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家大剧院版《阿依达》震撼归来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国家大剧院版《阿依达》震撼归来

来源:北京日报2023-11-06 10:23

  记者 高倩

  柔婉哀伤的前奏曲中大幕挽起,舞台上,沙海无垠,河湾流淌,雄伟的城邦如同海市蜃楼从远处浮现,苍凉壮阔的史诗气质扑面而来……11月1日至5日,《阿依达》再次登台国家大剧院,气势恢弘,撼人心魄。

  以古埃及法老王时期为故事背景的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向来因“宏大”而闻名,2015年,国家大剧院曾将这部“大歌剧”作为开年大戏重磅推出,指挥大师祖宾·梅塔亲自挂帅,盛况至今令人难忘。

  中外艺术家联袂塑造传奇群像

  执棒本轮演出的指挥名家雷纳托·帕伦波深谙意大利歌剧精髓。作为一名威尔第专家,帕伦波对《阿依达》有着绝对的自信,在他的带领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的表现磅礴大气,在“起来,向神圣的尼罗河挺进吧”“光荣属于埃及”等重要的群众场面中,合唱团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拔起了整部作品的精气神。

  威尔第为主要角色赋予了浓墨重彩的刻画,他们的性格与心理充满戏剧性和冲击力。女主角阿依达是威尔第歌剧中最赏心悦目的角色之一,饰演阿依达的女高音苏珊娜·布朗齐尼、孙秀苇在“祝你胜利归来”“祖国蔚蓝的天空”等咏叹调中极力展现阿依达身处爱人与父亲、私情与家国之间的两难境地,剧烈的情绪变化、高难的演唱技巧是对歌唱家的极致考验。

  威尔第对男高音同样“不留情”,全剧开场仅数分钟,第一个大咏叹调便由男主角拉达梅斯唱响,在尚未充分热身的情况下,豪尔赫·德·莱昂、王冲两位饰演者的英雄男高音赢得现场热烈喝彩。

  此外,挣扎在爱慕、怀疑、仇恨、嫉妒等多种情绪中的埃及公主安奈瑞斯人物形象饱满立体,女中音阿纳斯塔西娅·博尔德列娃、牛莎莎展现出了对角色的准确揣摩;达利博尔·耶尼施、张扬饰演的阿依达父亲阿莫纳斯洛,关致京饰演的法老王,张文沁饰演的女祭司长等角色,也都有着相当精彩的表现,他们共同塑造出了那个远去的传奇年代里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

  400人班底通力合作“大歌剧”

  在舞美呈现方面,国家大剧院版《阿依达》将“大”做到了极致——

  第一幕中,巍峨如巨楼的大船缓缓前进,神庙赫然耸立,几乎将歌剧院舞台庞大的空间顶满;

  庄重肃穆的气氛在第二幕著名的“凯旋”场景中达到了一次令人屏息的高峰,6把埃及小号吹响家喻户晓的“凯旋进行曲”,一件件战利品轮番展现,盛大的欢庆游行中,“羊头”战船驶出黑暗,载着英雄拉达梅斯归来,格外震撼;

  尾声阶段,泄露军机的拉达梅斯在木乃伊巨墙下接受审判,人影矗立,色调阴暗,威严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从故事背景和音乐气质出发,《阿依达》在世界各地上演时,场面一般都很盛大。”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相关负责人李斌说。当年创排时,舞美设计大师埃兹欧·弗里杰利奥在这一版《阿依达》中尽情挥洒他的灵感与构想,作品的体量规模之大在国家大剧院众多制作剧目中稳居前列,“全部4幕的布景一般要用4天运到剧院,拼接装台时间也要4到5天。”

  李斌透露,第一幕中驶过尼罗河的大船重达10吨,需要70名工作人员把它从侧幕推上舞台;《阿依达》标志性的“羊头”战船桅杆高度则高达12.5米,进入舞台核心区域后又被整体升起4米;审判拉达梅斯的木乃伊巨墙进行了喷砂处理,墙片重达2.5吨,再加上20名站立其上的演员,整体需动用6根能承重750公斤的吊杆才能实现悬空肃杀的艺术效果;为了有质感地还原古埃及的风土人情,1吨黄沙被铺上舞台,周边的缝隙被工作人员细致封闭,以防沙子渗落干扰机械运行……

  每次演《阿依达》,歌剧院的舞台和外围区域被全部占满,“就像变成了华容道游戏。”李斌比喻道。通常情况下,一台歌剧需要3到4位舞台监督协调配合,而《阿依达》需要9位,他们精确计算每一块布景的升降推拉,一旦一个环节失误,后续演出就难以再准确衔接,“如此庞大的体量和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对舞台技术的巨大挑战。”

  自2015年首演至今8年来,《阿依达》三轮登台,复排频率算不上密集,技术固然是一大难点,但在李斌看来,这部真正意义上的“大戏”也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这轮演出,雷纳托·帕伦波、国内外歌唱家各自领衔的主演阵容以及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倾力合作,近400位艺术家和幕后工作者为气势磅礴的华美制作填上了与之匹配的充实内里,这是《阿依达》真正无愧于“大歌剧”之名的魅力所在。

  《阿依达》恢弘的场景。王小京摄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航展举行地面装备动态演示

  •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厦门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可能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2024-11-12 09:09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2024-11-12 09:09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2024-11-12 09:08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2024-11-12 09:06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2024-11-12 09:05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
2024-11-12 09:06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