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此类短视频的火爆,无疑是向社会传递了一种暴力情绪,有违我国相关管理规范。此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但这些暴力内容,违背了公序良俗。

  在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敏看来,短视频内容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这是应当遵守的底线,暴力、低俗的短视频突破了这种底线,存在不良导向。

  不良内容吸引眼球以流量引用户打赏

  主播发布暴力内容短视频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记者在某社交平台随机看到一则暴力惩罚内容直播,女主播和粉丝玩游戏,当粉丝送出主播想要的礼物时,主播就会以暴力惩罚自己取悦粉丝。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定位于搞笑领域的短视频主播中不乏以暴力内容为卖点,发布包含暴力内容的短视频。一位在短视频领域从业多年的人士介绍说,他们的目的是想通过制造冲突场景、直播暴力场面吸引用户为他们“叫好”并会用“我会打得更厉害”等这类话语引导用户去打赏主播。

  因此,杨敏认为,短视频或直播中,有些主播为了获取流量和关注,采用暴力惩罚方式来博人眼球。但是,暴力惩罚行为违背了公共秩序、善良风俗,可能会对社会风气形成一些不良诱导。严重的还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等,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一个佐证是,今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名男子在直播间连线“PK”时产生摩擦,两人的“PK”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其中一名主播樊某进入另一名主播家中,“抢夺”对方手机并对其进行辱骂、殴打,而这一过程也实时地传送到直播间。后经警方调查,两名男子“直播打架”是二人协商好的剧本,目的是吸引更多流量,博取用户关注“打赏”。警方对两人因扰乱公共秩序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强化平台巡查责任发布典型案例警示

  在郑宁看来,我国的网民中,青少年用户占有相当规模,尤其是短视频用户以青少年群体为主。包含暴力内容的短视频可能会向未成年人传递负能量,可能会引起未成年人的模仿。

  “正是基于此背景,有必要强化短视频App平台的主体责任和日常规矩。”郑宁说,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规定,各级网信部门对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平台开展专项督查。对于暴力惩罚式短视频等类似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执法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巡查。

  “与此同时,应该鼓励公众对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进行监督,完善投诉、举报渠道。”郑宁说。

  杨敏梳理发现,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短视频、直播的规定。“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在此基础上细化监管规范并予以监督实施。”杨敏认为,短视频或直播的平台应当合理设计智能推送程序,优先推荐正能量内容,对于违法违规的短视频或直播应当及时关停。

  郑宁还建议,平台对于包含暴力内容的信息要进行限流,或采取下架、删除等举措,同时也可以发布一些公告,通过典型案例的发布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据法治日报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举行开幕典礼

  • 以色列接收第七批被扣押人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2023-12-01 08:26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2023-12-01 08:2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01 08:19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2023-12-01 08:15
“三北”工程,是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2023-12-01 04:40
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2023-12-01 04:40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2023-11-30 07:29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2023-11-30 07:27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2023-11-30 07:26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30 05:25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2023-11-30 05:25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