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艺术节|马祖耶夫一晚“狂飙”炫完拉赫全套钢琴协奏曲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艺术节|马祖耶夫一晚“狂飙”炫完拉赫全套钢琴协奏曲

来源:新民晚报2023-11-06 15:08

  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重磅引进节目之一,昨晚,俄罗斯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携手指挥家亚历山大·斯拉德科夫斯基、陈正哲与俄罗斯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用将近5小时,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申城观众奉上“狂飙”式的拉赫玛尼诺夫全套钢琴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马祖耶夫表演中

  5部拉赫钢琴作品在这一晚连续奏响,弹至最后的“拉三”,马祖耶夫丝毫不见疲态,他凭借充沛饱满的能量、精湛细腻的技艺,让乐迷观众沉浸其中。当最后一个琴键落下,全场沸腾,起立鼓掌。

  治疗师马祖耶夫堪称当代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最佳诠释者之一。他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重要继承者,在俄罗斯钢琴教学体系中成长,俄派气息纯正。1998年,23岁的马祖耶夫在第11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中夺冠,由此声名鹊起。

  马祖耶夫与拉赫玛尼诺夫的渊源十分深厚。20年前,他在巴黎弹奏“拉三”,拉赫的孙子就在现场,而那一晚的指挥正是刚刚去世的俄罗斯指挥大师尤里·特米尔卡诺夫。

  音乐会结束后,老人找到年轻的马祖耶夫说:“小伙子,如果你能戒烟,我就送你一份大礼。”他立刻弹掉了手里的烟头,伸手要礼物。老人说:“我寄给你两份乐谱,那是拉赫学生时代创作的两部作品,从未问世。”这份乐谱曾在邮寄给柴可夫斯基的途中丢失,辗转被格林卡博物馆收藏,兜兜转转后,最终到了马祖耶夫手中。

  在瑞士的拉赫故居,马祖耶夫用拉赫的钢琴演奏了两部作品并录音,那架施坦威是1929年施坦威公司送给拉赫的。那段寄居时光被马祖耶夫称为自己的“高光时刻”:“我睡在拉赫的床上,弹着他的琴、读着他的信,翻看他的乐谱,觉得自己和他进行着跨越时空的交流。”

  于马祖耶夫而言,拉赫玛尼诺夫就像是人类灵魂的治疗者。他说:“拉赫的一生很悲惨,经受了许多苦难。尽管如此,他还是找到了征服痛苦的光,肯定了生命。我相信,相比以往任何时候,今天的我们都更需要拉赫玛尼诺夫。”

  “马拉松”优秀的钢琴家和运动员一样,都需要好体能,这一点在这场“马拉松”钢琴音乐会上体现出来。但观众在惊讶于马祖耶夫整整一晚能量爆棚的时候,或许没有想到,他在白天刚刚完成了一场外滩边的“马拉松”。来上海时间紧迫,他说就逛了逛外滩,大概走了10公里。

  “吃饱,睡足。”返璞归真就是马祖耶夫的养生之道。“你们知道,弹这一晚的钢琴,我起码能掉三斤肉,所以我从来不减肥,食物是稳定状态的关键。”演出前一晚的那一餐尤其重要,他特别说道,“我们昨晚去了静安寺,吃了本帮菜,那碗汤特别棒。”一场“马拉松”音乐会对钢琴家、指挥、乐队和观众都是挑战。他说:“我没问题,跑完这场再跑一场我也可以。至于观众,我会弹快点,绝对不会让他们觉得无聊。”

  爱吃也爱运动,弹琴之余,他爱好广泛,游泳、冰球都不在话下,在他的家乡还有一支马祖耶夫足球队:“我只要回去就会踢球,我踢中场,就梅西那个位置。”

  昨晚,台上的那架钢琴也很吸睛,它并非国际级比赛表演御用的斯坦威,而是近15年来快速崛起的中国品牌——长江钢琴。马祖耶夫第一次弹长江琴是五年前在一次香港的音乐会上,“我很喜欢这琴的音色,从低到高,他的音量差别很大,能对乐曲做多层次处理。”俄罗斯钢琴学派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钢琴“歌唱”,他说:“拉赫是学派代表,听他生前的演奏录音,会刷新你们对键盘乐器的想象,虽然也是敲击琴键来奏乐,但他就是能让钢琴唱歌。”正因获得马祖耶夫的欣赏,长江琴被推荐登上柴赛,成为首个登上国际大型赛事舞台的中国钢琴品牌。(新民晚报记者朱渊 王凯摄影)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举行开幕典礼

  • 以色列接收第七批被扣押人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2023-12-01 08:26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2023-12-01 08:2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01 08:19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2023-12-01 08:15
“三北”工程,是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2023-12-01 04:40
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2023-12-01 04:40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2023-11-30 07:29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2023-11-30 07:27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2023-11-30 07:26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30 05:25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2023-11-30 05:25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