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古建音乐季以音乐焕活文物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北京古建音乐季以音乐焕活文物

来源:北京日报2023-10-23 10:56

  记者 李洋

  延续3000年的雅乐再次奏响,600余年历史的国宝建筑里再闻妙音。10月20日,2023北京古建音乐季在天坛神乐署拉开帷幕。在北京最美的秋天,音乐季将以古建为线,以音乐为媒,选10处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寺观、楼馆、高坛,上演8场音乐会、2场艺术公教和对话活动,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焕发古建空间活力。

  2023北京古建音乐季10月20日在天坛神乐署拉开帷幕。记者方非摄

  ●10处古建“一处一策”

  音乐季以“伴瓦梁以旋律给岁月以生命”为主题,以东城为原点,选择钟鼓楼、宏恩观、国子监、天坛、汀州会馆(北馆)、永定门等点位,并进一步聚合全市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适合音乐艺术呈现的文物古建筑,如先农坛、万寿寺、大觉寺、灵岳寺、白塔寺等,作为表演和活动场地,呈现“一轴、两边、多点聚合”阵列,形成多点触达联通。

  表演和活动“一处一策”,小而精、雅而美。比如,10月20日在天坛神乐署的开幕演出,因演出本身的重要意义和地点的庄重肃穆,挑选了神乐署雅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及其下辖“青衫渡”男子室内乐团和“俪人行”女子室内乐团为表演机构。所选曲目或庄重大气,或热烈丰富。

  9月22日举办的秋日序章音乐会则选择了钟楼北侧的宏恩观,更倾向于娓娓讲述建筑历史。宏恩观是一座被誉为“龙尾之要”的古建,修缮完毕后,正计划转型为中轴线博物馆。当天,大提琴家宋昭演奏《独白》《与月酌》《回归》《秋意浓》四支曲子。每支曲子的演奏间歇,都会有旁白讲述古建历史:这里1296年始建为佛寺,后扩建改为道观,新中国成立初期成为北京标准件二厂的厂房,上世纪90年代后又先后有过大杂院、钟鼓楼菜市场、杂家咖啡馆等身份。这些历史回顾与当天演奏的曲子相得益彰。

  ●创新文化传承传播场景

  用音乐陪伴古建,用艺术连接时间与空间,让古建及其历史焕发崭新生命力,也让现代人生活在一种更深邃的时空意义上。这是北京古建音乐季努力营造的文化传承传播场景。

  白塔寺与摇滚乐,乍一听完全不在一个范畴。但熟悉其历史的人知道,白塔寺是由忽必烈敕令建造的,曾是元朝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音乐季将邀请内蒙古先锋乐队——杭盖乐队在此举办音乐会《古老的回答》。乐队将献上《金秋》《拜访》《我的母亲》《杭盖》《轮回》等经典歌曲,以音符连接过去与现在。

  古词新唱,是当下音乐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时常会采用的一种方式。古建音乐季选择了门头沟斋堂镇北部白铁山上的灵岳寺作为古词新唱的地点,将于11月邀请游吟歌者“四仰”父女前来演唱。父女俩将在高山之巅、在唐代兴建的寺院大殿前,吟唱同一时代的诗歌,展开独特的对话与传承。

  ●打造文物活化利用品牌

  北京古建音乐季始发于2021年,依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古建+音乐”模式打造文物活化利用品牌。人们在古建场所里展开对建筑、音乐、美术、历史、人文的沉浸式体验,为文物价值的诠释提供全新角度。

  今年音乐季期间,斯斯与帆乐队、羽管键琴家江禹杉、古筝演奏家程浩如、歌手图力古尔刚子等,均将在独特的地点完成独特的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艺术表达中国精神、中国传统,也将艺术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国际性相融合,展现自信、真实、立体的当下中国。

  今年的音乐季由市文物局、市广电局、东城区委区政府指导,东城区委宣传部和区文旅局主办,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市公园管理中心及西城、海淀、门头沟文旅局协办。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举行开幕典礼

  • 以色列接收第七批被扣押人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2023-12-01 08:26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2023-12-01 08:2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01 08:19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2023-12-01 08:15
“三北”工程,是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2023-12-01 04:40
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2023-12-01 04:40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2023-11-30 07:29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2023-11-30 07:27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2023-11-30 07:26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30 05:25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2023-11-30 05:25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