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爽”而生后,这条流量赛道还走得通吗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向“爽”而生后,这条流量赛道还走得通吗

来源:文汇报2023-11-17 10:30

  上线8天,一部剧就已吸引用户充值破亿元;50万元能拍100集,拉动流量以亿论……关于微短剧的商业“神话”不断发酵,俨然短视频经济的风口。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微短剧大会上,甚至有人判断“2023年最盈利的赛道开启了”“今年内行业规模将达250亿元到300亿元”。

  但就在一部分人后知后觉于微短剧在隐秘角落怒放之时,国家广电总局组合拳治理网络微短剧的消息传来。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11月15日发布,自2022年以来,广电总局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其中包括对“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的专项整治及常态化治理,向着含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出重拳。其中,专项整治后下线25300多部、计1365004集,常态化治理期间共清理35万余集(条)、2055万余分钟。未来,广电总局还将从七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

  一边是并不显见于公众视野的流量新赛道狂飙突进,一边是监管部门步步收紧,网络微短剧究竟是内容产业还是流量生意?当“泼天的富贵”和治理低俗、恶俗的重拳共同落下,这条鱼龙混杂、曾经向“爽”而生的赛道,还能走得通吗?

  好剧大方出圈,“狗血剧”闷声发财

  什么是微短剧?泛泛地论,体量小、时长短、节奏快。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说:“微短剧是直播短视频行业兴起之后继续向前发展的产物。”在他看来,一趟电梯能看完一次反转、一站地铁就能收获一段故事,和传统影视剧相比,微短剧的角色更简练、主线任务更明确、情绪“直给”、冲突集中,“当观众并不十分期待在微短剧中获得特别艺术、精致的观看体验,只求能在碎片化时间里产生情绪共振,通过快感反馈机制排解情绪就足矣,微短剧的旺盛生长开始了”。

  从市场规模看,据中文在线援引第三方研究报告数据,2022年短剧全年市场规模超100亿元,2023年微短剧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从市场供给看,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21年微短剧全年备案数398部,而2022年备案数近2800部,同比增长600%;今年3月至8月,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通过剧目部数,每月都在260部以上,且7月、8月分别为361部、401部,供给显著增长。

  海量微短剧里,许多网友记得今年9月初火爆出圈的《逃出大英博物馆》。该剧共三集,用拟人手法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逃离大英博物馆后的故事。因制作精良、饱蘸家国情怀,小短剧撬动了大流量,从抖音、B站到微信视频号,总播放量近5亿。

  值得玩味的是,《逃出大英博物馆》被全网热议时,《无双》也迎来了上线8天吸金亿元的商业巅峰。可相比前者被网友热情点赞、转发,缔造了商业奇迹的后者却游离在公开的网络舆论场之外。无独有偶,《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24小时内吸引用户充值超1200万元,咪蒙再创业后的新公司旗下达人“姜十七”主演《夜班日记》播放量破10亿,可在熟人社交的朋友圈里同样讨论寥寥。

  一样的微短剧之名、一样的巨大流量,为什么“能见度”不可同日而语?打开剧集就见分晓。有网友总结《无双》,全剧剧情不外乎两句话,“来人!给我断了他的腿!”“住手!你们可知他是谁?!”一样的极致反转重复90多遍,产出90余集,不求逻辑、没有创新,更遑论情怀、价值。再看“姜十七”,从“契约恋爱”的《不熟恋人》、“捡了个失忆总裁”的《需要浪漫和你》到“替嫁”主题的《我猜你爱我》,她的每部短剧万变不离其宗,都是高概念集合、甜宠打底、情绪扩大。而放眼更多微短剧,内容高度雷同,重生之皇后穿越到现代、闪婚之老公瞒了我首富身份、复仇之草根归来摇身战神等,可谓“狗血又俗套”。

  一位短剧从业人告诉记者,如今的微短剧领域精华与糟粕同在,有人把微短剧当精品内容做,有人只视其为流量生意。那些“狗血剧”基本囊括了早年网文野蛮生长阶段的白日梦叙事、限制级表达。制作方只需揪住霸道总裁、性别互换、重生复仇、黑帮斗法、手撕小三等元素变化排列组合,就能炮制海量产品,以眼球效应煽动情绪,用直击人性本能的欲望抓住观众“爽点”。“但如此无脑又低俗的内容,很多受众是羞于分享的。”于是,在“暗爽”的刺激和“低俗”的评价里,不少“狗血”微短剧闷声发财。

  如果不能摆脱低俗,“隐秘的暴利”很难持续

  如同一些受众羞于分享自己为之“无脑上头”的微短剧,也很少有传统影视公司高调营销自家的微短剧布局,尤其是在“第三种模式”进击之后。

  业内人士透露,基于不同平台特点,微短剧从制作到盈利,模式已完全分化。“爱优腾芒”长视频平台和B站虽都打出了各自的微短剧专属厂牌,但单集10分钟左右的短剧才是主流,平台与制作方靠用户票房来分账盈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主打每集3分钟以下的微短剧,涌现了“姜十七”“一只璐”“御儿”等知名短剧达人。他们通过直播电商、品牌订制或在剧中挂上“小黄车”等广告形式,完成商业循环。而一年前,第三种模式——小程序微短剧悄然发育。这类产品竖屏拍摄,画面信息量有限,依靠在各平台投流,带着用户跳转到各自开发的小程序。在小程序内,微短剧通常前几集免费,到了关键剧情点设置付费,虽一集一元,但一分钟一集、全剧上百集,用户最终耗费在小程序剧上的时间和金钱可能远超一部院线电影。

  凭更“低成本”和“高效变现”的优势,第三种模式近一年来吸引了大量资金和团队涌入,短期内野蛮生长。目前,小程序微短剧已形成了包括网文等IP机构、短剧制作机构、流量分发机构、技术服务商等在内的行业生产链。这笔流量生意里,制作环节是粗糙甚至粗鄙的,因为无需逻辑和艺术性,小程序微短剧靠几个人凑班子、10天写剧本、7天就能拍完。即便不能剧剧都爆,但短时间收回成本、赚个数十万元却是预期之内的。也正因入局者杂、门槛低、闭环运作,小程序微短剧俨然“隐秘的暴利”。而一部剧一个小程序、打一枪换个平台的做法,更让许多小程序微短剧在被监管、被封下架之前,已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也进一步拉低产品底线。

  “好在,相关部门及时出手,一定程度遏制了微短剧粗制滥造、大打擦边的势头。”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认为,微短剧要真正成为健康、良性发展的新业态,不能全盘依赖监管。行业内需要强化底线意识,增强行业自律,自觉抵制低俗、媚俗、恶俗的内容。在他看来,随着主管部门治理力度持续加强,“隐秘的暴利”被揭穿底牌,微短剧市场的去芜存菁、规范化生长将是大势所趋。

  在微短剧大会上,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不能摆脱低俗,不能摆脱过度商业化,不能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不能跨越到精品,放任内容一味下沉,微短剧行业规模也许很快就缩水。”一个“低质内卷”的行业,终归速生亦速朽。(记者王彦)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