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由华东政法大学老院长雷经天在延安时期真实故事改编的原创大型话剧《立场》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于11月2日至4日连续演出三场,座无虚席。话剧生动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法治建设的历史,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中始终坚守的人民立场。在2021年5月以《雷经天》剧名首演后,先后获批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选题孵化项目、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校园大师剧”专项支持项目等资助,入选“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重点项目,深受业内专家和社会观众好评。
《立场》将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开拓者雷经天的故事搬上话剧舞台,以雷经天审断“黄克功案”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课堂中现代的眼光回溯历史,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法治建设的历史,展示以“人民为中心”的革命法治传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老百姓订立一个新的契约、一个人人平等的契约故事。
“‘把人民举在头顶’‘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一边’是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初心与立场,这次把剧名由《雷经天》改为《立场》就是为了突出这一主题。”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说,“让‘立场’贯穿法治文化建设始终,是继承和发扬以人民为中心的革命法治传统的务实之举,是法学教育必须坚守始终的首要宗旨。”
这部大型人物历史话剧由制作人石春轩子、编剧刘思和导演汪起正等国内优秀青年编导团队,联袂舞台美术设计胡佐、服装造型总设计徐家华等国内一线戏剧艺术家合力打造。主创团队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对该剧的情节设置、形象塑造、人物语言和舞美设计等进行精心打磨,还专赴雷经天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延安采风,深入了解其在延安期间工作和生活情况,切身感受延安革命精神和当地风土人情。
“我相信,这门课在很多人心中都会埋下一颗种子,未来的某一刻,仍会记得‘笃行致知,明德崇法’八个字校训,仍会记得今天的这场法治教育课。大学三年,我先后以观众、演员和助教的身份参与其中。感悟最深的是剧组一直保持着老带新的传统,刚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有了绳索,有了桥,如传递火炬一般,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话剧助教、刑事法学院高鸣远谈到。
2021年至2023年间,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以“《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教育”的首创沉浸式课程形式深入华政校园,通过“讲台-舞台-讲台”方式呈现党在延安时期的法治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地里长出来的法”。教师、演员与助教通过夏季学期课程,以1场校外演出和8场校内汇演展现华政的法治教育,充分体现“五育并举”的教育成效,吸引数千华政学子参与中国法治故事和华政校史故事的视听盛宴。
2021年11月,青春版话剧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邀请展暨南山戏剧节开幕演出,获得优秀剧目。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委组副书记、秘书长傅亦轩观看后谈到,“从思想精神角度来看,《立场》用非常经典的‘黄克功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话剧作品呈现出来,既有普法功能,又超出了一个普法功能。在艺术性上,紧凑的节奏、严密的逻辑可以说是层层递进,如此沉浸式的剧场体验让普法活动由单项式传播向互动式、场景式、服务式传播转变,增强老百姓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制作精良是说舞美中有一个隐喻符号——宝塔山。宝塔山始终高高在上,象征我们始终秉持人民性的立场,更是扎根于所有法律人心中的信仰。”
近年来,华东政法大学持续推进“院校共建”“检校共建”等,一大批教育协作平台和机制如雨后春笋,法学教育已然大踏步地走出高校围墙,为进一步培养和提升社会法治人才素养、营造法治文化氛围贡献智慧和力量。(谢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