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现代舞蹈语汇描摹普希金笔下的诗意灵魂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现代舞蹈语汇描摹普希金笔下的诗意灵魂

来源:文汇报2023-11-06 10:17

  记者 宣晶

  柴可夫斯基古典作品混搭斯特柯夫斯基的摇滚乐,舞者们在喧闹的迪斯科舞厅里“跳芭蕾”,这样的“奥涅金”第一次见。前昨两日,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的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舞态恣意率性,表演极具张力。上海是该剧首次中国巡演的第一站,申城观众领略了“俄罗斯芭蕾新名片”的迷人魅力。

  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根据俄罗斯文学家普希金的同名诗体小说创作,相比遵循原著的改编,艾夫曼更重视以肢体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在他的创作中,文学经典被灌注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热情。艾夫曼的优秀舞者用充满现代性的舞蹈语汇,再现普希金创造的俄罗斯灵魂诗意形象——“神秘的、难以预测的、无人能比的感性”。

  汲取文学著作养分,生动展现复杂的心理变化

  在庄严而从容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中,身着黑色正装和舞裙的男男女女登场了。20世纪奢华舞会的场景中,奥涅金与达吉雅娜宿命般地相遇。随即,穿越时代的电吉他、电视、墨镜、皮夹克等现代产品频频出现在舞台上,似乎除了主角们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情感线索,其他一切都和原著并无关系……

  文学巨著《叶甫盖尼·奥涅金》并非第一次被搬上芭蕾舞台,“戏剧芭蕾”编导大师约翰·克兰科早在1965年就将其改编为三幕芭蕾舞剧。克兰科版的芭蕾作品极具叙事美感,以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展现19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的情态与乡村平民的生活。然而,艾夫曼却将普希金笔下的主人公带到现代,喧闹的迪斯科舞厅中,男女主人公摆脱不了那个不安与骚动的世界。

  艾夫曼汲取文学著作的养分,将人物身上强烈的戏剧冲突与复杂的心理变化,生动展现在舞台上,动荡社会加剧了戏剧冲突。被历史洪流裹挟着,角色的性格越发极端化:奥涅金碌碌无为却目空一切,达吉雅娜蜕变得成熟世故,连斯基死后化为了主角心中的“天使与恶魔”。全新的故事背景与复杂的角色形象,赋予人物更深刻的解读,描摹了动荡社会里的民生百态,刻画出灵魂迷失后的痛苦挣扎。“这些故事容易引起共鸣,让观众从剧中人物的渴望、矛盾、痛苦、挣扎、无奈、绝望以至死亡中,找到情感宣泄的出口。”艾夫曼说。

  寻找更加广阔空间,深刻述说人类的精神世界

  鲍里斯·艾夫曼出生在阿尔泰边疆区的小城鲁布佐夫斯克,曾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修习芭蕾舞剧编导专业。1977年,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成立,其艺术创作彻底改变了观众对俄罗斯芭蕾的印象。艾夫曼以独特风格解读文学经典,《安娜·卡列尼娜》《第十二夜》《红色吉赛尔》《唐璜与莫里哀》《罗丹》等作品连缀成了“心灵芭蕾”最光润的珠串。

  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时长约100分钟,艾夫曼删除了情感过渡情节,简化了芭蕾连接的步伐,却在剧中嵌入展示欲望、恐惧、生死的梦境,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创新编排的舞蹈动作新颖迷人,动作之间的衔接切换快得惊人。舞团演员展现了卓越的舞蹈技术和强大的戏剧表演实力,一波又一波将情绪表达和戏剧冲突推至极限。

  在配乐上,艾夫曼别出心裁,将柴可夫斯基的古典作品与斯特柯夫斯基的摇滚乐融入背景音乐。时而舒缓优美的古典音乐碰撞着尖锐刺耳的摇滚音乐,展现复杂多样的现代情感,为舞蹈增加了感染力、冲击力。

  “我全部的舞蹈创作就是为芭蕾寻求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寻找一种能够表达人类精神生活的身体语言。”艾夫曼如是说。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创作于2009年,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舞台灯光算不上炫目,舞台装置更没什么神奇。有些场景里,台上甚至只摆放一两件简单家具,将偌大空间都留给了舞者。反观当下有些新创舞剧执着于舞美道具的奢华繁复,追求着高科技的新奇诡谲,却拿不出一段酣畅淋漓的舞蹈,说不好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不知道是哪里跑偏了呢?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 北京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2025-08-27 09:42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团队的汪程远副研究员,携手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中玄武岩岩屑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该研究不仅刷新了人们对月球热演化历史的认知,也为解释其他无大气、小型天体的火山活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08-26 10:26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定量评价了地震后河床沙这类粗颗粒沉积物通量及其长期变化,揭示了地震对河床沙的影响远比预期更大更久。
2025-08-25 10:08
23日,在南海中沙海域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2025-08-25 10:00
从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项目一体式余热导出原理验证试验顺利完成。
2025-08-25 09:58
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成功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
2025-08-25 09:57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孔令让研究团队首次组装了小麦远缘杂交常用物种中间偃麦草和鹅观草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
2025-08-25 09:54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2025-08-22 10:12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2025-08-22 10:12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2025-08-22 10:11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
2025-08-22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