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民族舞剧《红楼梦》: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挽歌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民族舞剧《红楼梦》: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挽歌

来源:北京日报2023-09-26 10:04

  民族舞剧《红楼梦》剧照 黎星工作室供图

  民族舞剧《红楼梦》中,舞台最前端一道闪着光泽的大幕格外独特。一块块亚克力方形薄板连缀排列,表面的镀金薄膜,在多媒体的投影下,时而金光灿灿,时而水波荡漾,既像金属,又如琉璃。

  第十章“团圆”后,大幕降下,以金色勾画的亭台楼阁、游廊水榭投影其上。随之一同出现的,是十二钗的身影。她们或回眸,或凝望,之后便与那金门玉户、桂殿兰宫一道消散,如璀璨的烟花坠落,如金色的流沙逝去,好似烟云流散,大梦一场。“彩云易散琉璃脆”,在这部《红楼梦》的舞台上落了地。

  一如这质感独特的大幕,民族舞剧《红楼梦》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气质。不久前,它将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收入囊中,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迎来第100场演出。

  《红楼梦》这部皇皇巨著,各种形式的改编搬演由来已久且数量众多,仅就舞剧而言,近年也有多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先后与观众见面。如何在还原与创造间取得平衡、怎样在不同艺术形式差异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如何面对新观众和老粉丝的不同期待,以及珠玉在前的其他改编作品……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小心对待、慎之又慎。也正因如此,改编经典既充满先天优势,也带有无形束缚。

  改编作品呈现的样貌,取决于创作者进入经典的方式,而方式的选择背后,则是创作者对原作的理解和由此生发的个人表达。在改编的过程中,原作被解码又再度编码;在观众眼前,改编之作同样要经历这一过程。

  尽管导演黎星曾说,在创作民族舞剧《红楼梦》的过程中,他只是尝试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未曾设想会得到怎样的反响,但事实证明,这群年轻的创作者的确寻找到了一种让大多数人能够顺畅、温和地走近《红楼梦》的方式。原著的意韵、改编者的思考与观众的理解在剧中形成了通路,完成了闭环,于是也就有了那些掌声、泪水和愿意多次刷剧的观众。

  在绝大多数根据《红楼梦》创作的文艺作品中,宝黛的爱情、贾府的兴衰常常是故事的主线,宝玉是当仁不让的主角,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场面”总会被悉数再现。但在这部舞剧中,主角是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那些被时代和权力压抑、损害、掠夺的女性。宝玉则成为回忆者、观察者和讲述者,牵引出一条线索,领着人们走一遭,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谱一曲对青春、对女性、对生命、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挽歌。

  民族舞剧《红楼梦》打破常规的叙事手法,将章回体小说的特色融入剧中,以“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12个篇章呈现全剧,不仅在外在形式上与原著形成呼应,也以凝练的笔触删繁就简,将悲剧的力量感层层堆叠。

  《红楼梦》里,盛极而衰的贾府,青春凋零的女性,都指向曹雪芹对世事无常、大梦一场的慨叹。曾经的富贵、繁华、团圆、青春有多么美好,最终的衰败、孤寂、离散、陨落就有多么悲凉。舞剧抓住了原著的这一基调,并将其融于翩跹衣袂、眼波流转之中,敲击在观众心头。

  “省亲”一章,纯黑色的舞台背景阴森冷寂,几排黄色宫灯的高悬,一众宫人排成整齐的阵列,元妃一袭华服端正立于中间。他们无一例外地装在一个个巨大的“套子”里,没有表情、没有情绪,如提线木偶般僵化舞蹈、机械动作,元妃的明黄色被包围在宫人冰冷肃穆的蓝色中,没有华贵威严,只如被围困禁锢。直到她褪下这层躯壳,方才恢复生气,从“贤德妃”变回“元春”,舞姿也自由鲜活起来。但相聚短暂,她又不得不回到“套子”之中,做回那富贵却无意趣的“贤德妃”。不着一言一字,悲剧感、宿命感、无力感已然扑面而来。

  “冲喜”一章对色彩的运用在强化冲击力上更为突出。宝玉与宝钗大婚当晚,黛玉香消玉殒。创作者将两个时空并置,舞台前端,宝玉与宝钗拜堂成亲,舞台后方,黛玉一袭白衣出现在病榻之上。红色的帷幔、红色的嫁衣,大片的红色却毫无喜庆之感,反而透着阴郁森冷,犹如殷红的鲜血。身着红色衣衫的仆人们围绕着黛玉,不停甩动白色的水袖,伴着急促的鼓点,红白交织的道道身影如同催命的狂舞。终于,红色的帷幔升起,一道白绫陡然下落,黛玉珠沉玉碎,令人心惊。

  可以说,民族舞剧《红楼梦》的舞台,传递出鲜明的传统美学底色,而调和这色彩的笔触,则颇具现代感和年轻态。无论是既能够区隔舞台空间又可以营造意境的帷幕,还是兼具实用性和意象性作用的屏风,又或是富于中式美感的长条案几、折扇、宫灯、轿子等,都是舞台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将人们带入情境的同时,开辟出表达和阐释的新空间。

  如果说“游园”一章让在原著中从未同框出现的十二钗相聚起舞,是创作者动情的“美好私心”,那么“花葬”一章则寄寓了一份对青春和生命力量的思考与赞美。

  当繁华散去,群芳消散,舞台上出现一片洁白的花海。十二钗身着颜色各异的长裙,披散长发,端坐于十二把高背官帽椅上。此刻的舞台上,所有的帷幕、侧幕全部消失,舞台两侧的设备在观众面前一览无余。伴着音乐,十二钗跳起现代舞,她们脱掉外袍,舞动长发,围绕形如墓碑的椅子不断攀爬、翻滚,不断拉扯、挣扎。她们终于成为拥有色彩的生命,褪去外壳枷锁,回归生命本真,悲号控诉,抗争不止。

  最终,一切归于静默,十二钗渐次离去,徒留满地花朵和宝玉凝望的背影。“花葬”就像一场盛大瑰丽的祭奠,又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澎湃而克制,饱满而留白。在这场创作者营造出的“红楼一梦”中,人人皆是梦中人。(作者为文艺评论人、媒体人 曹雪盟)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龙山:强降雨后恢复生产生活

  • 走进南博会旅居云南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