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开启文化盛宴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开启文化盛宴

来源:北京日报2023-09-11 10:08

  记者韩轩

  随着2023北京文化论坛日益临近,作为其重要配套活动之一,“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如约而至。日前,“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在天桥艺术中心正式启动,国家大剧院、首都剧场、保利剧院、天桥艺术中心、新清华学堂和繁星戏剧村的剧场负责人共同为展演季启动拉开帷幕。启动仪式后,上演北京演艺集团出品、阿云嘎主演的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六大单元、百余部剧目将在线下、线上与观众见面,为首都市民奉上精彩文化盛宴。

  日前,“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在天桥艺术中心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后,上演北京演艺集团出品、阿云嘎主演的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记者 方非摄

  本届展演季以“文艺展新姿精品献人民”为主题,共设大剧场展演、小剧场展演、精品演出进高校、“北京国际电影节”秋季展映、戏剧沙龙、云剧场六大单元。大剧场展演是展演季的主体单元,30部精品剧目将在京演出。演出单位来自中央、北京和多个省区市的文艺院团以及民营演出机构、国外演出团体,剧目涵盖话剧、舞剧、歌剧、音乐剧、戏曲、音乐会等多种艺术门类。

  大剧场演出类型丰富、风格多样、各具看点。原创话剧《西去东来》将于9月15日首演,讲述东来顺120年传承发展的文化历史;集“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于一身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将再次登临天桥艺术中心;原创音乐剧《觉醒年代》在世纪剧场连演8场;京剧《锁麟囊》、昆曲《国风》、评剧《蒲柳人家》、北京曲剧《正红旗下》、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名家主演的戏曲精品佳作也将登台亮相;面向少儿观众的作品则有大型奇幻舞台剧《猴王·花果山》、伦敦西区原版亲子剧《恐龙世界LIVE》等。

  小剧场展演单元将着重展示北京丰富的演出业态,各类新空间、新剧场呈现出戏剧“新玩法”。繁星戏剧村、小柯剧场、鼓楼西剧场、南锣剧场、蜂巢剧场、开心麻花A66剧场、77剧场、颜料会馆、三里屯爱乐汇、郎园Vintage虞社演艺空间等14个城市小剧场和新演艺场所里,歌舞剧、话剧、戏曲、音乐会等各类演出活动,将以更年轻化的样态和创新表现方式轮番上演,沉浸式、体验式剧目应接不暇,演艺与科技有机交融,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充分体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演艺市场的创新创造活力。

  展演季还遴选10部精彩剧目走进北大、清华、人大、北舞等高等院校,让年轻学子与高品质剧目亲密接触。北京曲剧《茶馆》走进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人大师生创排的话剧《陕北公学》在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上演;北舞师生原创舞剧《杨家岭的春天》将再次带领学子们重返延安,激励大家坚守文艺初心,为人民抒写时代的春天。同时也将举办演后谈、主创见面会、艺术导赏等活动。

  “北京国际电影节”秋季展映单元精选了多部中外优秀影片,在保利国际影城、首都电影院等6家影院放映百场。希腊电影周、环球精粹、时代先声、舞台映像、剧作映像等专题单元,让银幕大戏和舞台演出交相辉映。

  本次展演季还招募组成50余人的“戏剧观摩团”,特别邀请王晓鹰、崔伟、宋宝珍、刘侗、杨乾武、春妮、徐健等文化名家作为领衔专家,与资深戏迷、戏剧大V、媒体记者、青年学生共同深入剧场探访和观摩,与观众一起点评、解读、交流观感体会。展演季期间,每周都有沙龙活动举办。

  在线下演出的同时,北京时间、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同步推出展演季“云剧场”专区,50部经典剧目进行线上展映,让更多热爱戏剧的朋友同看戏、共赏析,打造戏剧的节日。

  据悉,惠民文化消费季特别设置“演艺京城”板块,投入惠民资金1400万元,通过满减、买赠、免费观演等折扣活动,预计惠及市民群众60万人次。展演季依托大麦网票务平台,专门针对展演剧目推出观演优惠活动,发放面值100元观演优惠券1万余张。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藏山南萨热路跨江大桥建设进展顺利

  •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