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家也能自制流星雨?看《一馔千年》收攻略啦!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在家也能自制流星雨?看《一馔千年》收攻略啦!

来源:光明网2023-08-26 10:50

  “今天夜宵就是煎蛋了,我必须亲自试试。”“我可能确实不会炒鸡蛋,现在就下厨房!”“看得人食指大动,我是洪七公附体了么?”本周《一馔千年》迎来一次真刀真枪的厨艺“大比武”,厨艺技巧的小知识让不少观众跃跃欲试。

  节目中,大厨刘强受老朋友朱广权委托,拿出四门绝技指导“馔家族”实现厨技大飙升,任鲁豫成功完成大翻勺,王冰冰在气球上切肉丝,马凡舒大秀刀工打造生鱼项链,欧阳应霁拔丝炫出“银色假发”……比刀工、考火候,各展所长、一决高下,既有跌宕起伏的技艺切磋,还学习了不少厨师“压箱底”的绝技,同时也刷新了不少观众的知识储备,“馔家族”的隐藏厨艺迎来集体大爆发!

在家也能自制流星雨?看《一馔千年》收攻略啦!

  生鱼拉花+气球切肉,刀工较量讲究的就是一个精细

  在厨师行业,向来就有“七分刀工三分热炒”的说法。这也就意味着,刀工是一名优秀的厨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每个学厨之人入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好刀工。“馔家族”也不例外。

  “脍飞金盘白雪高”“无声细下飞碎雪”,这两句唐诗描述的,就是厨师用快刀切鱼时的情形——要让薄如蝉翼的鱼片,如同雪花般飘落在盘中才算出彩。节目中,“馔家族”也体验了一把“刀光剑影”的真技术,把一条武昌鱼用“拉花刀”的方法变身1m长的“鱼肉项链”。看着马凡舒游刃有余的熟练刀工,就连刘强也频频点头、称赞不断。

在家也能自制流星雨?看《一馔千年》收攻略啦!

  而气球上切肉丝听起来像是个杂技项目,考量的同样是一个厨师精细到极致的刀工。在本回合较量中,曾立誓“出了总台饕餮号,就能做满汉全席”的王冰冰,依靠手腕控制刀的力度位置、方向,刀快加手稳,将气球上的肉切成了根根纤细、条条匀称的肉丝,凭着可圈可点的优异表现,王冰冰轻松扳回一局。

在家也能自制流星雨?看《一馔千年》收攻略啦!

  马凡舒与王冰冰游刃有余的操作,让不少观众点赞“不容小觑,她们看上去是真有本事在身上的!”

  拔丝如雨+大勺翻飞,技艺比拼上演如梦幻般的神奇效果

  除了“刀光”还有“火影”,如果说刀工是烹饪的基石,那火候就是烹饪的灵魂,对火候的控制决定了厨师技艺的高低。

  刘强的一招高难度翻勺绝技难倒“馔家族”,控制火候与时机,让煎蛋在炒锅中完成前翻、后翻两次“漂移”。但是在刘强手中乖巧懂事的煎蛋在“馔家族”成员手中却格外烫手,手忙脚乱的现场画面,随便拿出张截图都堪称表情包级别,最后只有默默苦练的任鲁豫打通关窍,成功掌握翻勺本领,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家也能自制流星雨?看《一馔千年》收攻略啦!

  而在挑战“拔丝流星雨”的环节中,美食家欧阳应霁不仅一秒学会炒糖色,更成功“拔”出了最高境界——银丝,把熬好的糖浆均匀倒在盘子中,再站在高处一番摇晃,垂下的糖丝竟然瞬间变化出本人同款银丝。如梦如幻的场面真的就像是一场流星雨,不仅引得“馔家族”发出连连惊叹,不少观众都忍不住跟着一起许上了愿。

在家也能自制流星雨?看《一馔千年》收攻略啦!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中,厨艺不仅是对烹饪者技能和经验的一张考卷,更是对美食与生活的极致追求,不知道厨艺进阶后的“馔家族”成员们在之后的旅程中,会带来哪些精彩的古籍美馔?不妨期待一下。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东粮仓”春耕春管正当时

  • 吕梁山上的“面塑盛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