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室内歌剧新形态赢得观众盛赞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室内歌剧新形态赢得观众盛赞

来源:北京日报2023-10-09 10:29

  记者 王润

  一座粘满“血迹”的巨大人形雕像从舞台深处一直延展到观众席上方;演员们身穿设计感十足的“网状架构”服装一边吟唱,一边行走在环形舞台四周;乐队和字幕则安排在舞台中间的凹陷空间当中……由瞿小松作曲、编剧、翻译,叶聪指挥,易立明导演的独幕歌剧《俄狄浦斯之死》,作为北京首届室内歌剧节开幕大戏,近日在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歌剧院首演。该剧不仅吸引濮存昕、郭文景、郝维亚、谭韶远等众多专业人士前来观看,也让观众欣赏到不同于传统歌剧的当代室内歌剧独特风格。

  和传统歌剧常见的庞大制作、经典故事、华丽舞美服装、大段咏叹调明显不同,独幕歌剧《俄狄浦斯之死》的舞台和服装都很简约,但又充满极具当代审美的视觉冲击力和隐喻色彩;剧中音乐和演唱也非常大胆新颖,风格多变。整场演出不到1小时,没有太复杂的人物和情节,但无论是中西兼具的人物造型,还是融入中国民歌的多元音乐,以及融合了西方哲学与东方禅意的艺术表达,都给人一种兼顾古今中外的当代感。

  众所周知,俄狄浦斯试图逃避注定的命运,最终却一步步实现预言的故事,是古希腊悲剧的重要篇章。歌剧《俄狄浦斯之死》虽然改编自古希腊悲剧,但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众所周知的“弑父娶母”情节和悲剧性的宿命感上,而是带领观众跟随双目失明的俄狄浦斯孤独的脚步,感受他自我流放的20年岁月中难以割舍的爱恨情仇,见证他在弥留之际梳理自己的人生,最终超脱世间的束缚,坦然接受命运,进入另一个境界……观众通过俄狄浦斯人物的命运和人生的困境,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人生终极哲学问题。

  在剧中扮演俄狄浦斯的赵一峦和扮演克瑞翁的宋沣润都是中央歌剧院演员,他们平时经常演出的基本都是传统宏大的歌剧,这次也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很先锋前卫”的室内歌剧,都觉得非常有意思:“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因为这样新颖的作品和传统歌剧绝对不一样,让我们对人物会有很多新的理解,演唱方式也扩宽了很多。”他们都笑称,整个舞台就像是一件当代的“先锋装置艺术”“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乐队在舞台中间!而且也是第一次离观众这么近演唱歌剧,观众估计都能看到我们脸上的汗水,还是挺有挑战性的!”

  “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形态,艺术家也都在挑战自己表达的极限,包括智慧的极限,想象力、理解力的极限,还有对世界认知的极限。特别是现代音乐,更是在扩展边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演员濮存昕对“室内歌剧”的演出形式和艺术探索表示非常支持,“中国话剧当年出现《绝对信号》,还有实验戏剧,都是让大家慢慢接受现代性。音乐界也是这样,谭盾、瞿小松他们的创作是有一定超前性的,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接受和喜欢。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我们不能老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俄狄浦斯之死》首演也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观众美纱看完后感叹道:“室内歌剧的形式不同于传统歌剧,让人很惊喜,能让中国观众更好地沉浸式接受。很多念白和吟唱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见到字幕和乐队在舞台的中间,看起来很舒适,而且能更好地融入剧情中。”

  主创访谈

  “盲人拐杖细节改编有两个隐喻”

  “看《俄狄浦斯之死》之前,观众对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在克隆勒斯》知道多少并不重要。”该剧作曲、编剧、翻译,著名音乐人瞿小松多年来行走于国际之间,被西方乐评称为“无法归类的行者”,他表示,“古希腊悲剧以神话传说为基,人的命运由众神决定。东方却有一个系统理论,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

  瞿小松在《俄狄浦斯之死》中突出了俄狄浦斯对女儿、对舅舅克瑞翁的强烈情感。“俄狄浦斯对女儿们的情感,是他与这个世界的最后纽带。另外,我保留了俄狄浦斯对舅舅克瑞翁强烈的愤怒和仇恨,把他当作不可饶恕的宿敌。而当这些情感纽带最终脱钩,俄狄浦斯也就彻底无所束缚。”

  原剧本中,大女儿安提戈涅一直伴随父亲俄狄浦斯20年的流浪生涯,成为父亲的“眼睛”和“拐杖”。而在瞿小松的剧本中,则假设俄狄浦斯20年来一直独自流浪,只有一根盲人拐杖。“这个细节的改编有两个隐喻,一是我们大家生活当中其实都依赖着不同意义的拐杖;二是每个人最终都无可回避地要独自面对自己的生命。俄狄浦斯也是如此。”

  《俄狄浦斯之死》的结局是开放式的:俄狄浦斯最终将拐杖缓缓举向天空,又缓缓放回大地,从而抵达坦荡空阔的大自由,进入一个新的起点。瞿小松说:“我猜想,超人俄狄浦斯在历经20年风雨艰辛的黑暗思索后,其灵魂之眼最终开悟。他最终解脱了生死的循环,一如禅师,在漫长的苦难之后抵达了最终的彻悟。”

  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院长易立明不仅导演和设计了众多话剧作品,在歌剧领域同样创作颇丰。酷爱音乐的他在创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时,就特别重视“歌剧院”的声场环境建设:“我们的歌剧院不算很大,但是声音很好。歌剧也不一定都是复杂的大制作,我们今天这个作品的舞台其实挺简单的,但很有视觉冲击力。大家也不用觉得歌剧很神秘,欣赏门槛很高,其实对音乐的感受就像对美食一样,是人的本能,谁都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和见解。”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

  • 坐着高铁吃烤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