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3黄渤海·青葱青年影展”落幕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2023黄渤海·青葱青年影展”落幕

来源:新华网2023-11-15 15:49

  11月8日至11月14日,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烟台黄渤海新区主办,央视频联合主办的“2023黄渤海·青葱青年影展”落幕。此次影展通过电影展映、青年创作论坛、海湾影话和校园电影公开课等20场电影主题城市文化交流活动。

/Users/kiera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31115133616/output_1.pngoutput_1

  2023黄渤海·青葱青年影展横版海报

  “黄渤海·青葱青年影展”通过“光影潮汐”与“青葱踏浪”两个单元,集结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李少红导演《生死劫》、黄建新导演《错位》、管虎导演《斗牛》、张杨导演《火山》、大鹏导演《热烈》,以及青葱计划导演白雪《过春天》、申瑜《兔子暴力》、梁鸣《日光之下》、李亘《如果有一天我终将离开》、那嘉佐《街娃儿》共十部影片。众主创参与映后交流活动,与观众分享了电影幕后的精彩内容、创作理念和观点。

  在以“未来创作,潮涌向前”为主题的八角湾开幕论坛,一线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著名导演、监制黄建新、管虎、张杨,电影学者、策展人、制片人马可穆勒,出品人、监制、制片人刘开珞,青葱导演高朋、龙凌云、耿子涵,分别从技术革新、产业现状、导演创作等角度,聚焦更具广阔性和未来性的青年电影创作开展交流。以开放、从容、笃定的心态来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同时努力呵护好内心的柔软和单纯,保持对待艺术创作时最纯真的心态和最真挚的情感。

  以“走进青年导演的取景器”为主题的创作论坛以青年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为讨论线索,共同聚焦电影创作的新生力量,在青年导演的取景器中窥见创作的多元表达。青葱计划主创《如果有一天我终将离开》导演李亘和主演齐溪,《日光之下》导演梁鸣和主演吕星辰,《过春天》导演白雪和主演黄尧分别进行了创作回顾,展开了深入对话。通过回忆彼此之间的合作经历、创作状态和对于自身职业身份、创作模式的认知,从多个不同的维度表达了他们对于电影创作的理解。

  在以“视觉与想象力的新宇宙”为主题的电影《错位》交流沙龙上,导演黄建新与美术指导李淼、青年导演章笛沙共同展开交流讨论。

  影展期间还举行了“大师分享:有文化价值的电影可以走向世界”“文学楫,电影潮”“青年艺术创作与北纬三十七度电影漫谈”三场海湾影话交流活动。电影学者、策展人、制片人马可·穆勒,著名导演、监制张杨,青葱导演梁鸣等参与分享,从对未来技术变革潮流的探讨,到对人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的挖掘;从对文学与电影关系的深入交流,到对影像魅力的讨论分享;从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影人之间创作观念的碰撞交流,延展到对城市空间与电影文化关联性的探索……展现了资深电影人与青年导演的观点碰撞。

  青葱校园公开课举办了“走进电影艺术”“热烈电影,热烈人生”“一部电影声音的诞生”三场进校园活动。电影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戴锦华,著名导演、演员大鹏,导演、声音指导德格与在场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专业经验、创作经历和人生感悟,他们从电影的艺术与文化意义、创作理念与技术革新等方面,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电影、认识电影,感受电影的无穷魅力。

  为期7天的“2023黄渤海·青葱青年影展”通过为青年创作者搭建广阔多元的、深入群众的交流场域和成长空间,扩展了电影文化的在地影响力,为未来城市文化与电影产业的进一步结合起到了非常积极正向的示范作用。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举行开幕典礼

  • 以色列接收第七批被扣押人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2023-12-01 08:26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2023-12-01 08:2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01 08:19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2023-12-01 08:15
“三北”工程,是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2023-12-01 04:40
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2023-12-01 04:40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2023-11-30 07:29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2023-11-30 07:27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2023-11-30 07:26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30 05:25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2023-11-30 05:25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