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民族舞剧《红楼梦》: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挽歌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民族舞剧《红楼梦》: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挽歌

来源:北京日报2023-09-26 10:04

  民族舞剧《红楼梦》剧照 黎星工作室供图

  民族舞剧《红楼梦》中,舞台最前端一道闪着光泽的大幕格外独特。一块块亚克力方形薄板连缀排列,表面的镀金薄膜,在多媒体的投影下,时而金光灿灿,时而水波荡漾,既像金属,又如琉璃。

  第十章“团圆”后,大幕降下,以金色勾画的亭台楼阁、游廊水榭投影其上。随之一同出现的,是十二钗的身影。她们或回眸,或凝望,之后便与那金门玉户、桂殿兰宫一道消散,如璀璨的烟花坠落,如金色的流沙逝去,好似烟云流散,大梦一场。“彩云易散琉璃脆”,在这部《红楼梦》的舞台上落了地。

  一如这质感独特的大幕,民族舞剧《红楼梦》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气质。不久前,它将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收入囊中,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迎来第100场演出。

  《红楼梦》这部皇皇巨著,各种形式的改编搬演由来已久且数量众多,仅就舞剧而言,近年也有多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先后与观众见面。如何在还原与创造间取得平衡、怎样在不同艺术形式差异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如何面对新观众和老粉丝的不同期待,以及珠玉在前的其他改编作品……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小心对待、慎之又慎。也正因如此,改编经典既充满先天优势,也带有无形束缚。

  改编作品呈现的样貌,取决于创作者进入经典的方式,而方式的选择背后,则是创作者对原作的理解和由此生发的个人表达。在改编的过程中,原作被解码又再度编码;在观众眼前,改编之作同样要经历这一过程。

  尽管导演黎星曾说,在创作民族舞剧《红楼梦》的过程中,他只是尝试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未曾设想会得到怎样的反响,但事实证明,这群年轻的创作者的确寻找到了一种让大多数人能够顺畅、温和地走近《红楼梦》的方式。原著的意韵、改编者的思考与观众的理解在剧中形成了通路,完成了闭环,于是也就有了那些掌声、泪水和愿意多次刷剧的观众。

  在绝大多数根据《红楼梦》创作的文艺作品中,宝黛的爱情、贾府的兴衰常常是故事的主线,宝玉是当仁不让的主角,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场面”总会被悉数再现。但在这部舞剧中,主角是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那些被时代和权力压抑、损害、掠夺的女性。宝玉则成为回忆者、观察者和讲述者,牵引出一条线索,领着人们走一遭,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谱一曲对青春、对女性、对生命、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挽歌。

  民族舞剧《红楼梦》打破常规的叙事手法,将章回体小说的特色融入剧中,以“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12个篇章呈现全剧,不仅在外在形式上与原著形成呼应,也以凝练的笔触删繁就简,将悲剧的力量感层层堆叠。

  《红楼梦》里,盛极而衰的贾府,青春凋零的女性,都指向曹雪芹对世事无常、大梦一场的慨叹。曾经的富贵、繁华、团圆、青春有多么美好,最终的衰败、孤寂、离散、陨落就有多么悲凉。舞剧抓住了原著的这一基调,并将其融于翩跹衣袂、眼波流转之中,敲击在观众心头。

  “省亲”一章,纯黑色的舞台背景阴森冷寂,几排黄色宫灯的高悬,一众宫人排成整齐的阵列,元妃一袭华服端正立于中间。他们无一例外地装在一个个巨大的“套子”里,没有表情、没有情绪,如提线木偶般僵化舞蹈、机械动作,元妃的明黄色被包围在宫人冰冷肃穆的蓝色中,没有华贵威严,只如被围困禁锢。直到她褪下这层躯壳,方才恢复生气,从“贤德妃”变回“元春”,舞姿也自由鲜活起来。但相聚短暂,她又不得不回到“套子”之中,做回那富贵却无意趣的“贤德妃”。不着一言一字,悲剧感、宿命感、无力感已然扑面而来。

  “冲喜”一章对色彩的运用在强化冲击力上更为突出。宝玉与宝钗大婚当晚,黛玉香消玉殒。创作者将两个时空并置,舞台前端,宝玉与宝钗拜堂成亲,舞台后方,黛玉一袭白衣出现在病榻之上。红色的帷幔、红色的嫁衣,大片的红色却毫无喜庆之感,反而透着阴郁森冷,犹如殷红的鲜血。身着红色衣衫的仆人们围绕着黛玉,不停甩动白色的水袖,伴着急促的鼓点,红白交织的道道身影如同催命的狂舞。终于,红色的帷幔升起,一道白绫陡然下落,黛玉珠沉玉碎,令人心惊。

  可以说,民族舞剧《红楼梦》的舞台,传递出鲜明的传统美学底色,而调和这色彩的笔触,则颇具现代感和年轻态。无论是既能够区隔舞台空间又可以营造意境的帷幕,还是兼具实用性和意象性作用的屏风,又或是富于中式美感的长条案几、折扇、宫灯、轿子等,都是舞台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将人们带入情境的同时,开辟出表达和阐释的新空间。

  如果说“游园”一章让在原著中从未同框出现的十二钗相聚起舞,是创作者动情的“美好私心”,那么“花葬”一章则寄寓了一份对青春和生命力量的思考与赞美。

  当繁华散去,群芳消散,舞台上出现一片洁白的花海。十二钗身着颜色各异的长裙,披散长发,端坐于十二把高背官帽椅上。此刻的舞台上,所有的帷幕、侧幕全部消失,舞台两侧的设备在观众面前一览无余。伴着音乐,十二钗跳起现代舞,她们脱掉外袍,舞动长发,围绕形如墓碑的椅子不断攀爬、翻滚,不断拉扯、挣扎。她们终于成为拥有色彩的生命,褪去外壳枷锁,回归生命本真,悲号控诉,抗争不止。

  最终,一切归于静默,十二钗渐次离去,徒留满地花朵和宝玉凝望的背影。“花葬”就像一场盛大瑰丽的祭奠,又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澎湃而克制,饱满而留白。在这场创作者营造出的“红楼一梦”中,人人皆是梦中人。(作者为文艺评论人、媒体人 曹雪盟)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 重庆黔江: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