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艺术气息在水乡流淌(文化市场新观察)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艺术气息在水乡流淌(文化市场新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2023-11-17 10:22

  记者 王 珏

  核心阅读

  戏剧、音乐、市集……不久前,第十届乌镇戏剧节举办。从第一届到第十届,戏剧节在这座江南古镇生根发芽,不仅培育了戏剧力量和艺术氛围,还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带动文旅、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悄然发生。

  戏剧、音乐、市集……不久前,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举办。本届戏剧节以“起”为主题,呈现11个国家及地区的28部特邀剧目87场演出、18组青年竞演、12场小镇对话、12个戏剧工作坊、27场朗读会、6大展览、2000余场古镇嘉年华。

  当古镇遇见戏剧,当传统遇见现代,10届乌镇戏剧节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改变?

  培育戏剧力量和艺术氛围

  戏剧,是10月乌镇的关键词。充满设计感的戏剧节海报、形式多样的戏剧嘉年华、风格各异的装置艺术,让乌镇充满了艺术的氛围。本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集结世界名团与青年从业者,戏剧工作坊提供艺术理论和实践的辅助,为青年人的戏剧梦想搭建平台。

  乌镇戏剧节举办10届以来,在当地培育剧场搭建、舞台设计、剧场服务、品牌宣传等多方面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当地的戏剧力量。2016年,学习戏剧表演专业的安迪回到家乡乌镇,创立了小剧社——乌青剧社。2016年,乌青剧社结合乌镇当铺文化,在古镇嘉年华上演互动戏剧《当》;2017年、2018年结合非遗曲艺带来一段相声……“乌镇戏剧节给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安迪说,“如果没有乌镇戏剧节,我可能不会开始戏剧生涯,也不敢想象能够用戏剧养活自己。”如今,安迪带着乌青剧社,在家乡演绎《故事里的家乡》《故事里的大运河》,给乌镇人带来更多原创话剧。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与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乌镇学徒制班”,让学生成为乌镇戏剧节志愿者,参与嘉年华巡游督导等工作。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童晓莹负责观众进场、音乐播放等。“以前没怎么接触过戏剧,但戏剧节让我对戏剧入迷。”童晓莹说,“这也让我对自己的酒店管理专业有了思考,旅游需要文化的注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魏哲浩说,戏剧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与当地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

  文化传统和戏剧表达交流碰撞

  位于西栅景区西栅大街北侧的昭明书院,是乌镇里一处历史悠久的古迹。书院内留有明朝万历年间的“六朝遗胜”石牌坊。如今,维修得当、保护妥善的昭明书院成为乌镇一处景点,也是戏剧节期间的一处表演场所。

  昭明书院、木心美术馆、茅盾纪念馆、茅盾陵园……文化古迹和场馆散落乌镇,诉说着文化和历史。在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看来,乌镇拥有历史和文化,戏剧节又为这里注入了不一样的气质。

  10年来,乌镇戏剧节不断发展。古镇嘉年华把桥头、街巷变成舞台和剧场,让更多没走进剧场的观众感受戏剧艺术。今年古镇嘉年华在西栅景区的公共空间、水面甚至空中演出,包括巡游演出、装置艺术、即兴表演、多媒体影像等丰富的表演艺术形式。

  在北栅丝厂和粮仓,乌镇戏剧节举办了戏剧市集,推出乌镇戏剧节10周年展等。“新市井匠人市集”,集结全国各地的非遗匠人、戏曲好角儿,将浓缩的非遗文化搬进来。小镇图书馆免费向所有人开放。音乐、电影、潮玩、装置、阅读、展览、市集的加入,让戏剧节更多元、更开放。“戏剧成为小镇内容、小镇成为戏剧舞台。”陈向宏说。乌镇戏剧节有着生活化的独特魅力,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方式。

  乌镇西栅景区灯笼铺手工师傅高云超,是第二届乌镇戏剧节志愿者,“当时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话剧、舞蹈等艺术,很新奇。”高云超说。从第三届乌镇戏剧节开始,他来灯笼铺当起学徒。灯笼铺门口是嘉年华表演的一个点位,也成了他的绝佳看台。这几年,守着灯笼铺,看了皮影、小品、现代舞等表演,他也从学徒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手工师傅。“戏剧节带来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高云超将这些年看戏的体验和感悟融入灯笼设计。以前灯笼铺制作的五角星灯笼,用的是红色蜡光纸。他给五角星灯笼增加了镂空工艺,增加了纸张硬度,受到了游客的喜欢。

  以戏剧节为牵引,乌镇的文化传统和戏剧表达交流碰撞,带来富有特色的文化体验。

  带动当地文旅和经济发展

  “今年戏剧节热闹呀。”“我还带着孩子去看了戏剧市集。”戏剧节期间,开民宿的老板、做菜的厨师、开电瓶车的司机、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都在谈论着戏剧。乌镇人计梦婷的父母在乌镇西栅景区经营民宿。从第一届乌镇戏剧节开始,父母和她就开始看戏。在她看来,乌镇戏剧节是一年一度的戏剧盛会,不仅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更让本地人感受到多样的艺术风格。

  10年来,乌镇戏剧节培育了众多当地观众。每年10月到乌镇看戏,已经成为很多当地人的保留节目。小朋友刘诗炀是乌镇戏剧节的“老戏迷”,她从3岁就开始到乌镇戏剧节看戏,现在已经9岁了。“今年看了舞剧、非遗展演、音乐表演……”小小年纪的她如数家珍,“一开始喜欢看街头表演,后来喜欢看剧情类戏剧。我还看了7岁小朋友的演出,没想到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也演得这么棒。”刘诗炀说。

  越来越国际范儿的乌镇,也吸引来更多国际人才。在英国旅游行业工作8年的魏哲浩,于2020年回国到嘉兴高校工作,目前在乌镇旅游景区挂职。在他看来,乌镇有乌镇戏剧节和世界互联网大会两大品牌,是一个国际化的中国古镇。尤其是乌镇戏剧节的举办,不仅在经济、文化和教育层面带来了积极影响,还让乌镇在乡村形象、品牌塑造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每年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旅游、投资、安家。

  在陈向宏看来,戏剧节给小镇建设、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探索新思路。“有人说,乌镇戏剧节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属于中国小镇的一种文化追求,有人称之为一种新的乡建模式。”陈向宏说,“乌镇从旅游小镇发展到文化小镇,如今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也是一种小镇力量。”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举行开幕典礼

  • 以色列接收第七批被扣押人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2023-12-01 08:26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2023-12-01 08:2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01 08:19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2023-12-01 08:15
“三北”工程,是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2023-12-01 04:40
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2023-12-01 04:40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2023-11-30 07:29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2023-11-30 07:27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2023-11-30 07:26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30 05:25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2023-11-30 05:25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