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盲盒方式打开苏州美食《一馔千年》把鲈鱼做出新花样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用盲盒方式打开苏州美食《一馔千年》把鲈鱼做出新花样

来源:光明网2023-08-18 10:43

  1500年前,有一道菜“横空出世”,刷新了天下珍馐美馔的天花板,就是这道菜,让李白写诗、让欧阳修点赞、让陆游念念不忘、甚至还迷倒了天下第一老饕苏轼,这道菜就是失传已久的“金齑玉脍”。

用盲盒方式打开苏州美食《一馔千年》把鲈鱼做出新花样

  为何这道菜能成为“东南之佳味也”?《一馔千年》第一次品馔会即将“开席”,用开盲盒的方式解锁苏州美食,这届“馔家族”的脑洞到底有多大?本周五晚一起揭晓吧!

  第一重盲盒!一菜八味的神奇体验

  苏轼果然很会吃!

  让无数文人墨客念念不忘的“金齑玉脍”,简直就是盲盒本盒。八种配料调和而成的金齑,搭配薄能透光的鲈鱼片,鲜嫩的口感与独特的滋味辉映。

  生姜切沫泡成姜水,大蒜去芯捣成蒜泥,新鲜橘子取皮去瓤再泡水,熟板栗增加金黄色泽,白梅酸酸咸咸的风味更是不可或缺……所有食材按比例搭配后,再充分捣碎搅成糊。布菜时,金齑、生鱼片及其它调料要分别装碟,食用前先将鲈鱼在盐板上烤制,再按自己的喜好自由选用蘸料即可。

用盲盒方式打开苏州美食《一馔千年》把鲈鱼做出新花样

  “一点点咸咸的,一点点酸酸的”,刘涛意犹未尽的描述,把任鲁豫的口水都勾了出来。无论是生姜的辛、梅子的酸,还是橘皮的香、栗子的甜,每个食客都能品出独有的一份滋味。这一小方的精致与高级感,让人在意犹未尽间由衷地感慨一句:“古人诚不欺我!”难怪西晋文人张翰宁可辞官,也要回到吴淞江畔,这份限定款般的珍贵记忆,只有品过金齑玉脍的人才懂呀!

用盲盒方式打开苏州美食《一馔千年》把鲈鱼做出新花样

  第二重盲盒!一桌十二汤,汤汤不同鲜

  解锁苏州美食新花样

  苏州人的美食奥义把“不时不食”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能将一众食材演绎得活色生香。上期节目中,《一馔千年》漫游了吴江“十二鱼鲜美食市集”,新一期节目中,馔家族又脑洞大开,将吴江鱼鲜按月份做成“十二月令鲈鱼盲盒”,把一年的期待,化成十二道不可预知的美味,用吃鱼鲜、开盲盒的双倍快乐,为美食赋予更多创意和一份探索未知的神秘感,让每一天都是“金齑玉脍时”。

用盲盒方式打开苏州美食《一馔千年》把鲈鱼做出新花样

  将鲈鱼加生粉反复捶打擀成皮质、做成面,而后在顶上覆盖八和齑祛除鲈鱼面的腥气,再把时令鱼鲜熬成汤浇灌出一整碗的鲜美。正月的塘鳢鱼、二月的昂刺鱼、三月的鳜鱼……当金齑玉脍邂逅十二个月的时令鱼鲜,每一次的相逢,都堪比一段“水中奇缘”,或奶白浓郁、或清爽鲜甜、或饱满肥美、或绵密醇厚,也许只有盲盒谜底揭晓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吃到的是哪种鱼吧,毕竟每一碗都是与众不同的限定滋味。

用盲盒方式打开苏州美食《一馔千年》把鲈鱼做出新花样

  吃过创意满满的鱼鲜佳肴,再来品一杯至清无味的太湖水,也是别有一番雅致韵味,“湖泊医生”与“太湖儿女”齐聚一堂,拆开美馔的盲盒,在味觉与历史的跨度里品一方水土。

  品至鲜、食本味,更多美味细节,敬请期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馔千年》,8月18日19:30央视综艺频道和央视频同步播出,跟随“馔家族”的脚步,拆开一层一层的美食盲盒,去寻找古籍中描述的那一口“人间至味”吧!(李雯)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东粮仓”春耕春管正当时

  • 吕梁山上的“面塑盛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加载更多